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俊勇
(南昌市第五醫院,江西 南昌 330000)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的常見病,主要是由于一些晶體類物質大量聚集在腎臟導致,多出現在青壯年的男性身上。最常見的腎結石就是草酸鈣結石,而大部分腎結石患者都感受到程度不一的腰痛。再加上腎結石的出現會給泌尿系統帶來一定影響,所以需要積極治療[1-2]。一般來說,治療腎結石都是采取手術的方式,將腎臟內的結石取出,促進患者恢復。其中經皮腎鏡手術取石法就是常用的治療腎結石的手術方式。雖然該方法具有創口小、取石干凈、術后恢復快等優點,但也可能出現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增大等并發癥?;诖?,本次對此進行研究,探究該方法的效果,以及導致其出血的因素,為護理措施的實施提供參考依據。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診的腎結石患者105例,所有患者都經臨床檢查、CT等確診為腎結石,排除存在精神障礙、重要臟器疾病的情況,同時全部患者都前述知情同意書。患者中有男62例,女43例,年齡22-81歲,平均(53.27±4.56)歲;病程3-28 d,平均(16.17±2.59)d;結石負荷2.3-11.6 cm,平均(4.89±2.16)cm。
1.2 方法。所有患者都給予經皮腎鏡手術取石法治療,具體操作如下:進行硬膜外阻滯麻醉,取截石位,在麻醉起效之后,在膀胱鏡觀察下,在患病側反向放置輸尿管導管,留出雙腔氣囊導管,將體位轉變成俯臥/斜臥位,確保腰背部和腹部持平。選擇特定部位作為穿刺點。向輸尿管導管中加入凈水,利用A超進行引導,使用腎穿刺針進行穿刺,位置到腎盞,導出尿液。之后引入斑馬導絲,然后順著其放入筋膜擴張器,建立取石通道,將輸尿管腎鏡及或輸尿管軟鏡進入腎臟。之后進行碎石取石,對于直徑在0.5 cm以下的結石,直接用0.9%NaCl沖出或鉗出;對于超過0.5 cm的結石,需要先弄碎后取石。取石完成后檢查一遍周圍區域是否有殘余。對于不能一次性取出腎結石的患者,留置腎造瘺管,間隔3-5天后再次手術取石,直到取干凈。術后注意進行護理,并進行X線檢查,查看是否無結石殘渣,沒有的話按規定拔除導管。
1.3 觀察指標。觀察結石清除狀況,統計并發癥的發生。針對術中出血現象,分析出血原因,包括結石大小、合并高血壓、手術時間等因素,并進行回歸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處理數據,資料分別以%和表示,實行χ2檢驗和t檢驗;對各個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療效情況。105例患者均進行經皮腎鏡手術取石法手術,其中一期操作91例,二期操作14例。有14例患者發生大量出血情況,其中男8例,女6例,出血量200-600 mL,對此進行對癥止血治療。按規定復查發現104例都完全取石,且預后良好,有1例因為結石無法徹底清除實施其他治療措施,所以總體有效率為99.05%。
2.2 出血因素分析。將患者是否大量失血當成因變量,進行輸血治療則賦值1,反之則賦值0,經統計,認為影響出血的因素眾多,見表1。

表1 出血因素分析
2.3 出血影響因素。針對上述單因素進行回歸分析,發現:手術時長、結石類型、腎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并發泌尿系統感染是導致術中和術后出血的重點因素,P<0.05。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十分常見的疾病,對于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嚴重影響,主要是存在較大的疼痛感,以及泌尿系統不適。在腎結石中,如果是較大的結石,移動幅度較小,因此會感受到腰部酸脹不適等;而較小的結石,多出現腰腹部劇烈的刀割樣疼痛,而且呈現出陣發性[3]。
考慮到這些因素,需要及時對腎結石進行治療,并且要保證結石的清除效果。對于本病的治療,有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保守治療適用于結石直徑在5 mm以內的情況,這類大小的結石一般可以自行排出,所以用藥或自行痊愈即可;而手術治療等方式適用于結石直徑超過5 mm的情況,通過體外碎石或輸卵管鏡取石進行治療。因為結石很容易復發,所以一定要保證清除干凈。新時期,在醫療事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臨床上治療腎結石的方法越來越多,并都有良好的效果。
其中,經皮腎鏡取石術的應用最為有效。而且具有操作簡單,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出血量少,可以反復進行,具有較多的優點。尤其是對于情況復雜的腎結石,應用這個方法有明顯成效。在使用經皮腎鏡取石術時,關鍵在于穿刺位點的確定以及取石通道的建立,同時需要A超的輔助進行定位,保證穿刺的準確性,保證術野清晰。在本次研究中,105例患者均進行經皮腎鏡手術取石法手術,其中一期操作91例,二期操作14例。按規定復查發現104例都完全取石,且預后良好,有1例因為結石無法徹底清除實施其他治療措施,所以總體有效率為99.05%[4-6]。
但是在進行經皮腎鏡取石術時,可能出現術中及術后出血情況,帶來比較惡劣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出血性休克或死亡情況,因此需要對該手術治療下導致出血的因素進行總結和分析,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腎動脈栓塞術。在本次研究中,105例患者在術中和術后有14例出現大量出血情況,其中男8例,女6例,出血量200-600 mL,對此進行對癥止血治療,其中1例無效,所以進行腎動脈栓塞術。分析影響出血的因素,發現:手術時長、結石類型、腎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并發泌尿系統感染是導致術中和術后出血的重點因素,P<0.05[7-9]。結石的出現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而且手術時屬于侵入性操作,同時患者因為較大的痛感可能出現暴躁、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在進行治療時,配合科學的護理操作,可以促使結石更快排出,所以在進行治療時,醫護人員可以根據對上述影響出血因素的分析,進行對癥護理,可以避免出血情況的出現。
總之,應用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可獲得明顯效果,具有多重優勢,但是在手術期間要重視對手術時間、結石類型、腎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術后并發泌尿系統感染等因素的關注,避免出現圍手術期出血的情況,保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