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瑋
摘 要:由于學科的特殊性,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地位普遍不高,這易導致信息技術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專業發展動力不足。文章作者結合自己的專業成長經歷,論述了利用積極心理學的知識助力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教師專業化;中小學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5-07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8-0125-02
一般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為了實施良好的教育、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在職業生涯的各個階段,通過各種途徑,優化專業理念、豐富專業知識、提升專業能力的實踐過程。由于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復雜的學校環境,信息技術教學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甚至出現了“邊緣化困境”,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很難體驗到快樂和幸福,進而引發職業倦怠、專業認同感降低等問題,這些消極情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專業化發展。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研究人類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的學問。積極心理學強調不是針對問題本身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而是尋找問題的源頭,發現人們潛在的積極力量,而后激勵人們主動用自己積極的力量去克服和解決各種問題。
利用積極心理學的有關知識,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多加關注并及時調整負面情緒,關注自己的優勢,制訂專業發展目標,提升自己的職業幸福感,改善師生關系,給自己賦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從而助力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一、悅納自己,消除職業倦怠
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里不僅要承擔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任務,還要承擔學校的信息化相關工作。這些信息化工作范圍廣、要求高,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高,給教師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很多信息技術教師常常由于某項工作完成得不好,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會產生很多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累計起來,會讓信息技術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積極心理學中強調“接納”的重要性,“接納”的主要意思就是不管我們喜不喜歡、能不能接受,我們都要去勇敢地接受它的存在。追求完美是一種好的態度,但是跟自己的缺點較勁極易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華為總裁任正非說:“完美的人,就是沒用的人,一看這個人總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沒有希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人都有缺點,有缺點很正常,不要去改正所有的缺點,試圖做個完美的人,而是要把精力放到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長處上。
信息技術教師要想改變自己,首先要學會悅納自己,當我們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時,就會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陷于自責等負面情緒,這時改變就發生了。
二、關注自己的優勢,制訂專業化發展目標
制定目標對教師專業化發展來說非常重要。沒有制訂專業化發展的目標,教師只能茫無頭緒、無的放矢,無法獲得專業化發展。制訂清晰、明確、合理的目標是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第一步。
由于信息技術教師要承擔許多與信息技術相關的事務性工作,整天處于忙碌狀態,沒有時間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制訂專業發展的目標,這種沒有目標的狀態限制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每位信息技術教師都要靜下心來思考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課堂是信息技術教師的主陣地,《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兼重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通過豐富多樣的任務情境,鼓勵學生在數字化環境中學習與實踐”,結合大部分學生將來會從事事務性工作的實際情況,讓學生能熟練使用數字化工具制作電子作品成為信息技術教學的一個目標。一件好的信息技術作品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結合,要想實現這個目標,首先是主題的選擇,其次需要一定的制作技術,還需要學生的藝術審美感覺。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圖文混排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讓他們做PPT,在藝術效果上實在有很大提升空間。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采用項目式教學,在學期一開始,就分成四人組,小組共同確定學期主題,然后一個學期的四次作業完全圍繞這個學期主題展開,分別是做PPT、做海報、做網頁和做視頻。制作完整的信息技術作品,有選題、搜集素材、制作、修改、發布作品這樣幾個過程。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將選題和搜集素材兩個過程合并了,一個小組就圍繞一個主題完成四個作品,這樣既提升了課堂效率,又能讓學生經歷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表達一個主題的過程,思考各種表達方式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能根據需要選擇表達方式。學生在整個過程中還可以了解作品制作的完整流程,為以后進入高校學習打下基礎。