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群友
傳統的“輸入式”教學模式以及單一的課程內容已經不能滿足小學思想品德課新課改的發展要求,教師們有必要把傳統教育模式和網絡教育模式整合起來,優化教學模式。道德與法治課理論知識較為抽象,教材內容也比較枯燥,僅僅依靠教師闡述課本文字信息很難達到教學目標。而通過線上教育,可以更好的給學生呈現更具體化的教學材料和實例,例如國內外的時事政治和新聞要點,使思想品德的理論化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將課本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一、利用小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隨著這次疫情的爆發,一線教師們紛紛化身為主播,開始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遠程教學。這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對于老師來說,教學模式就不能像平時上課,教師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通過冰冷的屏幕也能快速進入課堂氛圍。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三年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我很誠實》教學時,可以利用線上教育平臺播放短視頻《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通過視頻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三年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我是獨特的》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完成一個小游戲,用彩筆將自己的拇指涂成紅色,再把拇指按在一張白紙上,通過攝像頭展示給大家看,這時大家就會發現,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教師不失時機的引出新課“我是特殊的”這個主題。通過這個小游戲既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將“特殊”二字的含義生動具體化,使學生深入理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特殊”的,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人,尤其是現在還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為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祖國奮斗著,我們作為中華少年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后成為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二、利用線上教育資源構建教學情境,提升教學效果
要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和法治素養,可以充分利用線上教育資源,合理的構建教學情境,提升學習效果。例如在教學《生活離不開規則》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讓學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規則”,并記錄下來。上課時教師利用線上教育平臺播放視頻“假如沒有規則我們的生活會怎樣”,讓學生理解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規則,然后請學生對自己記錄下來的規則進行討論。學生討論的同時,既體驗了生活,也深刻感受到了規則對于保障我們正常生活的重要意義。從而進行情感升華: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國家為了不使更多的人感染新冠病毒,而封鎖了武漢城,但初期仍有極個別市民不顧其他人的安危,私自出城,不僅破壞了規則,還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受到威脅,這些人最終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應該主動遵守規則,不破壞規則?!耙巹t”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師按照傳統式的教學模式教學的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但教師充分利用線上教育資源,合理構建教學情境,不僅將課本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也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容量,拓展學生知識面
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擴大課程容量。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論知識較少,學生要通過大量生活實例去理解理論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學科素養。因此,教師在進行線上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材料和事例,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升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四通八達的交通》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資源,給學生展示世界各城市發達的交通路線,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如,我們在教學人教版四年下冊道德與法治中《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各地的民間藝術,讓學生了解民間藝術的多樣性和魅力,激發學生對民間藝術的喜愛和認同,探索民間藝術背后的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它是一門綜合性、科學性、思想性很強的科目,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科目。尤其是在當今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教師面對教學模式創新和網絡迅速發展的挑戰,要合理利用網絡線上教學,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道德素養。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