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摘要】近幾年來,體育舞蹈作為一種綜合性運動項目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受到了廣大年輕學生的喜愛,尤其是女性群體。這是因為體育舞蹈在鍛煉身體、塑造形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之余更好的得到疲勞緩解。本文筆者就體育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體育舞蹈;教學;學生;表現力;培養
一、體育舞蹈的內涵、分類及特點
體育舞蹈根據不同的分類,可分為不同類型的體育舞蹈,例如摩登舞和拉丁舞,單人賽和團體賽等。體育舞蹈也正是因為其形式的多樣化、可變性而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體育舞蹈與傳統的體育項目存在一定的區別,體育舞蹈主要以舞蹈動作為主,在不同風格音樂的影響下,體育舞蹈者的風格也存在較大的區別。同時,體育舞蹈也是一種鍛煉項目,既包含舞蹈動作,也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和健身性,能夠幫助練習者鍛煉身體,提升身體素質。
當前我國高校學生學習體育舞蹈主要通過對動作進行模仿的方式,因而在藝術表現力上有所欠缺。而體育舞蹈是極強調其動作的藝術表現力的,在賽場上,舞蹈演員將會在音樂的渲染和烘托下對舞蹈動作動作進行演繹,這也就需要舞蹈演員將臉部表情和身體姿勢進行有效的結合,使二者處于一個融合的狀態之中,從而提高舞蹈動作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力。因此,這對于高校學生來說,他們不僅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動作,并將其熟練化,還需要與動作、音樂融為一體,表現出一定的情感傾向。
二、體育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對策
(一)肢體表現力的培養
1.重視基本功訓練
在舞蹈中,肢體是一切動作表現的載體,任何動作的流暢都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動作的整合熟練都需要舞蹈動作者進行長期的訓練和領悟,才能達到動作與情感的融合。因此,基本功的訓練是任何一個舞蹈演員都不能忽視的,優秀的舞蹈演員更是具有扎實的基本功。雖然基本功數量有限,動作不多,但是這些基本功往往有一定都枯燥性和痛苦性,這些基本功動作都對舞蹈演員的肌肉拉伸、四肢協調等具有重要作用,任何一套舞蹈動作的開始都是以基本功鍛煉為主。對于學員來說,無論是處于什么階段,或基礎、或熟練,都不能忽視基本功的存在。任何舞蹈動作都是由基本功升級而來,掌握熟練的基本功動作對于掌握高難度動嘴都是一個重要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正視基本功訓練,不要將其看做是可有可無的,只有熟練的掌握每一個基本功動作,這樣才有更高難度動作掌握的可能。基本功的難度較低,很多學生就認為已經掌握了的動作沒必要再進行重復性訓練,因此就對基本功訓練產生了一定的抵觸感。教師在此時就要做好學生的情緒疏導工作,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到基本功的重要作用,基本功能夠幫助舞蹈者四肢不再處于僵硬狀態,如果一開始就是高難度的動作,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或者抽筋等危害。
2.舞蹈感覺的培養
我們說,學習一門外語是需要具有一定語感的,只要語感到位,哪怕知識掌握的不完善,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缺點。而對體育舞蹈學習者來說,對舞蹈動作的感覺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基本功以及高難度的動作之外,還要引導學生舞蹈感覺的培養。簡而言之,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動作思維,動作思維能力的高低對學生動作掌握程度的深淺具有直接的影響,動作思維與動作感覺之間是存在必然聯系的,有了較好的動作思維則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獲得、領悟動作感覺,動作感覺也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動作思維。這有需要學生在訓練過程中重視對動作的理解和領悟,體悟動作之間的隱形規律。
3.對音樂感知力的培養
音樂能夠很好的陶冶學生情操,給予學生心靈上的震撼與感動。體育舞蹈也在音樂的作用下變得更加的嫵媚多姿,使得更多的人都能夠接受體育舞蹈。而教師要想提升學生體育舞蹈的能力和水平,就需要培養學生對音樂感知的能力。音樂具有一定的節奏美和韻律美,體育舞蹈與音樂的結合,運動員也能夠在音樂的幫助下將動作展現的更加具有節奏感和美感。如果學生不能將音樂和動作有效的結合起來,“不能踩節奏”,那么就會顯得四肢不勤,肢體不協調,動作不美觀。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音樂的點進行把握,在找準節奏的基礎上將動作完美的演繹出來,從而使得體育舞蹈更具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二)面部表情表現力的培養
面部表情管理在很多場合中都至關重要,如影視演員、舞蹈演員、新聞工作者、演講者,甚至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都需要用到表情管理。一切需要面向他人的工作都離不開表情管理,如何更好的進行面部表情管理,不僅是體育舞蹈演員,更是其他社會工作者的工作需要。面部表情管理具有極高的情緒感染力和表現力,觀眾能夠從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出來,推測情感變化,從而為自身的感情變化打基礎,這也是觀眾深刻理解舞者的重要途徑。學生要想提高自身的動作表現力就必須做好面部表情管理。而教師則可以通過夸張、虛擬等形式來幫助學生實現面部表情管理,從而使其更好地為舞蹈動作服務。
(三)肢體與面部表情相結合
面部表情管理也是體育舞蹈演員的必修課之一,在音樂的熏陶下,將動作完美的展現出來,再配以適當的表情,那么這樣的舞蹈才是足夠吸引人的。而且舞蹈者的面部表情也是觀眾理解舞蹈動作的一大切入點,觀眾觀看表演,察覺表情,會自然而然的帶入自己的思考,領悟動作內涵。如果表演者都不能在面部表現出一定的感情和投入,連自身都無法被感動,又怎么能期盼觀眾被感動呢。因此,配以合適的面部表情,再加上肢體動作的完美演繹,則可以將舞蹈動作的感染力發揮到極致。
總之,體育舞蹈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而受到了不同群體的喜愛,并將其發展成為多種表現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廣播體操、廣場舞都與體育舞蹈存在一定必然的聯系。如何提升學生的動作表現力不僅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支持,同樣也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學校以及教師都應該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努力創新與改進,為提升學生素質而做出更多的嘗試。
參考文獻:
[1]姚志明.高校體育舞蹈教學課堂實效性的提升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
[2]武玲玲.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音樂的有效運用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
[3]劉鑫.高等院校體育舞蹈教學促進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J].運動,2017.
[4]劉同艷.試論舞蹈表演中面部表情與身體表現力的結合[J].科技創業家,2013.
[5]張雅珍.體育舞蹈教學中表現力的培養[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