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曉春
摘 要:文章作者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多媒體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要點,并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分享了多媒體應用于幼兒教育中的教學方式,旨在更好地把信息化教學觀念與幼兒教育工作結合,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多媒體技術;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4-30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8-0115-02
雖然幼兒階段的教育難度較低,但是所涉及的教育內容卻比較豐富。教師不僅要對幼兒實施啟蒙教育,同時也需要對其實施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社會教育以及科學教育,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定的基礎保障。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調動幼兒的課堂興趣,豐富幼兒的活動體驗,還能更好地呈現教學內容,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
一、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通過多媒體技術,幼兒教師可以打造一個現代化的教學課堂,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及活動興趣。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教學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圖畫內容直觀地展示在幼兒面前,也可以為幼兒播放教學的音頻資料、視頻資料,在多種感官刺激下對幼兒實施有效指導。
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與幼兒家長構建密切的合作關系。一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幼兒園,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室、食堂以及幼兒宿舍等環境中安裝監控系統,對幼兒園實施全面實時的監控。如此一來,幼兒家長也能夠定期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內的生活情況。
二、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要點
(一)樹立正確的多媒體教學觀念
一直以來,在大眾眼中,幼兒教師都是一份輕松的職業,其實不然。幼兒教育工作絕對不僅是簡簡單單地陪著幼兒做游戲,照顧幼兒的衣食起居。在日常工作中,幼兒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教育指導,培養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情感意識。同時幼兒教師也需要掌握十八般武藝,不僅要會唱歌、跳舞,還要會畫畫、彈琴,能夠關注教育領域的發展狀態,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所以,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價值不斷提高的時代,一名幼兒教師自然需要樹立正確的多媒體教學觀念,能夠將其與教學進行整合,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整體教學效果及教學效率。綜合來說,幼兒教師只有正確地看待多媒體技術,才能夠在教學中充分地利用該種技術,為幼兒提供更加科學的教學服務。
(二)注重多媒體教學的互動價值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中,我國提倡以人為本。所以,即便是對年齡較小的幼兒,在組織其開展學習活動時,教師也應該重新調整自己與幼兒之間的關系,讓幼兒能夠處于主體位置,主動地接收與探索知識。在利用多媒體設備時,教師需要合理地應用多媒體,不能對多媒體形成依賴,而是需要將其看作一種輔助性的教學設備,利用該種設備加強自己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如此,教師既能夠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學價值,也能夠推動幼兒的自主性發展。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合理地穿插多媒體教學環節,不要讓其從頭到尾占據教學主導位置,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
(三)提高幼兒教師的多媒體水平
幼兒教師是綜合能力及職業素養相對較高的教育工作者群體。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教學經驗以及教學水準。幼兒園可以邀請一些專業的幼兒教育專家來對園內的幼兒教師實施指導,增強幼兒教師的信息素養及應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除此之外,幼兒園也可以適當地將多媒體技術的教學質量與幼兒教師的薪資待遇或者工作績效掛鉤,借此對幼兒教師形成有效的激勵,進一步體現多媒體教學在幼兒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推動幼兒教育的現代化發展。
三、多媒體在幼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方式
(一)制作教學課件,調動幼兒興趣
綜合來說,幼兒是一個自制力相對差的群體。在課堂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幼兒很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過于強硬地對幼兒實施指導,強制要求幼兒坐在教室的座位上,要求他們開展學習活動,那么教學效果自然不盡如人意。教師需要合理地看待幼兒這一群體,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與心理特點,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對幼兒形成有效的指導。而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能夠充分發揮作用。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科學小活動“亮亮的眼睛”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一份教學課件,以直觀的圖片來充分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課件制作期間,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索或者拍攝照片的方式,來收集一些不同眼睛的圖片。例如,不同年齡人物的眼睛、不同小動物的眼睛,或者是幼兒園小朋友的眼睛。在正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展示這些不同的眼睛;然后,鼓勵幼兒大膽地猜測這些眼睛的主人是誰。同時,在幼兒猜測期間,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引導其通過推理以及分析的方式,來猜測自己的答案,而不是憑空想象。例如,在一雙眼睛的四周,有黑色的絨毛,在兩只眼睛中間,有一些白色的絨毛。經過推測以及聯想,幼兒很快就能確定這雙眼睛是屬于大熊貓的。通過這一方法,幼兒能夠激發學習欲望與探究興趣,并且自身的推理意識及分析思維也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
