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安,鄭秋惠
(1.湟中縣中醫院 內科,青海 西寧 811600;2.青海省中醫院 血液腫瘤科,青海 西寧 810000)
近些年我國患上胃癌的人越來越多,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在首位,其中老人比較多,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在患上疾病之后,對身體影響非常負面,很多時候都會出現上腹疼痛、食欲不振等情況,而且在早期非常難發現,與胃炎癥狀非常相似,極容易被人們忽視。所以很多人在檢查出胃癌之后,大都是在中晚期,這樣就會增加治療難度,提高了致死率。此外在進行該疾病的治療時,多是使用化療和放療,再配合藥物進行治療,這樣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在現代治療中使用非常廣泛,但是在化療之后,很容易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其中消化道反應就是其中一種,而且出現還非常頻繁,這些不良反應的出現就會阻礙治療的效果,還會讓患者感覺到非常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對疾病的治療非常不利[1]。所以在出現消化道反應之后,就需要醫院做好進一步的治療。中藥半夏瀉心湯在治療中,效果明顯,而且能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對藥物進行加減,實現對癥治療。
1.1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進行胃癌術后化療出現消化道反應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單盲法將其等分為兩組,每組45例,患者資料為:觀察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5-72歲,平均(57.4±2.8)歲,平均病程(3.5±2.3)年;對照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齡51-85歲,平均(65.23±2.69)歲,平均病程(3.6±2.4)年。兩組患者資料均無顯著統計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選擇標準:所有被觀察患者均進行術后化療,隨機抽取的患者均自愿參與項目觀察;有良好溝通能力;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確診為胃癌晚期,其它器官沒有腫瘤。排除標準:無生活能力;有精神方面疾病;不配合醫護人員工作;不同意進行術后化療。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在術后化療之后使用常規藥物治療消化道反應,用FAM方案:5-Fu400 mg/m2,一天一次,連續使用五天;第1 d用,阿霉素30 mg/m2、絲裂霉素6 mg/m2,每28 d重復,連續使用五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服用半夏瀉心湯加味(半夏15 g、干姜9 g、陳皮6 g、蒼術12 g、黃連8 g、黃芪10 g、甘草8 g、黨參10 g、人參12 g等藥材,與水煎服),在化療之前一天就要進行服用,早晚兩次,每次100 mL,七天為一療程[2]。惡心嘔吐患者加用竹茹、焦三仙藥物;便秘患者加用木瓜等藥物;腹瀉患者加用白芍、苦參、黃連;呃逆患者加用丁香、香砂藥物,藥材量根據患者的年齡、癥狀嚴重程度等進行辯證選擇。
1.3 指標觀察。在治療中觀察和記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疼的情況,然后進行對比,顯效:沒有惡心、嘔吐、腹疼情況發生,而且進食情況良好;有效:惡心、嘔吐、腹疼得到很大程度緩解,但是仍有輕微癥狀,進食量少;無效:進場出現惡心、嘔吐、腹疼情況,無好轉,甚至出現惡化情況。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使用SPSS 20.0軟件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和處理,()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若(P<0.05),表示兩組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為91.1%,對照組為62.2%,兩組之間差異較大,存在統計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的對比[n(%)]
消化道反應是胃癌術后化療經常出現的癥狀,在出現不良反應之后,就會對患者的心理以及治療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降低了用藥的效率。化療以及藥物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但是每一種方法都有很大的負面效果,但是就現在的治療方法來看,沒有非常合適的方法進行胃癌的治療,尤其是晚期胃癌,所以很多醫院在進行胃癌的治療時,還會選擇化療方法,化療對患者身體的負面傷害較大,大部分患者在化療的過程中或者在化療之后,會出現厭食、嘔吐等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心理以及治療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在化療之后,就要做好不良反應的預防,在發現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傾向之后,就要及時采取方法進行控制,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常規西藥在治療中,治療效果較高,能對患者的不良癥狀進行改善,但是西藥對患者身體的創傷較大,再加上化療的時間較長,長期西藥治療,對患者的負面影響更重,增加治療的負擔。隨著疾病研究的不斷身體,中醫在治療以及預防化療后不良反應具有較大的意義,半夏瀉心湯是中藥的一種,預防不良反應的效果非常明顯,而且對患者的負面影響非常小,治療的安全度較高。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半夏瀉心湯加味對消化到道反應有很大的抑制效果,而且還能制約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既能治療疾病,還能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對患者的積極影響非常明顯。這主要是因為在半夏瀉心湯加味中包含很多種藥材,這些藥材能夠很好地調節身體的機能。半夏可以調節胃液的分泌,抑制嘔吐,該藥物還具有解毒的功效;竹茹可以止嘔,黨參可以補虛,提高身體免疫力,對身體狀態進行改善;甘草養胃,同時也能促進消化系統功能,減少疾病發生,甘草還能對中藥的藥理進行融合,增加中藥的藥效,對于疾病的治療效果明顯[3]。半夏瀉心湯主要是對患者的脾胃情況進行改善,提升脾胃的功能,對胃進行調和,增強患者的消化功能,減輕干嘔等不良癥狀的程度,還能對患者自主神經功能進行必要的改善,增加患者的食欲,實現抗疲勞的作用,同時提升患者的身體素質,提高對不良癥狀抵抗的能力。在服用之后,能對患者的耐受情況進行改善,減輕身體受到的痛苦,在服藥之后,未見患者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而且消化道反應的癥狀消失。在治療中,能根據患者的癥狀對藥物進行加減,實現對癥治療,提高治療的準確度,有利于針對性治療工作的開展,實現治療效果的提升。在治療中,中藥的治療成本較低,不會對患者造成太大的負擔,相對于單一西藥來說,具有相應的優勢。
當然在治療之后,也需要患者和家屬提高對疾病的重視程度,做好不良反應的預防工作,減少不良反應對身體以及治療的影響,這樣才能延長自己的生命[4-6]。在生活中,注意飲食搭配以及日常習慣,在膳食搭配上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不能吃油膩食物,避免對消化系統產生負擔,造成營養不良情況的出現。在生活中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定期進行身體鍛煉等等,這樣能夠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減少疾病出現的可能性。所以人們在日常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降低疾病出現的可能性。
本次實驗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1.1%,對照組為62.2%,數據相差明顯,所以說,半夏瀉心湯配合常規藥物治療胃癌術后化療消化道反應的效果明顯,能夠降低癌細胞生長的速度,增強患者對化療的適應性,提高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進行運用[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