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麗 陳志凌
(1. 南華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1;
2. 南華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衡陽 421001)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以及附屬的服務插件功能,深深地影響著大眾的日常生活。據統計2020年微信有10億用戶注冊,但其實際使用人群遠遠達不到10億,其中不乏一人兩個、三個甚至多個微信號的注冊用戶。可以說,我國正掀起了全民應用的火熱化浪潮。也正因為如此,微信傳播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諸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尤其是傳播倫理失范及其行為,給網絡安全和社會經濟穩定帶來嚴重的后果。由此也引發了一系列關于加強微信傳播倫理體系構建的熱點話題和呼聲。
在國家加強文化軟實力戰略中,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打造國家網絡安全體系成為重要的途徑和策略。眾所周知,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深層次內容,是社會制度、國家政權得以建立和維護的重要基礎。2016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中指出,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新渠道、生產生活的新空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化繁榮的新載體、社會治理的新平臺、交流合作的新紐帶、國家主權的新疆域。同時也指出網絡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國防安全及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面臨嚴峻風險與挑戰,如網絡滲透危害政治安全;網絡攻擊威脅經濟安全;網絡有害信息侵蝕文化安全;網絡恐怖和違法犯罪破壞社會安全等等,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了沉重的代價和治理成本。因此,從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以及國家文化安全戰略出發,構建微信傳播倫理體系是當代國家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的重要內容,也是微信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當代使命。
微信以其便捷、及時、朋友圈可見及可支付等特征和傳播優勢,吸引了巨大的民眾熱捧和應用,同時也帶來了負面的效應和問題,其中倫理失范問題就是其中的關鍵。從目前微信傳播倫理失范的行為表征來看,主要是集中于以下幾方面:一是微信謠言,主要是指虛假的沒有實事依據的信息,或者不加證實的、無中生有的信息。這類信息是微信傳播倫理失范中比較常見的現象,也是微信傳播倫理失范的治理重點。這些謠言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所需成本低、誘惑大、回報高是一方面,另外這些名人自帶光環,公眾識別度高,可信度也較高。再者就是其中的內容極具誘惑性,讓你分分鐘產生的錯覺。當然其中也不乏為了逗趣捉弄別人的心理,就看「智商捉急」的對手能不能中招了。二是知識產權侵權,這種主要是盜用或借用相關產品,直接用于商業或其他目的,造成了原知識產權人的產權價值受到損害。例如盜用他人的專著成果、創新成果,尤其是繪本及音樂作品比較多。三是微信色情信息的傳播,主要是進行色情非法行為,從而獲得利益。據報道,有記者關注某微信帳號后發現其相冊中發布多幅色情照片,“有意向”的網友可通過支付寶、銀行轉賬交易辦理“會員”,按月繳納三百至五百元,就能瀏覽所謂“原創”的色情信息,“尺度”不同,價格不一。這些都嚴重污染了微信信息環境,同時也嚴重制約了我國網絡文化建設和國家網絡安全。
微信作為一種新型信息平臺,給社會和大眾帶便利和經濟文化效應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和弊端,這是新事物發展中不可避免的。深入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規制度的不足,也有人為的失律。因此,構建微信傳播倫理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全方位綜合考慮。首先,要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的微信管理、建設的法規體系,從法律的層面給予使用者權利,同時還要規范和約束他們的行為,對于失范甚至由此產生的嚴重后果,要以法的形式給予懲罰和處理。只有通過法律的規范和制約,才能從效力上和執行上給予標準和范式,才能盡最大可能監管和引導微信傳播相關行為。其中,要加強技術研發,在技術上識辨并處理相關信息,使相關虛假或非法信息無從傳播。“微信涉黃信息傳播隱蔽性強,利用傳統的人工鑒別、網絡搜索方式進行監管難度較大。”吉林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張育新說,應逐步研發網絡服務商自查與監管部門巡查相結合的技術手段,對海量信息進行有效篩選。再次,要加強宣傳教育力度,提升廣大微信使用者和商家的素養和意識。對于大多數使用者來說,微信僅是一個普通的交流軟件和信息平臺,對于傳播倫理意識不足,甚至對于微信傳播失范行為的嚴重后果也認識不到位,存在無意識傳播的行為。而商家為了追求利益,往往也存在激進和冒險心理。因此,加強宣傳教育,提升使用者和開發者及商家的倫理道德素養,特別是法律意識及其違法行為的嚴重結果,將大大提升微信傳播倫理建設的步伐和效果。最后,要加強微信行業準則和標準,使整個行業有標準可循,有章法可依,尤其是對于一種隱蔽的行為要能夠準確、及時加以行業規范和處置,將有效提升微信傳播倫理失范現象的治理能力,同時也為凈化微信環境和空間創新更多的條件和優勢。
不可否認,微信改變了大眾信息交流的方式,以及大眾的日常生活,給社會、經濟、文化等帶來了巨大的空間和利益,但也給社會、文化、經濟帶來了重大的挑戰和問題。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微信傳播倫理體系既是理論研究的需要,也是現實的需要。當然,其倫理體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有完善的法規體系給予保障,又需要出臺行業準則與標準,給予行業規范和約束,同時更需要廣大使用者和商業提高法律意識和倫理素養,真實做到科學、守法、安全、健康地使用、推廣、傳播微信,為我國信息安全和文化軟實力建設與發展做出應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