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琴,周皓光,包紅林,周皓光通訊作者)
(如皋博愛醫院,江蘇 南通)
幾乎所有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均需要在手術室中進行,而手術一般需要在人體表現開切口而后開展系列操作,這一過程中,人體內部組織暴露在空氣中,且會與手術器械、手術人員等相接觸,所以非常容易發生感染,影響手術效果及預后情況,延緩患者康復時間[1]。所以為了降低醫院內發生感染的風險,醫院應做好手術室的管理。基于此,本院進行了手術室消毒隔離管理在防控醫院感染中方式與效果的研究。主要內容如下。
在我院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間收治的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中選擇70 例隨機分組,研究組35 人中,男21 例,女14 例,在20-65 歲之間,平均(43.77±2.92)歲,進行普外科手術有16 例,婦產科手術8 例,胸外科手術11 例;對照組35 人中,男20 例,女15 例,在21-66 歲之間,平均(44.03±2.96)歲,進行普外科手術有15 例,婦產科手術9 例,胸外科手術11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本院倫理委員會知曉并批準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身體、心理均符合手術治療條件;本次研究排除了資料不齊全的患者,同時排除了手術存在禁忌的患者。
對照組35 例常規消毒處理,包括:人員準備,即參與手術的醫務人員應穿戴對應的手術衣物,如衣、褲、帽、口罩等,同時做好手掌及手臂等部位的清潔與消毒,另包括患者皮膚消毒。還應做好手術室內手術器械的消毒工作。手術后也應做好患者皮膚消毒、切口部位消毒等,可視患者身體情況予以抗感染藥物。
研究組35 例在此基礎上增加手術室消毒隔離管理內容,建立手術室消毒管理小組,制定手術室消毒管理辦法,且做好相關醫護人員的培訓,手術室消毒管理內容包括:
手術過程中消毒隔離管理;手術室內,相關醫務人員均應熟悉無菌區、相對無菌區及非無菌區的位置,同時應熟悉病人出入通道、醫務人員通道及污物出口通道的位置,以更大程度降低手術感染的風險;同時應注意手術也有無菌手術與有菌手術兩種,其應分室進行,且先進行無菌手術而后進行有菌手術。巡回護士在拿、取、放注射等無菌藥品時,應注意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進行。除此之外,如需進行手術,需要填寫手術通知單以方便提前做好手術室準備,如相關藥品、器械及消毒等。手術前,為保證手術室無菌條件,降低感染風險,患者不能佩戴手表、手鏈、耳環以及項鏈等飾品,如有假牙也應取下。
手術室地面及物體清潔:每臺手術結束后,均需要安排醫護人員對手術臺、椅子以及門把手等進行擦拭消毒,一般使用的是濃度為75%酒精;由于無菌盒利用率較高,需要經常開啟,為了保證其無菌,醫護人員應注意對其放置的位置及其本身定期進行消毒。地面使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拖地,同時無手術時也應定期進行清潔消毒。手術地面首先需要沾水清掃,而后同樣用上述試劑進行擦拭消毒。如果存在手術地面污染較為嚴重的情況,則可以調整消毒試劑的濃度為1000mg/L。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消毒效果,醫護人員應熟悉消毒液類型及使用方法,且定期檢查消毒液的效果,如消毒液過期應立即更換。
手術室空氣消毒:每臺手術結束后,應對手術室內的空氣進行清潔處理,有循環分空氣消毒、紫外線燈消毒、層流凈化等方式。且消毒前后通過微生物監測對消毒的結果進行檢測,以確保達到消毒衛生標準。一般情況下,O3 層流消毒的空氣凈化作用較好,且對人體、醫療器械的影響低,更為安全健康。空氣消毒大多在手術室地面與物體消毒后進行,時間一般高于30min。
手術器械消毒:手術結束后,如手術器械有較為明顯的污染,應對其進行清潔,而后進行保濕處理,如手術器械無可見污染則直接進行保濕處理。接著將手術器械放置于醫院的消毒供應中心,保持其封閉環境,而后對其依次序進行清洗、消毒及滅菌處理,處理后對手術器械的污染情況進行檢測,如合格則按規定進行保存,不合格則應再次進行清潔。除此之外,未使用的手術器械也應定期進行消毒滅菌處理,以確保衛生清潔。
本次研究中,觀察兩組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情況,感染率=感染人數/總人數×100%。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種,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本次研究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4.0 版本)進行統計學分析,用χ2進行計數資料(n,%)檢驗。P<0.05 表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實驗發現,觀察組患者發生感染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院內感染情況[n,(%)]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滿意情況對比[n,(%)]
醫院感染指的是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感染的情況,為降低醫院感染,進一步保障患者身體健康,醫院應做好相關防范措施,這其中,手術室消毒隔離是醫院感染防控的重要內容[2]。手術時,由于人體存在手術切口及疾病等原因,患者較為容易受細菌、病毒的影響而發生感染,所以醫院應重視手術室消毒工作,積極進行消毒方法的研究,改善消毒效果,確保手術的安全性[3]。
常規手術室消毒的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其細節方面把控不到位,而以本次研究所述的方法開展手術室消毒隔離管理,增加更多的細節內容,如對消毒結果的檢測、手術環境的控制、具備傳染性手術患者的感染控制等,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規范無菌操作,進而有效的控制手術室感染風險[4]。同時,手術室管理小組的建立可以使得手術室消毒管理更加規范,應能發揮對手術人員操作的監督的作用,降低不正確手術操作帶來感染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在手術各人員職責明確的情況下,護士也能更為直接、明確的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使得手術更為順利的進行[5]。
綜上所述,對需要采取手術治療方式的患者而言,實行手術室消毒管理,可以提高手術室的安全性,降低術后感染的可能性,也可以有效提高醫院感染防控的水平,提高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