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盈盈 糜迪



【摘 要】隨著全球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全球礦業市場轉向下行,面臨著諸多發展難題。為提升國內礦產企業應對國際復雜經濟環境變化的能力,需及時建設企業內部的大風控體系。結合頂層規范對企業風控體系的管控要求,以H公司為例,分析企業當前的風控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大風控體系建設目標及建設內容。最后給出具體建設方案,內容包括完善治理層架構和職責、完善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建立關鍵風險指標監控機制、開展風險績效評價工作、加強風險文化建設等管控環節,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持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礦業公司;大風控體系;三道防線;風險指標;風險績效
近年來,隨著全球地緣政治、貿易保護主義等不利因素加大,全球整體經濟增長放緩,全球礦業市場轉向下行,面臨著諸多發展難題。與此同時,國家及其它外部監管機構對礦業企業的監管要求越來越嚴格,對公司開展風險管理提出了新的建議和指導,要求將風險管理更有效地融入到企業日常業務中。在嚴峻的外部環境下,H公司是一家集銅的采、選、冶、加于一體的特大型聯合企業,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提出了近幾年公司發展目標。為了有效預防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風險,確保公司預定目標的實現,公司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全面風控體系建設,構建和運行大風控體系。
一、H公司現行風險控制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對標2017年COSO新版的《企業風險管理框架》,當前H公司的風險控制體系存在以下問題:
1.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
目前公司缺乏風險管理委員會,董事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的風險管理職責不明確;公司財務總監、法務總監崗位設置不到位,對公司財務風險和法律風險評估監督不到位;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風險、監督風險、持續改進風險,一個完整的風險閉環管理尚未形成,導致公司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以及時識別及應對出現的風險,從而不能夠有效地規避風險引起的經濟損失。
2.重要領域的風險應對能力有待加強。
(1)對外投資業務風險應對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目前公司在對外股權投資業務管理過程中,尚存在投資管理不積極、專業管理人員配置不充足、相關制度不健全、部分項目前期調研論證不充分、投資風險評估不夠、決策保守等諸多問題。
(2)貿易(營銷)板塊中的應收款項管理急需完善。由于長期以來合同和制度執行不嚴、業財信息核對不及時、信息共享不全面,往來對賬機制運行有效性不足,對于逾期應收款尚未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對客戶資信的調查、客戶授信的管理、回款計劃的管理等系列工作開展得不夠細致到位,公司應收款長期存在總額和逾期款占比高的問題,逾期應收款項的處置缺乏效率。
(3)金融板塊需要牢牢守住金融風險的底線。公司金融板塊目前未形成清晰的風險策略以指導業務的開展,集團對于板塊功能的定位也不夠清晰。對于內部交易,尚未形成規范的內控流程,無法有效地防止操作風險;對于外部客戶,有效的準入篩選機制尚未建立;對于抵押物、租賃物、查封物等沒有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未對客戶及時進行預警監測。
(4)人力資源及技術創新板塊中的風險管控能力有待提升。目前公司存在人員結構老齡化、專業人才短缺以及科研成果轉化率低等風險,對公司國際化經營、產業升級、創新目標實現的進度造成一定的影響。
3.信息溝通與報告渠道不夠通暢。
(1)風險管理信息化尚未實現。目前公司尚未建立完善的風控信息化平臺,無法及時有效獲取相關部門和所屬單位的風險信息,無法實現風險在線實時、有效的管控,影響公司對各職能部門和所屬單位的管控效率。
(2)風險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尚未建立。公司尚未制定系統性風險績效評價指標,對公司職能部門和所屬單位的風險管理情況進行考核,無法讓全體員工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從而必將影響到風險管理的效果。
4.風險意識淡薄。
目前公司從上到下,員工風險意識淡薄,風控文化尚未有效地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公司員工在開展工作過程中未將風險意識融化成自覺意識和行為習慣,導致無法及時發現風險、預防風險。
二、H公司大風控體系建設的目標
H企業大風控體系工作需要達成“一個體系、兩監管理、三道防線、四位一體、五大領域、六個完善”的目標:
1.一個體系。建立科學的大風控體系,營造良好風控文化,按照風險分級管控的原則,形成閉環的風險管理工作流程,強化對關鍵風險進行有效監控,加大風險績效考核力度,對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層層問責,讓企業風險管理工作環環相扣,落到實處。
2.兩監管理。為有效提高單位財務監督和法務管理水平,公司應盡快完善并落實財務總監、法務總監派駐制度,在重要子公司應設置財務總監和法務總監。
3.三道防線。形成明確的風險管理治理結構以及風險管理三道防線的部門架構和人員配置,明確各治理層和三道防線的風險管理職責邊界,將所有風險的管理責任層層落實,確保做到及時全面識別和防范風險,將風險控制在公司可承受的范圍內。
4.四位一體。風控職能四位一體,即合規、法務、內控、風險管理協同運作,共同構成風險管理的二道防線。
5.五個領域。加強公司對投資、貿易、金融、技術創新和人力資源五大重點領域的風險管理,制定各領域經營風險應對方案,明確各領域的工作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和相關責任部門,將風險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有效地防范相關風險。
6.六個完善。完善風險管理相關制度建設;加強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風控管理人員的風險示范作用;完善風險績效評價指標;加強風險文化培養;開展風險管理文化宣傳活動;完善和落實兩監制度。
三、H公司大風控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
按照全面風險管控的基本要求,提升全員風險意識,建立風險防范三道防線,明確三道防線的職責,合理配置三道防線的力量,加強風控手段和工具的應用,完善考核和問責機制,增強投資、貿易、金融等重要領域的風險敞口管理,綜合提升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在企業形成“人人知風險、懂風險、防風險”的良好風控環境。企業大風控體系建設主要內容如表1:
四、H公司大風控體系建設的方案
公司圍繞完善治理層架構和職責、完善風險管理三道防線、建立關鍵風險指標監控機制、開展風險績效評價工作、加強風險文化建設等管控環節,優化現有風險管理體系。具體內容見表2:
1.公司層面三道防線組成和風險管理職責。
2.公司層面風險管理三道防線職能列示表(以公司財務管理部門為例)。
根據公司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范圍,對公司風險管控的三道防線職能進行列示,以財務管理部讓為例,根據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責范圍,其風險管控的三道防線職能見表4。
3.主要關鍵風險指標。
設置主要關鍵風險指標,明確各指標風險的最低限度及最高限度,對重要風險進行實時監控。主要關鍵風險指標見表5。
4.主要關鍵風險績效指標。
開展風險績效評價,設置風險績效評價標準,對公司關鍵風險指標進行考核,將風險績效評價結果納入公司整體績效考核體系中。主要關鍵風險的績效指標見表6。
五、總結
礦產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產業,在國家經濟發展與基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各礦產企業應對現有的經濟發展形勢及政策進行深入研究,根據自身的實際發展需求,確定企業大風控體系的建設方向,不斷優化自身的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體系,及時識別、規劃風險控制體系的關鍵環節,減少經營過程中風險發生的可能,保證企業在復雜多變的發展環境下,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
參考文獻
[1]孫家康.典型航運企業風控體系優化建議[J].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學報,2019,(12):38-42.
[2]張如意,李漢臣,李平波,蔣志武,劉廣.國際電力工程企業風險管控體系研究和實踐[J].科技與創新,2020,(9):27-32.
(作者單位: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