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麗亞·巴依阿合買提
【摘 要】新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新聞采編人員,必須要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改變和創新工作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大眾需求,增強競爭力。那么新媒體時代應當如何培養和提高新聞采編能力呢?本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此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 ?新聞采編能力? ?培養? ?提高
時代的變化對專業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提出了較大的挑戰。要想增強工作競爭力,新聞采編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新聞采編能力,適應新媒體環境的變化,制作出更高質量、更有吸引力的優質新聞內容,利用新媒體去吸引更多受眾,從而在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巨大沖擊之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本文主要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新媒體時代培養和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有效策略進行分析探討。
一、新媒體時代的信息特點分析
在新媒體環境下,所傳播的信息主要具有如下特點:1.信息量大。新媒體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各類新聞信息。2.信息傳播速度快。人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快速獲取各類信息資源,提升了獲取新聞的時效性,并且每一名受眾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分享者,使信息可以以幾何級數增長。3.信息傳播途徑多樣。新媒體時代,各類新媒體層出不窮,如抖音、微博、微信等。
二、新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人員能力的新要求
1.控制好信息質量
電視新聞受到時長的限制,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公眾傳播更多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新聞采編人員應當走出重數量而輕質量的誤區,對新聞信息做好甄別,以簡短、準確的語言將信息傳遞給公眾。另外需要挖掘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增強電視新聞的深度。尤其應當注意新聞的客觀性,避免誤導公眾,從而發揮出電視新聞的正確導向作用。
2.了解受眾信息需求
新媒體時代,人們接收新聞信息的途徑增多,對電視新聞提出更高要求。新聞采編人員應當加強對受眾需求的了解,通過了解各類新聞的播放量、點擊量、受眾反饋信息等,把握受眾需求,制作出更具針對性、更符合受眾需求的高質量新聞。另外一定要堅持客觀性原則,向公眾傳播真實的新聞事件,避免誤導公眾。同時還應當充分發揮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對公眾進行正面的輿論引導。
3.堅持職業操守
一些新聞采編人員為了提升新聞的吸引力,存在故意夸大、歪曲事實等情況;還有一些新聞采編人員受經濟利益驅使故意傳播一些不實新聞。這是有違新聞工作者職業操守的,對電視新聞的長足發展十分不利,會逐漸降低電視新聞的公信力。要想促進電視新聞可持續發展,新聞采編人員一定要堅持職業操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使命感。
三、新媒體時代如何培養與提升新聞采編能力
1.培養和提高采編人員的新聞敏感度
新媒體時代對新聞采編人員的一項重要要求便是具備高度的新聞敏感性,能夠及時捕捉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對新聞內涵進行深入挖掘,使采編的新聞具備更高的價值。但是新聞敏感度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還要進行有意識的培養。這就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在工作中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重視積累工作經驗,可以通過事件的表象看本質。在長期工作中形成較高的新聞敏感度后,更容易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抽絲剝繭,形成更具價值、更高質量的新聞。而新媒體時代,也給新聞采編人員提供了較大的工作便利。他們應當利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工作經驗,同時更好地利用新媒體獲取信息,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同一新聞,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剖析,提升新聞的質量及公信力。
2.在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的基礎上,提升新聞深度
作為新聞采編人員,需要堅持的基本原則便是保障新聞的客觀性、真實性,向公眾傳遞正確信息,避免對公眾產生誤導。而新聞采編人員每天需要接觸大量信息,這就需要他們能夠在短時間內辨識各類信息,掌握真實信息內容。在此基礎上,更應注意提升新聞深度,從多角度對新聞內容進行思考,從而吸引更多受眾,給人們更多啟發,起到正面的輿論導向作用,傳播正確的價值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新聞的作用,吸引更多受眾,贏得更好的口碑,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3.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進行完美融合
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造成了較大沖擊,但二者并不是不兼容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傳統媒體應當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將新媒體為我所用,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開展新聞采編工作,使報道出來的新聞既具有現代性,符合大眾的閱讀需求,同時又具有傳統媒體的權威性,保障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及深度,從而使廣大公眾更加認可。
對新媒體的運用,主要是進行新聞的宣傳推廣,加快新聞傳播速度,增加受眾范圍。同時還可以通過新媒體與公眾進行互動,讓媒體和公眾零距離接觸,從而更好地了解受眾心理、新聞需求,制作出更多符合受眾需求的更有價值的新聞。
4.培養新聞采編人員正確的價值觀及社會責任感
新聞采編人員不能將工作僅看作是一個謀生的手段,同時還需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及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只有這樣,新聞采編人員才能始終堅守從事該項工作的初衷,不被外界利益誘惑而做出有違職業道德的行為,才能保證所采編的新聞具有較高的社會公信力,堅持新聞的客觀性、公正性,起到正面的輿論導向作用,使新聞的社會職能得到更好發揮,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為此,一定要重視對新聞采編人員社會責任感的培養,這樣才能制作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新聞,更好地為廣大公眾服務。
新聞采編人員要想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必須重視新聞采編能力的提升,加強學習,轉變傳統新聞采編方式,增強新聞敏感度和社會責任感,在保持新聞客觀、公正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新聞內容的內涵,使報道出來的新聞更具深度和影響力,從而全面提升新聞采編工作質量,使新聞事業得到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廣播電視臺衛視節目中心)
【參考文獻】
[1]程寶珠.新媒體時代下新聞采編能力培養與增強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7):138-139.
[2]田志華.淺析新媒體時代如何增強電視臺新聞記者新聞采編能力[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5):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