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贊
對孩子們而言,這是一個充滿幸福的校園,春日里可以浪漫地聆聽花開的聲音;夏雨中可以盡情地體味成長的樂趣;秋風里可以自豪地采擷豐收的果實;冬雪中可以優雅地享受運動的快樂……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董家溝小學(以下簡稱“董小”)是一所擁有百年歷史、文化氛圍濃厚的學校。2018年,董小成為“中國少年培育聯盟”首批基地學校。兩年來,學校從“立健康身心,賞人間萬物,游六藝五經,涵古今中西,養精神氣魄,育中國少年”六個方面,致力將學生培養成“自信豪邁的中國少年”。
開展活動,立健康身心。健康是學生成長和未來發展的基礎。學校在開齊開足體育課的同時,組建“足籃排乒羽毽”等球類和其他體育社團,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比賽。董小擁有自己的體育節,每年的運動會要開三天,每名學生至少參加兩個比賽項目。學校體育工作碩果累累,今年取得了大連市金普新區全民運動會小學甲組團體總分第一名、年內各項比賽總冠軍等榮譽。此外,董小還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和兒童防性侵講座,被評為“大連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
綜合實踐,賞人間萬物。學校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出去,體會自然和社會之美;開展游學活動,讓學生走近名勝古跡,欣賞大美中國,培養審美情趣和愛國情感。董小后院有一塊荒地,學校借勢而為,取土造園,并在此開設“頂呱呱農事校本課程”。在農事活動中,教會學生打壟、除草、澆水、識農具、觀察農作物生長、寫觀察日記等,既培養了學生親近土地、熱愛自然的感情,又塑造了吃苦耐勞的精神品格。“自然即書本,天地是課堂”的教育理想在農事課程中得到了完美實踐。
開放書吧,游六藝五經。“游六藝五經”,核心就是要引導個體親近具有文化價值意味的教育技藝與文化經典。學校嘗試開放了圖書館和閱覽室,又將二三層走廊開發出來,做成獨具董小特色的“開放書吧”,孩子們可以在這里自由閱讀,體味“游六藝五經”的暢快。為配合學生閱讀,學校的樓梯上也精心裝飾了唐詩宋詞、國學經典中的佳句名言供學生賞析。在此基礎上,學生的閱讀量得以提升,寫作水平也突飛猛進,在區市級作文競賽中有百余名學生獲獎。
借力而行,涵古今中西。“涵古今中西”,就是要慢慢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打開他們的心智世界。董小與世界五百強企業英特爾公司、日本三菱叉車株式會社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每年都組織學生到這兩大公司參觀學習。英特爾公司的高管、科技精英到校為董小學子上過創客、英語、橋牌等多種課程,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校還將與德國大眾汽車發動機制造公司開展相關交流工作。
文化熏陶,養精神氣魄。“涵養良好習慣,享受健康成長”是董小的校訓,如燈塔般為師生共同成長指明方向。學校用“物放有序、列隊行走、彬彬有禮”來規范學生的行為;用“小餐盤大教育”引領學生食堂用餐的良好習慣,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董小學子在好習慣中成長與進步,在健康快樂中學習并收獲。學校主張校園文化要根植于每個孩子的內心,內化為行為準則,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校園里最美的風景。
立德樹人,育中國少年。學校堅持育人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作為全區唯一建有校史館的小學,學校借此項優勢組織設計實施了“走近校史,走向未來”校史課程,通過校史課程培養學生熱愛母校、熱愛家鄉的情感。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董小學生中留守兒童和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占比很大,家庭教育缺失、區域優質資源匱乏成為學校發展的新難題。近兩年,學校緊緊圍繞“做自信豪邁的中國少年”這一工作中心,落實“育中國少年,成生命氣象”這一工作重點,全面落實教育目標,促進學生良好品格和習慣的養成,為農村學校突破發展瓶頸做出了有益探索。
(作者單位: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董家溝小學)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