劉丹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陜西 西安 710000)
互聯網時代來臨,大數據成為一個熱門詞匯,在每個行業中都有廣泛應用,而且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互聯網也無孔不入,甚至可以說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模式。關于“大數據”一詞,目前還沒有比較明確的定義,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數據集合,也可以理解為從數據技術角度出發對數據進行綜合利用。大數據這一概念在我國持續升溫,由大數據衍生的產業越來越多,而且總體規模很大,經統計發現,大數據在金融、醫療、交通等行業中的應用最普遍,金融行業作為國內信息化、數據積累較好的行業,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更是不可或缺,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創新,大數據技術在銀行業中的應用還會越來越廣泛。
大數據技術與傳統金融的有機結合,讓金融行業爆發出巨大的潛力,而且也徹底改變了傳統的金融理念和金融模式。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大數據技術等都會應用到金融行業中,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各種技術的支持下,金融交易變得更加簡單,金融交易成本和風險降低,而且還實現了信息對稱,可以促進商業可持續發展。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等數字化技術,可以有效推動金融行業發展,而且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可以讓社會上的一些弱勢群體能夠享受到更加公平公正的金融服務,比如一些小微企業、低收入群體等,都能享受到公平的金融服務,讓金融行業具有更明顯的社會性和商業性。
在目前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為能夠使銀行風險管理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首先就是需要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構建,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對相關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才能夠實現這些數據信息的有效應用。在大數據分析平臺得以構建的基礎上,可使銀行內部的數據建模水平以及風險防控水平實現有效提升,在此基礎上也就能夠更好地進行風險防控。另外,通過大數據分析平臺的應用,能夠獲取更多的相關信息數據,可獲取更新的客戶數據,并且可將這些數據信息與原有信息實行整合,可使數據信息更加完善,也就能夠實現這些數據信息的更好利用。另外,對于這些數據的儲存,應當改變以往數據庫存儲方式,可利用云計算方式進行信息存儲,可使信息存儲量實現有效提升,能夠存儲更多的銀行數據信息,也就能夠掌握更多的銀行數據信息,針對這些數據信息也就能夠實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從而使風險管理能夠達到更加理想的效果,避免銀行風險影響銀行發展及效益的提升。
大數據時代銀行的風險監測和預警都變得越來越便捷,因為銀行有客戶的各種信息、交易記錄等,傳統的技術不能實現對這些技術的全面利用,大數據技術正好可以克服以前的技術障礙,最大限度地收集、整理銀行交易的數據和信息,發揮出信息數據的價值。隨著銀行的客戶數量不斷增多,客戶信息也越來越復雜,必須要建立集中式風險監測預警中心,將銀行的信息全部匯總起來,實現對銀行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各種風險的全面管控。具體來講,全面控制風險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事前預警、事中監控以及事后監測。銀行的信息是動態、多變的,大數據分析人員要及時挖掘、分析銀行的信息,根據這些信息分析出潛在的風險,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比如在銀行客戶貸款風險管理過程中,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客戶結算、存款以及交易過程中出現的較大幅度的變動進行監測,集中監測中心會及時發現一些比較異常的交易信息,當交易情況超出正常范圍的時候監測預警中心就會自動發出風險報警提示,再通知相關業務人員,業務人員就可以立即核實貸款人員的信息以及審批人員作出的審批意見和決策,根據核實的情況再開展后續管理。集中式風險監測預警中心的建立,讓風險的監測與預警變得更有時效性,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異常情況,并且報警,保證銀行資產安全,減少銀行損失。
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為了使銀行風險管理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需要加強大數據人才隊伍建設,使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風險管理有更加理想的人才支撐。銀行要更加重視大數據人才培養,加強對新時期風險管理大數據技術人才需求的認識,切實開展大數據人才培養。對銀行原員工進行大數據技術培訓,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了解,有效掌握大數據技術,確保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將大數據技術應用于風險管理。此外,由于我行大數據技術人才匱乏,還需要積極引進大數據人才資源,確保我行大數據人才數量更加充足,使我行管理人員大數據技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它還可以為大數據環境下風險管理的發展提供更理想的人才支持和基礎,確保風險管理能夠達到更理想的效果,實現銀行更理想的發展。
在目前銀行經營及發展中,銀行風險管理也越來越重要,在保證銀行持續穩定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需要注重銀行風險管理。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銀行內部風險管理工作人員應當對大數據風險管理產生的影響加強重視,在此基礎上結合大數據時代特點及需求,從各個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以保證風險管理更好滿足實際需求,也就能夠使其得到更滿意的效果,為銀行能夠實現更理想發展提供依據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