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維護職工權益杰出律師、北京市律師協會宣傳聯絡與表彰委員會副主任。

職工提問:
2018年8月21日,趙某通過家政公司的介紹入職北京市某保安公司,從事廚師工作。趙某在入職時與保安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并向保安公司提交身份證明顯示身份證號為“×××”。入職后,保安公司以現金形式向趙某發放勞動報酬。2019年1月25日,公司發現趙某在入職時使用了虛假的身份信息,隱瞞其真實年齡,故以提供虛假身份信息為由要求趙某離職。
趙某不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但在庭審中,趙某表示因為家政公司告知其年齡小會便于求職,所以其提供了年齡較小的身份證件。
請問趙某與保安公司之間勞動合同的效力如何?

趙子墨/漫畫
勞模解答:
就本案而言,趙某在入職時提供了虛假的身份信息,虛構年齡,誤導保安公司與其簽訂勞動合同,屬于以欺詐的方式使保安公司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勞動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勞動合同無效。因此,趙某與保安公司之間應屬于無效勞動關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本案中,趙某雖與保安公司之間屬于無效勞動關系,但是趙某仍有權根據其付出的勞動向保安公司主張勞動報酬對價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