多媒體課件的有效制作能夠加強整體教學的活躍性與實踐性,從而打破傳統教學模式所形成的空間局限。并且在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刺激下,幼兒的各種感官都能得到調動,真正地達到思維發展的目的。
(二)營造教學氛圍,輔助課堂教學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園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無法長期保持注意力。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多媒體技術具有較高的生動性、直觀性以及趣味性,能夠有效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其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因此在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教學氛圍,借此促進課堂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語言活動“小雨點”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打造真實的教學環境。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下雨的視頻。在播放這些視頻時,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觀察不同場景下的雨的特點,如暴雨的特點、細雨的特點,以此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與分析思維。之后,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制作一些簡單的雨滴形象,然后由這些雨滴來介紹一些與雨水相關的科學小知識。例如,雨水是怎么形成的?酸雨有哪些危害?避免幼兒在接觸科學知識時產生乏味感,同時加深幼兒的學習體驗。
除此之外,在教學時間允許的前提下,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播放一些與雨水場景相關的圖片,或者導入以雨水為故事主題的繪本《小雨點的朋友》。在播放畫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組織語言對圖片進行描述。例如,在繪本中,小雨點都有哪些朋友?在下雨的時候,小兔子在干什么?小熊在干什么?小松鼠在干什么?借助這些生動形象的畫面,為幼兒打造一個表達與組織語言的橋梁,以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拓展教學內容,強化自主意識
俗話說,學無止境。即便是開展教學難度相對較低的幼兒教育工作,教師也不能被限制在幾本薄薄的教材中,而是需要適當地拓展,以引導幼兒見到更廣闊的知識世界,開闊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需應用到網絡技術與多媒體。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平臺,為幼兒播放一些教材中沒有的知識。比如,教師可以為幼兒播放動畫片《神廚小福貴》等,讓幼兒了解什么叫作勇氣,什么叫作堅持,什么叫作友情。或者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下載一些有趣、簡單的幼兒舞蹈、幼兒歌曲,在晨間、午后組織幼兒學習,借此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把這些教學內容下載下來,發到幼兒家長群中,鼓勵家長在閑暇時,陪同自己的孩子學習這些內容,以此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讓親子之間的關系更密切,推動幼兒的快樂成長。
(四)穿插教學素材,豐富幼兒情感
在傳統的教學環境中,很多教師都會習慣性地通過語言講解的方式來為幼兒介紹一些教學內容。但在很多情況下,對思維能力還沒有發展成熟的幼兒來說,語言都是蒼白的,因而幼兒無法理解教師所描述的畫面,學習熱情逐漸消減。因此,在開展幼兒教育工作時,教師需要選擇一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來展現教學中所描述的各種情況。而在這一過程中,多媒體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例如,當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畫一個小房子”的美術活動時,如果只是要求幼兒憑空想象房子是什么樣子的,或者要求幼兒回憶自己家的房子長什么樣,并憑著記憶繪畫,那么對記憶力不好的幼兒來說,繪畫難度較高,其甚至會因此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一般。
此時,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展示一些不同的建筑圖片,也可以通過放大縮小的功能,幫助其了解這些房屋建筑的細節以及整體結構,奠定幼兒的思想基礎。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以觀察到的圖片為前提,大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設計一座自己喜歡的小房子;通過課件的有效穿插,豐富幼兒的繪畫情感與課堂體驗。
綜上所述,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組織幼兒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為了充分發揮教學技術的應用價值,教師需要明確技術的應用要點,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多與幼兒互動,提升自身的技術應用水平。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將多媒體技術穿插到幼兒教育的各個環節中,通過技術制作教學課件,營造教學氛圍,拓展教學內容,豐富幼兒的學習體驗,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樊春燕.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0-11.
[2]婁小韻.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33):22.
[3]王金芳.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合理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9):163.
[4]林 萍.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魅力中國,2019(45):184.
[5]胡正秀.多媒體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考試周刊,2019(53):192.
[6]唐香翠.多媒體教學在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中的實踐運用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19,26(3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