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慧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50081)
“寧養院”是香港愛心人士李嘉誠先生捐資創立的,是內地首家免費為貧困的晚期癌癥患者提供以鎮痛治療為主,心理輔導、精神慰藉為輔的居家照料、護理的醫療慈善機構。其宗旨是以人為本,為晚期癌癥患者提供全身心的照顧,使之獲得尊嚴,提高生命質量,感受人間真情與關愛,使其安詳的走完人生的旅程。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01年9月21日與李嘉誠基金會合作,成立了黑龍江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寧養院。為寧養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寧養義工也應運而生。
由于寧養服務的特殊性,寧養義工必須要有較強的的心理素質和一定的專業技能。
我院的寧養義工主要以哈爾濱醫科大學影像專業大三的學生為主。從2004年至今每年寧養院會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影像專業大三的學生中選出20名有愛心,身體健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醫學生補充進寧養義工團隊。由寧養院的醫務人員通過講課、集體討論、觀看寧養錄像等活動對其進行培訓,讓醫學生掌握晚期癌癥病人的身心癥狀、照顧與疏導,哀痛的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寧養服務知識,寧養義工管理了有關規定,寧養義工服務必備技能、工作內容及方法,寧養義工服務中應注意的問題,常用的規范語言,基本溝通技巧等。并定期舉行寧養義工交流會,會上新老義工相互交流討論,對家訪過程中遇見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經驗分享心得。
醫學生義工的特點是熱情高,知識面廣,對新生事物懷有極大的興趣,隊伍相對穩定,易于組織和管理,是目前寧養義工隊伍的主要力量。通過讓醫學生加入到寧養服務的隊伍中,讓他們與“患者”零距離接觸,喚醒他們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寧養義工一般由4人組成,每個小組重點幫扶一名患者,活動形式居家探訪和寧養服務宣傳,結合患者家庭需要為其提供免費、持續的個性化服務。主要包括:減輕或消除癌癥晚期患者的疼痛;提供心理安撫、給予患者及患者家屬精神支持;指導患者家屬怎樣科學有效的照顧患者;通過門診接診來收治服務對象;定期到患者家中進行居家巡視;還包括提供各種咨詢服務,聯系社會資源共同救助服務對象,通過媒體及各式活動的開展進行臨終關懷知識的宣傳教育,并在患者去世后,為患者家屬提供哀傷及喪葬輔導等等。
因為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寧養義工不但需要有愛心和奉獻精神,還應有更好的溝通能力,具備一些專門的知識和素質。曾有一個名叫袁瑞陽的10歲女孩在寧陽院一學生義工的陪同下,她平靜的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曉瑞陽一家三口住在湖南不計十平米大的小屋中,母親是精神病患者,靠父親打工維持生活。寧養院醫學生義工常常去看望她,為她送藥、擦拭、還唱歌給她聽,有一天曉瑞陽對義工姐姐說:“大姐姐,要是有個布娃娃陪我,我就不痛了”面對孩子的小小愿望,醫學生們送來各式各樣大大小小21個娃娃,小瑞陽讓他爸爸把那些布娃娃掛在床前,她說每天一睜眼就能看見這些娃玩對自己笑,再疼也不怕了,后來小瑞陽離開了,他的爸爸說小瑞陽走的時候很安靜沒有太多痛苦。醫學生在寧養義工服務過程中傾注了愛心盡自己所能為貧困晚期癌癥患者送去關懷。
加強醫學生生命價值觀、生死觀教育,讓醫學生義工們認識到作為未來白衣天使的醫學生肩負救死扶傷的使命。只有當醫學生首先接受了生死關教育,才能對心中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幫助和指導,幫助患者以最小的痛苦安詳的離去,幫助其家屬接受必然的事實。有助于醫學生進行自我調適,環節在醫療實踐中遇到大量死亡病例造成的心理沖擊及挫敗感,釋放心理壓力。要充分了解臨終病人及家屬的心理與心靈的需求,才能有效的與其溝通,更好的疏緩期在面對死亡是的恐懼與焦慮,讓病人善終,讓家屬安心,這將有助于醫學生在未來的醫療實踐中更好的開展醫療服務,改善醫患關系,最終促進醫學的人性化,更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寧養義工服務, 對患者而言, 讓病患得到心理和社會支持, 從而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提高生活質量。對醫學生義工本身而言, 可起到心靈凈化的作用, 也提高與患者溝通的能力;對社會而言, 弘揚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還有利于克服傳統偏見, 提高人們對生命和死亡的認識, 對寧養服務起到推動作用。
醫學生在奉獻自己幫扶他人的時候能夠體現自身價值,同時獲得來自患者的信任,收獲精神的鼓舞。參加過寧養義工服務的醫學生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注重平時的飲食休息,避免不良習慣的養成、追求健康自然的生活狀態醫學生在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和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必須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掌握更廣泛的人文社科知識,以盡快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這不僅是對提高醫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為適應當今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