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營造融洽課堂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心理學強調,學生學習必須有強烈的學習動機才能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動機是激發、維持并使行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種力量,對個體的行為和活動有引發、指引、激勵功能。由于學生普遍缺乏學習動機,信息技術課很難管理,教師要思考如何讓信息技術課成為一堂對學生有吸引力的課。我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作為學生去上信息技術課,我們喜歡怎么樣的老師、怎樣的課堂?正確的做法是:精心設計課堂任務,讓自己的課更加吸引人;做好宣傳工作,讓學生意識到提高信息素養的重要性;建立合適的評價機制,激勵學生主動高質量地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在一個項目開始時,公布這個項目的要求以及考核、獎勵機制,然后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最后留一些時間,這樣他們在完成任務要求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事實上,人人都有追求完美的心理,當學生在一件作品上花費時間和精力后,他們會想完成得更好,會不知不覺地在作品上多花時間。筆者的課堂,氣氛很融洽,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不僅全面提升了信息素養而且也收獲了成功的喜悅,筆者也收獲到了當教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共建和諧團隊,互幫互助,共同成長
積極心理學認為積極的社會環境是構建積極品質的支持力量之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這個社會支持系統非常重要。信息技術教研組就是信息技術教師的社會支持系統,所以團隊的教研氛圍特別重要。作為教研組的領頭人,教研組長不僅要在學科教學上起到帶頭作用,還要創設民主氛圍,讓大家有歸屬感、幸福感。
信息技術教師的日常工作分為教學工作和非教學工作兩個部分。教研組內部要形成積極性向上的氛圍,利用備課組活動時間,督促全體教師按照學校教學規范要求,認真備課,做好校本研修。在組員要參與市區公開課、教學基本功競賽的時候,教研組長更要帶領全體組員做好聽課工作,群策群力,促使全體成員在教學上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市區嶄露頭角。對日常的非教學工作,教研組長應該帶領組員潛心研究技術,全體組員分工不分家,有大型任務大家一起上,有困難大家共同面對,實現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團隊成為團隊中每位教師的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能使得大家不會在內部消耗過多的能量,而有更多的精力去發展專業,從而達到合作共贏的目標。
五、給自己賦能,積極應對工作上的挑戰
賦能,顧名思義,即賦予能力或能量,它最早出現在積極心理學中,旨在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才智和潛能。賦能是雙向的,它包括了自我賦能和賦能予他人。我們在工作中積極迎接挑戰的過程其實就是自我賦能的過程,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成功讓我們獲得愉悅,失敗讓我們獲得教訓,在成功和失敗中,我們不斷前進,獲得成長。
信息技術教師不僅要上課而且要處理許多“雜事”,有時正在備課,電話鈴一響,思路就被打斷了,等處理完這件事再回到電腦旁,什么勁頭都沒有了。我們可以轉變一下思路,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以及如何從這項工作中獲益(專業成長)上。以個人親身經歷為例,有一次,教務主任讓筆者拍攝一段一個教師做實驗的視頻,筆者覺得這段視頻在會上展示沒有人愿意看,便嘗試剪輯了這段視頻,還自己寫了稿子,找個學生來配音,并將這段視頻編輯成了5分鐘的短視頻,結果這段視頻在全區校長會上獲得了一致好評。這段經歷促使筆者后來開設了微視頻社團,并且在當年獲得了校社團評比特等獎。通過這件事情,筆者意識到我們在工作中,可以采取更加積極的態度,這樣不僅可以將事情做得更好,而且還能從中收獲工作經驗,從而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六、通過自我覺察,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狀態
自我覺察是指個人知道、了解、反省、思考自己在情緒、行為、想法、人際關系及個人特質等方面的狀況、變化及發生的原因。保持自我覺察對信息技術教師專業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自我覺察在信息技術專業成長上能起到三個作用:
(1)自我覺察有利于信息技術教師在處理諸多雜事時保持一份專注和清醒,在做好事的同時還能有所收獲。
(2)自我覺察能幫助信息技術教師在面對各種矛盾時能保持清醒,知道自己的目標,不陷入情緒之中,冷靜地處理問題。
(3)自我覺察能幫助信息技術教師及時反思,找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及時調整,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
現在,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教育中越來越重要,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學習積極心理學知識,不僅能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促進自己的專業化發展,更能讓信息技術課堂有技術,也有溫度。讓我們一起做一個燈泡,點亮自己,溫暖學生。
參考文獻:
[1]林海亮,陳理宣.教師專業發展心理學反思[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5,30(5):124-127.
[2]周 濤.從消極走向積極——當代美國積極心理學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5.
[3]蔣志輝,劉 斌.我國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2,33(7):109-115.
[4]翁蔚然.基礎教育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探析[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55-57.
[5]張 珊.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J].數碼設計(下旬刊),2018(5):181.
[6]林萬新.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電化教育研究,2010(3):101-104.
[7]舒慧東.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多元審視[J].教學與管理,2010(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