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旺忠
一、農村小學體育“空無課程”的主要原因
1 .體育觀念相對滯后,體育教學缺乏創新
農村小學大多數學生的監護人思想觀念陳舊,認為孩子只要學好文化科目就行,文化分數就代表一切,而即使有中考體育項目,但也只是冰山一角,不以為意,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在課余時間參與體育活動。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也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體育課無非就是讓學生走出教室放松一下,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就行,甚至將體育課直接改為自習課或者其他課程。而學生長期沒有在教師的指導組織下進行有目的、系統地學習,一直漫無目的地自由活動,久而久之就會對體育教學失去興趣,使其理解為體育課就是“玩”了。
2 .體育師資存在缺乏
根據《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農村200名學生以上的中小學校至少配備1名專職體育教師,實際上農村小學因地廣人稀,教學班級多,教師配備數少,體育專業教師更是鳳毛麟角,有的因學校教師配備少轉崗為其他課程教學工作,絕大部分教師都是身兼多職,兼職體育教師業務水平缺乏,難以勝任日常體育教學工作。
3 .體育安全機制得不到保障
學校安全事故是各界關注的焦點,體育活動具有競爭性、對抗性、運動不確定性,在過程中有時候難免會產生跌倒碰撞。現在的學生家長愛子心切,在學生出現運動損傷時就可能將事態嚴重化,為此教師在上課時很多體育教材不敢用,創新性的教學方法不敢上,是最終導致體育課逐漸演變成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因素之一。
4 .場地器材不達標
農村學校教學點居多,按照《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要求,場地方面遠不達標,在器材方面更是匱乏,甚至連易耗器材都見不了多少,遠不能達到師生在校進行體育活動的需求。
二、解決農村小學體育“空無課程”的對策
1 .加強體育工作落實
管理部門(中心小學)應當組建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加大各項體育工作落實力度,各小學、教學點的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統籌分工,層層落實各項體育教育教學工作。要細化學校體育工作年終考評,提高學校體育項目成績獎勵制度,激勵教師積極、自主去開展體育工作。
2 .轉變體育思想觀念
要想長期抓好體育發展工作,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體育課教育教學觀念,充分認識當前體育發展趨勢,真正理解“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必要性,重視體育課堂的完整性;利用家長會或者通訊手段宣傳,讓家長明白學校對體育工作的重視,學校體育是教育階段中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了解體育專業技能和參與體育運動的區別,運動是生活社交、保持身體健康等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讓學生學會遵守規則,培養良好的體育道德精神,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術技能,獲得成就感,激發學習熱情和課后參與興趣,逐漸養成終身體育的行為習慣。
3 .系統培養體育兼職教師
根據上級體育發展方向、學校師資、場地、器材、區域體育文化等,制定系列的培養培訓計劃,從思想、理論知識、技術技能、教學方法等多方面提高體育兼職教師的素養和業務水平。創造機會組織教師外出參加培訓,學習新的理念,增長見識;重視體育教研活動,提高聽課評課的質量,加強教師間的學習交流;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發表論文、教學設計等,提高教學研究能力;組織舉辦體育教師教學技能比賽,進一步提高教師基本功和創新教學能力,促進課堂質量;定期檢查教師教案、聽評課記錄、教學感想等,保證教師在課堂上教有所思,教有所感,不斷積累經驗,提升教改能力。
4 .建立健全體育安全工作機制
要健全學校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置機制,當不幸發生安全事故后,學校主要負責人應牽頭啟動預案,妥善處理,做好安撫;要依法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糾紛,保護師生的安全不受侵害;形成多元化的學校安全事故損害賠償機制,盡可能減少學校、家長、教師的經濟損失;一套完善的體育安全機制保障,可以讓體育教師更安心放手地去開展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學生能夠養成安全防范意識,即使面對突發事件也可以從容面對。
5 .創新教學模式
面對農村小學大部分學校班級人數較少、班級較多、師資匱乏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復式班、分班、小集體、選項等的形式進行教學,是有效解決學校課程“空無”情況的策略之一。
管理部門(中心小學)開設走教的教學模式,派遣或者聘請專業的體育教師教練,駐點或定期到各校去開展體育工作,上體育課、公開課、示范課、訓練課等,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學生參賽競技水平,通過教研交流,培養提升兼職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保證學校課程不缺失。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