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佩英,鄧惠常
(佛山市南海區桂城醫院,廣東 佛山)
手術是治療疾病的主要方法,隨著醫學條件的不斷進步,治療效果越來越明顯,大部分疾病在手術治療后,得到根治。手術作為侵入性操作對患者身體組織等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存在不良情況出現的可能性,所以在手術治療期間,要做好流程管理工作,滿足患者的護理服務要求,降低不良因素對患者的影響。精細化流程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價值較高,能加快患者的疾病恢復速度,改善患者的預后[1]。本試驗主要分析精細化流程管理在手術室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具體報道如下。
研究資料為選取52 例本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手術治療患者,根據隨機、單盲法將其分組,患者資料:對照組:男女性別比為14:12,年齡上限76 歲,下限31 歲,年齡均值為(48.5±3.5)歲;觀察組:男女性別比為15:11,年齡上限75 歲,下限32 歲,年齡均值為(48.4±3.6)歲?;颊叩幕€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選擇標準[2]:所選患者為手術治療;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排除標準:精神存在異常;資料缺失;孕期產褥期女性。
對照組常規管理:患者入院之后,及時開展相關檢查,詢問患者的相關信息,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制定手術方案;告知患者手術方法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內容,術前8 小時禁食禁水;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抗生素藥物常規抗感染治療;嚴格按照醫院的相關規范進行。
觀察組為精細化流程管理:(1)選擇醫院中能力強的護理人員組建專業的精細化管理團隊,給工作人員發放手術室管理手冊,帶領工作人員學習,對小組成員開展培訓,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對醫院的護理管理做出分析,確定問題,對相關內容做出改進,提升工作的效率。在護理管理中,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對問題開展對應的討論等,提升護理人員的能力,安排工作人員開展對應的工作[3]。(2)術前。對患者訪視,向患者和家屬講述手術方面的相關內容,告知患者手術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及對應的應對方法,避免在手術操作中,出現不良情況,無法應對。對患者的情緒進行疏導,在言語交流中,分析患者存在的顧慮,及時幫助患者解答。講解醫院的治療優勢以及治愈成功患者的相關情況,提升患者的自信心[4]。(3)術中。提前對手術室的環境進行調節,溫度控制在24 攝氏度左右,濕度在60%,提升環境的舒適度。醫護人員服裝得體,熱情態度迎接患者,在手術操作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降低對手術的影響。在手術期間,要重視對患者隱私的保護,保護患者的自尊心。對患者的體位進行指導,一般為舒適體位,減輕患者的身體壓力,如果手術時間較長,要定時對體位進行調整,避免身體壓力的集中。在操作完成之后,及時將患者送到病房,并對患者進行檢查,做好急救準備。(4)術后。醫師每天要對患者訪視,詢問患者病情的恢復狀態以及自身的感受,掌握患者治療效果等方面的內容。根據患者的身體恢復情況,做好早期營養支持,給予流質飲食,根據身體恢復情況,對飲食進行調整,高營養物質支持,滿足身體的需要,加快疾病的恢復速度[5]。
(1)護理過程中,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SAS、SDS 量表)進行分數評估,滿分為10 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心理狀態越差;根據本院制定的舒適度量表對患者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舒適度越高。
(2)參考本院制定的護理質量評分表,患者和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服務進行分數評估,內容為:基礎護理、術前準備、操作規范、服務態度、整體護理,每一項滿分100,分數與護理質量為正比關系。
2.1 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舒適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2.2 觀察組基礎護理、術前準備、操作規范、服務態度、整體護理評分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表1 指標評分對比
表2 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表2 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
組別 例數 基礎護理 術前準備 操作規范 服務態度 整體護理對照組 26 72.3±2.6 73.1±2.2 75.6±1.8 74.2±2.3 79.5±2.6觀察組 26 79.5±2.8 80.2±2.4 82.1±2.1 81.0±2.5 86.5±2.9 t-9.608 11.120 11.983 10.207 9.164 P-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隨著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不斷變化調整,導致人們患病的因素不斷增多,很多疾病在藥物治療下,效果不明顯,需要選擇手術。手術是治療疾病的主要方法,治療的疾病種類非常多,效果也比較明顯[6]。但是手術操作對患者的創傷較大,并發癥出現的概率較高,稍有不慎,就會對患者造成損傷,影響到生命安全,而且在術后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麻醉藥物對患者的認知也會產生影響,很多因素對患者的影響較大,所以在手術治療中,要做好管理方面的相關工作,提升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降低負面因素對患者的影響[7]。
精細化流程管理包含的內容較多,在管理過程中,提升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能建立對應的手術室物品管理制度,對手術室中的物品進行分類整理,重視對儀器等進行擦拭、消毒等,提升清潔度,對物品做好標記等,定期將手術室中的物品送到消毒室進行消毒滅菌處理,對手術室中的儀器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儀器能正常使用[8]。每天都要對手術室地面等進行清理,護士長做好查房工作,在發現問題之后,及時指出,并做好對應的解決,每周要安排護理人員做好大掃除,并對地面等進行細菌檢測,提升環境的清潔程度。對手術室流程進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責任制度,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責任劃分,將各個環節的責任落實到個人,并對圍術期的護理流程進行規范,包括術前訪視、心理疏導、準備工作、術中配合、術后隨訪等,建立完善的工作管理制度,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將患者放在護理服務的中心位置,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對應的護理方案,遵守相關的工作規范,嚴格按照崗位制度的相關規范和標準開展工作,確保規章制度的實行[9]。
手術室是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是醫院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為手術治療的進行創造良好的條件,對此就需要提升手術室管理標準,減少失誤等情況出現的可能性,避免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影響到手術治療效果。手術室管理工作比較多,在管理中,要做好精細化管理,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和耐心,提高對細節的重視程度,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提升手術室管理的精致化、細致化[10]。
本次試驗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舒適度、基礎護理、術前準備、操作規范、服務態度、整體護理評分高于對照組,數據相差明顯,所以說,精細化流程管理在手術室管理中發揮的作用較大,提升護理服務的水平,為治療工作的進行創造良好的條件,要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