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玉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在媒體融合發展背景下,我國黨報經濟新聞報道應如何進行轉型發展,是當前眾多黨報媒體從業者都在思考的問題。筆者就此進行分析,并就我國黨報經濟新聞報道轉型發展的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媒體融合? ?黨報? ?經濟新聞報道? ?現狀? ?策略
經濟是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新聞報道的重點內容。隨著近幾年經濟的發展,經濟新聞在我國黨報中所占的比例有了明顯提升。在當前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報應如何做好經濟新聞報道,是當前媒體工作人員所關注的重點。黨報工作人員應堅持初心,正確引導輿論,通過轉型發展來提高自身的影響力與公信力。本文主要就媒體融合背景下黨報經濟新聞報道轉型發展策略進行分析。
一、增強黨報經濟新聞工作人員的策劃能力
在媒體融合時代,媒體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在此背景下,黨報經濟新聞報道要想創新發展,并獲得受眾認可,最重要的便是提高黨報工作人員的策劃能力。只有別出心裁的策劃,才能帶給受眾眼前一亮的感覺,從而吸引一大批受眾。在策劃方面,不僅需要工作人員具備一定的新聞專業素養,熟悉政策,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服務意識,做與民眾溝通的橋梁。要想具備較高的策劃能力,便需要黨報工作人員不斷努力,借助有效方法,來提高自身的新聞職業素養,了解民眾的需求與愿望。
例如,在《江西日報》經濟新聞版面中有這樣一篇報道,導語為:“為促進國內消費市場的發展,我國發改委、銀保監會、工信部等部門發布了新的政策,即加大對個人汽車消費、新型消費等的信貸支持力度。江西、四川、福建等地區也積極響應了這樣的政策。”這篇新聞與受眾的聯系較為緊密,在媒體融合時代,編輯人員要想抓住受眾的眼球,在撰寫稿件時,就要了解受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做好策劃工作。
《江西日報》經濟新聞版面在報道這個話題時,對新政所涉及的行業進行采訪,對新政進行介紹,對受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予以闡述、解析,并采用了“總—分”的形式將新聞呈現在受眾面前,這種策劃手段可有效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擴大新聞的影響力。
二、提升黨報經濟報道質量的手段
1.提升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廣度與深度。黨報經濟新聞要想創新發展,還需要在新聞報道方式、新聞內容的呈現方式與編排方式上進行創新性策劃。如在民眾關心的經濟熱點、經濟領域的動向、我國或全球經濟大事件等方面的報道上可以進行創新。從寫作角度、寫作風格、展現形式上進行精心策劃,設計出獨具特色的黨報經濟新聞版面,有效提升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廣度與深度。
例如,在《人民日報》經濟版面中有這樣一個標題《農村網民數量突破2.5億 網購已成為農民生活常態》,記者沒有將采寫重點放在網購規模、網購交易數額上,而是注重闡述農村電商的發展現狀、對農村電商扶持的力度上。這種報道視角,提升了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廣度與深度。
2.了解受眾的閱讀習慣,實現與受眾的有效互動。黨報經濟新聞要創新發展,應學會從微觀角度看宏觀,掌握當前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特點,使報道能滿足民眾的閱讀需求。黨報經濟新聞記者應對經濟新聞素材、主要讀者群體進行研究,借助大數據對社會經濟熱點與讀者喜好進行分析,創作出針對性強、創新度高、質量高的經濟新聞。由于經濟新聞涉及的面比較廣,如證券、財稅、商貿、市場、物價、資本、理財等方面,所以黨報應擴大關注范圍,并突出新聞的貼近性,關注本地受眾所關心的經濟問題,報道與受眾關聯較密切的經濟新聞。
例如,在《光明日報》經濟新聞版面中有這樣一篇報道,大概內容是“包裹在快遞柜存放超過一定時間,取件需要收費,而且部分快遞柜超時收費并沒有提前告知消費者,爭議性比較大,受眾很難接受這一規定”。這一新聞與受眾的聯系是十分密切的,由于當前互聯網、快遞產業的發展,不少受眾會優先選擇網上購物、快遞柜收件,快遞柜收費問題變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黨報經濟新聞要想出彩,可借助網上問卷調查、評論互動等方式來了解受眾對這一話題的關注度,可與受眾進行有效互動,進而開展有針對性的報道。《光明日報》在報道此新聞時,圍繞受眾所關心的話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快遞柜企業、消費者進行采訪,還發表了專家對此事件的看法。這種寫作方式可在保障新聞內容客觀性的基礎上,增進受眾對此事的了解。與此同時,將此新聞通過微信公眾號、網頁、移動終端等平臺進行發布,可以進一步引發受眾對此事的熱烈討論,進而可有效增強黨報的影響力,提升黨報在媒體市場的競爭力。
3.考慮受眾需求,重視民生經濟新聞的報道。我國經濟發展最根本的目的便是改善人們的生活狀況,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因此,當前的經濟新聞不能只是從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報道,而應站在民眾的角度來進行報道,這樣可有效拉近黨報經濟新聞與民眾的距離。
隨著媒體融合時代的來臨、社會經濟體制的轉型發展,經濟類新聞信息數量激增,面對這一情況,黨報應充分發揮作用,為受眾精心篩選經濟新聞,并清楚地向受眾講解這些經濟方面的變動對于他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只有這樣,才可提升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影響力,促進其長久穩定地發展。
此外,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內容,應盡可能以簡潔易懂的文字呈現在受眾面前,并創新形式,為提高其趣味性,確保在增強黨報經濟新聞報道的公信力與權威性的基礎上,增強黨報的獨特魅力,從而吸引大批忠實受眾,有效提升黨報的影響力。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時代,黨報經濟新聞報道要想轉型發展,除了需要提高編輯記者自身的新聞敏感性、技能專業性,還需要他們圍繞我國經濟建設這條主線,關注最新的政策、方針,提高經濟新聞的貼近性。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報經濟新聞報道更具特色,獲得媒體市場與廣大受眾的認可,從而有效增強黨報的市場競爭力與影響力。
(作者單位:江西日報社)
【參考文獻】
[1]高揚,張玫.見人見事見思想 講述有溫度的故事——淺談打造黨報精品經濟報道的方法和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19(16).
[2]吳永生.地市黨報如何做強經濟新聞報道——以《淮北日報·經濟周刊》為例[J].新聞世界,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