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偉杰
班中有一對孿生的兄弟,長相幾乎一模一樣。弟弟叫小永,做事認真細致,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哥哥叫小正,無精打采的,對什么都沒有興趣,數學成績自然是不盡人意。作為數學老師的我覺得很納悶,孿生的兄弟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區別?
經過了解得知:兄弟倆曾經有一個幸福的家,可六歲時,母親身患了惡疾離開人世。父親接受不了打擊從此沮喪不已,經常借酒澆愁,對孩子極度缺乏耐性,兒子偶爾調皮,必痛打一頓。
我把哥哥叫到身旁談心,開始他還有點膽怯,聊著聊著,話匣子就打開了。當說到:“大家都羨慕你有個弟弟,他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吧?”孩子滿臉通紅:“才不是呢!我最討厭的人就是他,小的時候媽媽就疼他,總是抱他,把我扔給保姆帶。現在爸爸又很偏心,疼就疼他,打就打我!”說著,瞬時眼淚在眼眶里打轉。哦,我明白了,孩子脆弱敏感的心靈里彌漫著怎樣的一種悲傷啊,媽媽已經不在了,缺失的母愛已經無法彌補。爸爸只疼弟弟不疼我。我把這種悲傷化為叛逆,我生弟弟的氣,我就是不好好學習,我偏要處處對著干。”
后來在家訪中得知:小的時候,的確是因為忙不過來,請了個保姆帶孩子,沒想到會成為哥哥心里的陰影。讀書后弟弟特別懂事,學習又認真,根本就不用家長操心;至于哥哥天生活潑好動,一般是因為潦草的作業、不爭氣的分數又或者調皮搗蛋招惹的投訴的電話,讓本來就心情煩燥的爸爸失去耐心,隨手就打罵孩子,時間長了成了爸爸的習慣哥哥的心結。 我必須解開這一個心結。 在哥哥面前我義憤填膺地說:我要好好地批評你爸。孩子聽說我為他出頭,臉上流露出感激的表情。
第二天,我把哥哥叫來先是著實地夸了一頓: “我已經跟你爸爸溝通過了,他說了很多你小時候的趣事繪我聽,你小時候真的很可愛。你爸爸說他最喜歡你了,你小的時候比弟弟乖多了,整天笑瞇瞇的。大家都爭著抱你夸你,爸爸媽媽都以你為榮!”
聽了這話,孩子一臉將信將疑的表情。
“那爸爸為什么還打你?那是因為他對你有更高的期望.他說了,如果學期末你能得到獎狀,就把它貼在大廳最顯眼的位置上”。孩子的眼睛寫滿了憧憬。 “如果弟弟也拿到獎狀呢?”他顯然是不放心。 “那只能貼在你的旁邊,但問題是你能拿到獎狀嗎?”“能!”孩子斬釘截鐵地回答!
我趕緊約孩子的爸爸見面,爸爸感到很內疚,他沒有想過自己的粗暴教育給孩子帶來了這么大的傷害,他還一直埋怨孩子的不懂事。盡管心情仍沒有從悲傷中恢復過來,但是他明白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最后我們達成了共識,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鼓勵,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著力創造機會讓哥哥麥宇正能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爸爸更是配合我鄭重其事地表揚和肯定他取得的進步,慢慢地麥宇正充滿自信,成績也穩步上揚,到了期末數學素養考核,結果優異,最后兄弟倆雙雙被評為學校的“三好學生”。
這一次成功地把后進生轉化為“三好學生”,看似轉化的只是“一個”學生,但是我覺得讓一個學生走出悲傷走進陽光,讓他擺脫心理陰霾,獲得同齡孩子的幸福快樂,帶著這樣的幸福開始他的人生,比我取得什么成績都要來的重要。這個成功的案例給我后來的教育工作起了很好的借鑒作用,以后每一次碰到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我看到的遠不止是“基礎不扎實、注意力不好”等表層的現象,我會執著的追尋:癥結在哪?如何扭轉局面?
曾經有人說過: “只有發自內心地把愛給予學生才會被學生銘記一生。”我不奢望我會被學生銘記一生,因為,關心他們、愛護他們是我們作為人民教師的職責所在。
我是如此地熱愛我的教育事業熱愛我的學生,讓愛鋪滿孩子學習成長之路。我常想:教師的手中是握有魔法杖的,如果我們愛護他,尊重他,他就會走向快樂,走向成功;而當我們放棄他,鄙視他,他很可能會走向悲傷,走向失敗。所以我執著的要求自己多做一點,做好一點,讓他們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最大化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