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茹
【摘 要】本文以數字媒體行業國內外現狀、專業人才、崗位設定為依據進行分析,認為高職人才應與企業對接,并在培養的過程中注重實踐與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構建。高職院校數字媒體專業應結合服務區域經濟要求及本院學生特點,增強技術性培訓。
【關鍵詞】數字媒體? ?人才培養? ?復合型人才
一、數字媒體行業人才需求現狀
1.國內外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數字媒體產業是與新時代接軌的新興產業,它的發展可以體現一個國家在新興產業的升級換代程度。因此,數字媒體產業在當下受到了各國高度重視。如美國、日本都將數字媒體技術發展作為經濟發展與競爭的重要戰略手段。我國同樣意識到了數字媒體產業的價值,如北京、上海、湖南長沙和四川成都建設了四個國家級數字媒體技術產業化基地,對數字媒體產業積聚效應的形成和數字媒體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2.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分析。數字媒體專業旨在培養現代高級工程技術和藝術設計兼具的人才。這是傳統教育人才培養上的空白,同樣也是新興產業崛起對人才方面的急需。數字媒體領域對綜合能力強、掌握新興技術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造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據統計,目前我國對數字媒體人才需求的缺口大約在每年15萬人左右。
3.崗位設置情況分析。數字媒體專業學生可在網絡媒體公司、傳媒業、影視廣告業、娛樂游戲業、動畫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建筑設計(建筑漫游和環境設計)、人居環境設計和教育等行業工作。關于本專業,企業主要招聘的相關崗位有平面設計、3D建模設計、網頁制作、攝影攝像、廣告設計、UI設計、美術編輯、動畫設計、新媒體運營、影視后期特效、美工等。
二、高職院校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方向
1.高職人才培養應與企業人才能力定位相匹配。從事數字媒體行業的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比很低,數字媒體企業中專業技術人才也較為缺乏,而數字媒體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期望和需求量較高。但是,以目前的高職院校對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培養與企業對專業技能人才的要求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以企業崗位要求為導向,明確專業培養的定位,調整培養模式、規格、形式,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所學技能,才可使企業更主動接收學生,也可以使學生更快適應企業崗位,增加雙向接觸,減少就業適應期,不僅提高學生就業率,也降低企業二次培養學生的成本。
2.企業崗位能力需求專業人才應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通過對企業的調研發現,數字媒體專業從事的崗位與設計有很密切的關聯。例如,當下最火爆的UI設計屬于高薪技術行業。國內外大型企業均設立UI設計部門,但是由于UI設計對技藝均佳的復合型人才需求量大,所以專業人才稀缺,行業資源競爭激烈,就業市場供不應求。因此,在人才培養體系中,技術與藝術的雙向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在設置課程體系的過程中,藝術類課程與技術操作課程應相輔相成。
3.企業用人需求決定人才培養應以實踐為核心。求職者的普遍高學歷無法改變企業對具備豐富經歷求職者的偏愛,可見大學及大中專教育與企業需求融合度有限。但是相對學歷來說,經驗更為重要。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定向上,更應偏向綜合實訓、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的實踐項目上。
三、對于高職院校數字媒體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1.統籌數字媒體專業及專業群資源,打破專業壁壘,為學生定制更多成長通道。針對高職學生學習差異性,應統籌分析數字媒體專業及專業群對應的職業崗位要求,結合服務區域經濟要求及本院學生特點,確定專業群人才培養崗位,打破專業壁壘。以明確的職業崗位要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圍繞職業崗位所必需的知識、素質、能力構建課程體系,搭建通用基本素質培養平臺、專業素質培養平臺、職業崗位核心能力培養平臺。面向專業群體學生,以不同崗位對從業者能力要求的差異,解決高職學生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發展類型不同的問題,實現分類、分層次教學。
2.構建漸次提升的實踐訓練體系,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能訓練。構建由課內實訓、任務教學、實境教學、頂崗實習組成的實踐訓練體系。課內實訓主要安排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室和實訓室中進行,采用“教、學、做”一體的方式,理論講解、多媒體教學展示、項目教學、實際案例設計和答辯等交替進行,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
教室與實訓室、校外合作企業實習地點一體化,將理論知識講解透徹后,讓學生學會理論知識的應用,并能在校內的綜合實訓項目中做出好的項目設計,請一線的企業員工進行點評與評分,將其作為學生專業成績的一項重要考核標準。與此同時,校外合作的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崗位,進行跟崗實習與頂崗實習。在真實的設計制作項目中使用所學知識,切實體會崗位所需技能,提高學生理論轉換成實踐的能力。
3.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將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貫穿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上,應盡量擺脫傳統教育方式的束縛,積極從傳授知識的角色轉變成為針對性教導的角色。尤其是在設計項目上,聽取并鼓勵學生獨特的想法,以培養其創新意識、鍛煉創新思維、展示個性為重點。并采用“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任課教師和企業實訓教師作為負責人,按照企業工作過程,給每個學生分配不同的崗位,讓其承擔不同的工作,教師依據崗位角色和能力素質的不同,進行不同的分類指導,因材施教。
4.打造數字媒體專業教學團隊,培養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對于一體化的實踐教學,傳統的教師注重理論培養的教學方法已不再適應當下趨勢,尤其是對數字媒體專業。所以,培養一支理論與實踐均有扎實功底、具備一體化綜合教學能力的優質“雙師”型教師隊伍至關重要。學校可以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訓機會,同時教師可以深入企業,進行專業的實習帶教,從而提高數字媒體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
(作者單位:山東特殊教育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5、2016、2017)[R]. 中國傳媒發展論壇;
[2]周玥.淺析我校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健全方法 [J].大眾文藝,2018,447(2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