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智慧
摘要:在小學低年級的音樂課堂,往往會出現紀律失調,以至于教師無法正常進行課堂教學的情況。本文立足于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組織,分析可采用的組織方式,以期為高效音樂課堂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探索求知的發育階段,探索欲望強烈,好奇心強,活動性大,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和模仿特性,但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對于事物的關注度尚淺,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進一步重視對音樂課的組織教學,使學生在積極性得以調動的同時,注意力更加集中。
一、多元化導入課堂
課堂導人是音樂課程組織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精心設計的導入環節就像樂曲中的前奏一樣,可以把人帶進良好的氣氛之中,在進行果堂導入時,教師首先需要注重自身形象,為課堂導入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例如走進教室時,老師可以戴一個頭飾,這時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會集中在老師的頭上,學生對課堂學習充滿好奇,整堂課的趣味性進一步提升。
二、教師加強自身素質
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的組織教學時,可以從說、彈、聽、唱這四個層面進行扎實積累。“說”指的是教師在上課過程中需要采用具有聲調變化的語言和富有童趣的表達,使教學內容更易于掌握;“彈”指的是教師需要具備較好的彈奏基本功;“聽”指的是要采取聽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音樂素養訓練,低年級學生學唱歌曲不是一次性學會的,而是由反復的聽覺刺激形成大腦皮層記憶后學會的。
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上,聽力環節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節奏。除此以外,“唱”也是低年級音樂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方法,在現在的低年級教材中,有許多適合低年級兒童的音樂作品,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具體情況,采用多種形式把歌曲演唱出來。
三、靈活組織教學
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常規,教師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課堂管理,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當學生投入到輕松有趣的課堂環境中時,其學習積極性能得到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高。此時的課堂效果也會得到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