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干年前,《平凡的世界》一舉摘下茅盾文學獎桂冠后,作家路遙成為了中國當代文壇的一顆明星。平凡的大多數也渴望著超凡和偉大,路遙打造了一個有可能實現夢想的參照版本,《平凡的世界》似乎成了無名之輩闖世界的教科書。在一個平凡的世界里,人要承受一定的痛苦和不安,但只要相信個體奮斗的力量,堅定地與生存搏斗,就能過上想要的生活。讀之讓人內心深受觸動,為之感慨的同時,為之鼓舞,為之充滿力量。
路遙筆下的《平凡的世界》,講的是世世代代一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們經受了我們這一代人未曾想象過的磨難。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說”的巨著中,作者圍繞著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并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孫少平,他過早地輟學回家,因為上不起學,可他并不甘于命運的擺布,由“非洲人”變為“攬工漢”,他所做的一切只為了讓生活更好一點。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那種無止境的追求,堅強的意志,高尚的人格魅力。與他相比,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所遇到的困難微乎其微,不值一提,我們又有什么理由自暴自棄?還有什么理由不要求自我進步?

孫少平在寫給妹妹的信中說要妹妹記住他們的農民身份,但正因為他們是農民,他們很享受勞動。在他心里,從不曾對生活失去希望。他孤身一人在外闖蕩數年,受盡了屈辱也嘗盡了磨難,他真切地知道農民的生活來之不易。而今天的很多年輕人在工作或生活中稍有不順或難題,就時不時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其實,我們更應該慶幸,成長在幸福的、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時代中,與主人公相比我們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泰戈爾說過,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阻礙。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什么是平凡?那種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現狀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
書中人物的結局總是令人感到傷懷,幾乎沒有一個是結局完美的。正當孫少安干出點名堂,他妻子卻患了肺癌;當潤葉終于明白李向前對她的愛時,李向前卻成了殘廢;而當少平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和人格魅力獲得了地位懸殊的曉霞的愛時,曉霞卻因為英勇救人再也回不來了。其實,我們在心里上都無法接受悲劇,都希望方方面面圓滿順意。但現實生活中,哪有什么完美?而正是這樣那樣的不完美,才更打動人。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只需要盡最大的努力活好當下,就是對未來完美的交待。
盡管命運會有很多不公,但只要我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地奔向心中的目標和理想,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獲。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都應該讀一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這本書給我的啟發還有很多,讓我真正了解到農村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人情風貌,字里行間流露的濃濃眷戀,對農民、土地,對親情、友情、愛情的深厚的愛,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個平凡人的奮斗歷程,每一個奮斗的人都讓我們感動,都值得我們尊敬。就好像在2020年這個特別的春天里,無數個普通的平凡人投入到了一場與新冠疫情的艱難戰斗中,他們用奮斗點亮生命,用經歷還擊苦難,他們平凡卻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