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巧云
(中山市博愛醫院,廣東 中山)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產婦因為各種原因,傾向于選擇剖宮產的方式進行分娩。雖然,剖宮產術有著一定的優勢,然而由于剖宮產將會對產婦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害,再加上術后產婦往往還會感受比較強烈的疼痛,這就很容易影響到產婦的術后心理狀態,導致產婦的術后恢復效果不佳。而傳統的護理干預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難以給予產婦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無法起到令人滿意的護理效果[1]。因此,選取我院婦產科收治的50 例剖宮產術后產婦進行此次研究,旨在探討分析對接受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在術后采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詳情如下文所示。
選取我院婦產科2020 年4 月至2020 年10 月期間收治的50 例剖宮產術后產婦進行此次研究。我院倫理委員會已經批準本次研究。并且,全部產婦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對全部產婦進行平均分組,其中接受常規護理的25 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實施舒適護理的25 例產婦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產婦的年齡區間為21 歲到41 歲,平均年齡為29.1(s=3.3) 歲;其中,初產婦19 例,經產婦6 例;孕周為39 周到42 周,平均孕周為40.3(s=0.4)周。
觀察組產婦的年齡區間為20 歲到42 歲,平均年齡為29.2(s=3.1)歲;其中,初產婦18 例,經產婦7 例;孕周為39 周到43 周,平均孕周為40.4(s=0.5)周。兩組產婦的基線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以用做對比實驗。
納入標準[2]:第一,沒有既往病史的產婦;第二,身體健康的產婦;第三,意識清晰并能夠正常交流的產婦。排除標準:第一,存在精神疾病的產婦;第二,存在嚴重臟器疾病的產婦;第三,存在嚴重感染的產婦。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并發癥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以及疼痛護理等。對觀察組產婦則實施舒適護理,主要內容為:第一,環境護理。需要對其病房加強通風消毒,避免產婦出現感染的問題[3]。同時,還要根據產婦的耐受性,合理調整病房的濕度和溫度,并且要做好對產婦的保溫工作。特別是在為產婦輸液時,需要對輸注液體進行加熱,使產婦的體溫能夠被控制在35 攝氏度左右。第二,心理護理。醫護人員需要加強與產婦的溝通與交流,疏導其負面情緒,促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從而使患者可以積極的配合護理和治療。并且,醫護人員還要對產婦開展健康教育,告知產婦各種注意事項,增強產婦的自我防護能力[4]。第三,疼痛護理。由于產婦在術后將會出現比較強烈的疼痛,所以就需要根據產婦的疼痛程度以及耐受能力,對其開展針對性的鎮痛措施,如果產婦的疼痛過于劇烈,則需要給予其止痛藥物或者是自控鎮痛泵進行鎮痛。第四,體位護理。在產婦術后,需要幫助其采取平臥體位,并在產婦術后6 小時,根據產婦主訴,幫助其調整到最佳體位,從而提高產婦的舒適度[5]。第五,飲食護理。醫護人員在產婦術后能夠正常飲食時,還有必要對其開展針對性的飲食護理,結合產婦的飲食習慣,為其搭配營養豐富并符合其飲食特點的食物,提高產婦的食欲,這樣就能夠使產婦獲取充分的營養,從而使產婦能夠更快的恢復。第六,并發癥護理。醫護人員需要加強對產婦的巡視工作,一旦產婦出現任何異常情況,都需要加強重視,并及時的進行處理,避免產婦出現意外情況[6]。
在兩組產婦接受護理的過程中,通過視覺模擬評分表評估產婦的術后疼痛程度,分值區間為0 分到10 分,分數越高代表產婦的疼痛越嚴重。0 分代表產婦無痛,1 分到3 分代表產婦存在輕度疼痛,4 分到6 分代表產婦存在中度疼痛,7 分以上代表產婦存在重度疼痛。并由主治醫生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臨床表現,評估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滿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代表護理質量越好。同時,在兩組產婦出院前,通過調查表的方式,確認其護理滿意度。
通過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開展分析,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 表明有明顯差異。
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1 所示。
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好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2 所示。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n/(%)]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質量評分(±s)

表1 對比兩組產婦的護理質量評分(±s)
組別 n 護理質量評分(分)觀察組 25 93.31±5.28對照組 25 81.14±4.05 t/7.537 P/0.000
觀察組產婦無痛10 例,輕度疼痛12 例,中度疼痛3 例,重度疼痛0 例,中重度疼痛率為12.00%;對照組產婦無痛9例,輕度疼痛8 例,中度疼痛5 例,重度疼痛3 例,中重度疼痛率為32.00%。比較兩組產婦的疼痛程度,觀察組低于對照組(χ2=4.819,P=0.027)。
隨著現代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產婦傾向于通過剖宮產術進行分娩,剖宮產術相比傳統順產有著一定的優勢,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產婦的產前鎮痛,還能夠有效控制產婦的分娩時間,并可以很好的解決產婦的難產問題[7]。但是,剖宮產術將會給產婦造成一定的創傷,導致產婦在術后很容易出現疼痛問題,這就極大的影響了產婦的術后恢復。再加上產婦的心情往往也處于波動之中,很容易會出現多種負性情緒。所以,就需要提供產婦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幫助產婦減輕術后的疼痛,才能夠改善其預后,促使產婦更快得到恢復[8]。
隨著近些年來,醫療技術的迅猛發展,護理理念也是越發的完善,舒適護理作為一種“以人為本”的新型護理方式,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對產婦實施舒適護理,可以有效提高產婦的舒適度,減輕產婦的術后疼痛,加快產婦的恢復速度[9]。本次研究也充分的進行了佐證: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比較兩組產婦的護理質量評分,觀察組好于對照組(P<0.05);比較兩組產婦的疼痛程度,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果,主要是因為舒適護理能夠提供產婦更加全面的護理干預,通過對產婦采用心理護理、環境護理、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疼痛護理以及體位護理等全方位的護理手段,能夠有效改善產婦的生活環境,提高產婦的舒適度;對產婦進行有效的安撫,改善產婦的不良心理狀態;指導產婦保持正確的體位,減輕產婦的疼痛感;合理對產婦采取鎮痛措施,進一步控制產婦的術后疼痛;指導產婦健康飲食,使產婦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積極開展并發癥預防工作,避免產婦出現并發癥問題[10]。
綜上所述,對接受剖宮產分娩的產婦,在術后采用舒適護理有著令人滿意的效果,可以給予產婦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從而有效減輕產婦的術后疼痛,使產婦對護理更加的認可,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