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縣審計機關1984年成立,轉眼至今年已36個年頭。真是“彈指一揮間”。人的一生經歷無數,能夠記住特別是印象深刻而意義重大的事項卻并不多。但我在審計機關成立不久所經歷的因一封信引來的“禍端”,就使我終身難忘,每每想起它,就會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那是1984年6月29日下午,在家的全體審計人員得到通知,說晚上新任縣長要來看望我們,大家早早地就來到辦公室等候。
七時半剛過,局長賴榮旺同志陪著三人來到了我局臨時辦公室,經賴局長介紹,我們認識了新任縣長謝登洋同志,新任的常務副縣長謝世金同志以及縣政府辦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張煥文。
謝登洋縣長春風滿面,一進辦公室就問“誰是吳群英?”我下意識地緊張地起來回答:“是我!”謝縣長一陣大笑,對著謝副縣長說:“我說呢,如是女的,字跡哪有這么潦草,言詞哪有這么激烈,但看名字是女的。”啊,原來是我昨天的那封信引起的“禍端”。這時的我,誠惶誠恐,心里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知是“禍”是“福”?
大家坐定后,首先由謝副縣長作了簡短講話,講明來意,接著謝登洋縣長講話,他說四月份由于都縣來到信豐,兩個多月了才來看望大家,再三表示歉意。因為我在信中寫了審計是縣長管,至今我們還認不得自己的父母官,反映了我們審計干部急于見到縣長的心情,他說:“縣人代會昨天才結束,今天召開第一次政務會,下午會議未開始,就收到我的一封親收信,打開一看,七、八張,洋洋數千言,而且筆鋒尖銳,言詞激烈,對我進行了審計宣傳,提出了七、八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信的落款是審計局吳群英,我交給謝世金同志看了,認為是個女同志寫的,我說從筆鋒、字跡、言詞來看不象女的,現在已證實是個假“女人。”謝縣長的話引得哄堂大笑,而我受到輕松場面的感染,既緊張又愉快,心里更是激動。我站起來,再三向謝縣長道歉,不該在縣長如此繁忙的情況下,打擾縣長的工作,而且更不該如此“尖銳”“激烈”,兩位謝縣長都再三寬慰、鼓勵我,說不見怪,而且還評價說:“這是對革命高度負責,有強烈事業心的表現,有些批評性意見,總的是出于好心,有的也可能有誤會,總之,對我們領導工作有很大幫助。”他又說:“這封信,從頭至尾充滿激情,是一份請戰書,這不,我們幾個一商量,會議一結束,馬上就來了。”最后他表示:“今天一是來看望大家,審計局成立不久,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開展工作,而且同志們情緒高漲,精神飽滿,對于這種革命的奉獻精神表示敬佩;再是聽匯報,看看這些問題如何解決,只要縣里有權解決的,今天晚上都解決,解決不了的,該請示的請示,目前條件不成熟的,要創造條件解決。”接著由賴局長進行詳細匯報后,大家一起討論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信豐縣審計機關是1984年1月4日成立的,4月底以前縣里為我局調進了一批業務骨干,并根據“邊組建、邊工作”的方針,對省局安排的審計項目開展了試審,隨著工作的開展和事業的發展,許多新的、突出的問題,需要縣領導迅速解決。然而,當時的審計工作,完全是個陌生的領域,又適逢縣領導班子換屆,新班子千頭萬緒,十分緊張繁忙,對于陌生的審計工作可能會被“冷落”、忽視,不足為怪,所以當時要求縣領導解決問題難度很大,有的不予解決,有的看似解決了,但幾乎都達不到上級的要求,因而對我局領導和全體審計人員的思想情緒帶來不小沖擊;我局局長原系縣計委副主任,據說是因為當時有人把審計說成是審計劃的,所以就調來了當審計局長,因而對審計領域也一時難以適應,對如何更好地解決組建及審計中的問題也深感一籌莫展。
我是當時縣審計機關唯一的“三先”干部——先參加培訓,先到職,先工作;是除局領導以外唯一的黨員干部;全省首次召開的傳達貫徹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的審計局長會議由我參加(當時局領導未到任),那段時間,全省各地組建工作和傳達全國全省會議精神的活動捷報頻傳,而我縣則行動遲緩,許多工作處于后進狀態,如全省會議精神近三個月了,都未能傳達。當時,作為對組建工作負有重任的我,真是思潮起伏,憂心如焚,夜不能寐,故而伏案疾書,向我們的父母官傾訴了我胸中的焦慮與不安,以這種在我看來唯一能行使的方式,企圖達到協助領導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盡快改變后進面貌的目的。
我從《憲法》規定的原則,到審計在國家經濟管理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當前審計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其解決問題的辦法,比較系統地陳述了我的理由、意見和要求,還提出了一些批評性意見(如不同意設內審機構問題等),同時還反映了當時審計干部的思想情緒等。然而,根本沒有想到,這封信會這么快到了縣長手里,而縣長會這么重視,這么快就來到了我們面前,所以,縣長的到來,令我們格外的興奮和激動。
當晚,由縣長當場拍板解決了我們提出的幾乎所有的問題而解決的辦法,基本都與我信中要求的相一致。
如決定召開由各部門、各單位領導、財務人員以及各界代表參加的大型會議,來傳達貫徹全國全省首次會議精神,改變原來只開小型會議的打算;決定撤銷縣政府辦公室對主管部門只配審計員的規定,改由縣政府下文,建立內審機構;決定增加審計人員的行政編制,由10人增至15人,事業編制根據事業的發展另定;同意審計局設內部機構;同意由財政拔款解決審計辦公地點問題以及選調的審計人員要限期報到等問題,都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晚上十時半,幾位領導帶著緊張,繁忙所帶來的倦意和“別人愉快我高興”的心情,告別了我們,賴局長送別了幾位領導后,又與同志們座談了感想、體會,號召大家要熱愛審計事業,知難而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做出好成績來感謝縣領導的關心和鼓勵。
而我,由于“心血來潮”而帶來預想不到的好結果,心境由緊張、激動,趨向緩沖,而更多的,則是漣漪陣陣,浪花飛濺,思緒萬千,想了很多很多……。
千言萬語匯集到一起,我們有這樣的縣長,這樣的領導作風,這樣的辦事效率,我們的事業一定要成功!一定會成功!
后來,謝縣長身體力行,對審計工作給予了經常的、熱情的支持和關懷,如親自找被審計單位領導談話做思想工作,親自參加對被審計單位宣讀審計報告,親自為收繳違紀款項等執行審計結論和決定排憂解難,親自做調入審計機關干部的思想工作等。
付出一滴汗,收回一擔糧,一花引來百花香。謝縣長為審計工作澆灌甘泉玉液,使我縣的審計事業得以迅速地健康地發展,很快就趕了上全省的先進行列。1985年還迎來了全省內審工作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后來我局幾乎每年都被評為省地審計系統先進單位。
時光荏苒,今非昔比。當今的世界,我們偉大的祖國,經歷幾十年的風云變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國家已進入一個偉大的新時代,審計,也隨著黨中央成立“中央審計委員會”而進入了“審計新時代”!
今天,新時代的審計,已邁開大步,高歌猛進,欣欣向榮,在黨和國家治理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謝縣長等各位領導,不管你們身處何方,都可以為此感到欣慰!再次感謝謝縣長對審計的一片深情厚意!謝謝!
(作者單位:信豐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