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獻忠
(江西財經大學藝術學院,江西南昌 330013)
據意大利米蘭輕工信息中心CSIL估算,2019年全球家具生產總值約4900億美元;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家具生產國及出口國和消費市場。2019年中國家具生產總額占全球的37%,規模以上企業6410家,累計完成營業收入7117.16億元,同比增長1.48%;累計利潤總額462.73億元,同比增長10.81%;累計出口560.93億美元,同比增長0.96%;累計進口27.6億美元,同比下降16.10%[1]。由此可見,中國家具產業經過三十年的高速發展已形成較好的產業基礎,在全球具有較高的競爭力。當前中國家具業面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設計”的轉變,鑒于世界性家具消費市場的需求,目前國內高校如清華美院、廣州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美術院校成立了家具研究機構,針對工業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家具設計”的教學與實踐進行探索。如何培養滿足企業需求的家具設計應用型人才,定位的關鍵是課程教學,必須進行整體性和過程性的課程規劃設計,有效的協同教學方法是實現的途徑之一。
家具設計課程一般開設在大三年級,其綜合性與應用性較強,因為我國高校擴大招生的歷史原因,學校教學場地和硬件設施及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和經驗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面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專業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實現。家具設計課程教學現狀與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家具設計課程教學涉及風格特征、造型設計、結構設計、材料設計、色彩設計、裝飾設計等諸多環節,屬于多學科交叉類設計課程。由于我國高校長期以來形成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幾乎都是采用單獨授課模式,缺乏完整的知識體系,理論與實踐環節脫節,導致封閉式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拓展視野[2]。
家具設計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設計課程,幾乎大多數高校采用“課堂+實驗室”封閉式模式,缺乏實驗設備和車間實踐經驗以及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甚至沒有實踐教學環節[3]。學生的設計僅僅停留在圖紙上,有的還只是手繪草圖或者計算機建模狀態,能夠精確完整繪制生產圖紙的都不多見,沒有達到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本科教學由于受到教學計劃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等文件規定約束,為了保證正常的教學進行和管理,教學評價采用標準統一的評分格式,過于強調標準化管理和教學規范,背離了教無定式的啟發式教育思想;針對學生設計作品評價,教師評分過于機械,忽視了產品設計的應用型本質。學生畢業設計選題范圍過于寬泛,導致畢業生選題方向不明確,畢業設計作品評價不具體,不能反映真實的設計水平[4]。
我國教發〔2015〕7號文件頒布《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辦學思路應當真正轉移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轉移到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上,轉移到培養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上,轉移到增強學生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上。對照新時期國家對地方性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目標要求,面向應用型的家具設計課程協同教學的探索十分必要。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將教學要素有序合理計劃,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協同學是在多學科研究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系統科學的分支理論,主張各元素間的深度互動與協調。
針對家具設計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性,家具制造業完整過程包括產品設計、原料采購、產品制造、倉儲運輸、訂單處理、批發經營、終端零售七個環節,涉及理論與實踐、先進制造技術、家具營銷、家具管理等多學科的知識,目前在家具設計領域內沒有一個國際標準和規范統一的體系。筆者就自身在多年教學基礎上,結合與企業合作的實踐經驗,學習米蘭理工大學的有效的教學模式,融入創新創業理念[5],對家具設計課程教學進行了協同教學的探索,教學設計如下(圖1、圖2)。

圖1 家具設計教學理念

圖2 家具設計教學設計環節

圖3 餐桌設計詳圖

圖4 餐桌制作與安裝

圖5 設計作品實物展示
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包括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法、教與學的方法[6]。常見的教學方法有討論式、引導式、聯想式、答疑式等,筆者結合江西省南康實木家具基地的產品特點和所在江西財經大學藝術學院的優勢,采取協同教學方法,課程教學涵蓋:市場調查與用戶需求分析、設計方法與程序、結構設計與造型優化、家具材料與生產工藝等四個方面[7]。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不同視角的學習體驗,將應用型設計思維融進教學過程中。具體做法如:
根據家具設計課程屬于應用型設計的特點,在家具設計理論教學環節中采用“團隊式教學方法”,即教師之間的協同教學。邀請教授市場營銷、藝術史、室內設計、油畫等不同專業特長的教師,分別講授市場調查與營銷、設計風格、室內設計、色彩設計、造型設計、材料設計、結構設計、先進制造工藝設計等,形成江西財經大學工商管理課程和藝術設計課程教師之間的橫向聯系,拓寬了學生對家具產品設計全過程的理解,展示了家具產品設計的不同側面;同時加大家具生產圖紙的分析與繪制,增強學生對工業化生產方式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教學效果,深受學生的喜歡。
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家具設計的關鍵性環節。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針對當前高校教學普遍存在的實驗室或實驗場地不足的問題,采用逆向工程法進行教學,邀請熟悉結構和工藝的師傅進行協同,即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協同。具體做法是:將真實產品的家具進行拆解,重新安裝,讓學生真實體驗產品結構和制作材料,了解工業化生產對結構設計的標準化要求,樹立產品標準化設計理念,反向提出立足標準化理念,合理進行產品設計選擇和產品構想,進行消費者需求分析和市場分析,進而進行產品造型設計、結構設計、材料設計以及確定技術實現方式[8]。通過產品拆解式逆向教學實踐,提高了學生對產品設計應用型本質的認識,培養了學生嚴謹科學的設計態度。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應用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動專業設置、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與生產實踐的對接。結合江西省地方家具優勢產業的特點,依托贛州市南康實木家具產業基地,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即校企間協同。家具設計課程教學與家具企業真實需求相結合,聘請企業設計師為學生視頻講授符合生產的設計要求及經驗,采取真題實做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通過企業與學校的協同合作,教師和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學生也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較好的設計基礎,從而真正體現高校家具設計教育的創新及設計為企業需求服務的宗旨。
贛州市南康實木家具產業集群經過30多年的發展擁有7548家企業,具備良好的實木家具制造基礎。2019年實現銷售1873億元,占贛州GDP的1/3,成為我國最大的實木床和實木餐桌生產基地。針對當地家具產業的主流產品,圍繞以功能需求為中心的實用化設計理念,以某年度為贛州市藍天木業公司設計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餐桌為例,其主要成果有(圖3~5)。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家具設計課程協同教學探索取得了實際效果。2019年我院產品設計專業7位同學被敏華控股家具股份公司錄用、6位同學被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錄用,此外杭州黑白調家具設計公司、廣東維意定制家具公司、廣東索菲亞定制家具公司、深圳松堡王國兒童家具公司等家具企業也錄用了多位畢業生,從事家具設計的同學占到了畢業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為家具企業輸送了急需的具有職業能力的應用型設計人才。
通過家具設計課程協同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索,“協作式的團隊授課、逆向工程法的教學探索、校企合作的項目設計”等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多方重組本校本地區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多視角的學習體驗。同時將課程延伸到畢業設計,畢業設計選題來自企業需求,畢業設計作品必須是完整的實物樣品,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和職業素養,從而實現家具設計課程教學與家具企業需求的良好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