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秀
(興山縣人民醫院,湖北 宜昌)
胸腰椎骨折是臨床常見的脊柱損傷,可導致脊髓損傷、脊柱不穩等[1],臨床通暢采取手術治療,切開復位椎弓根內固定具有創傷性大、術后臥床時間較長等特點,增加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患者康復產生不利影響。此次將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診治的130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為對象,分析切開復位椎弓根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護理配合體會。現報告如下。
此次將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診治的1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為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納入標準:均經醫學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腰椎骨折[2];均接受切開復位椎弓根內固定治療。排除標準:明顯神經損傷癥狀;合并多發傷;合并脊髓損傷;嚴重骨質疏松;病理性骨折;精神障礙疾病者;認知功能障礙者。對照組65 例:男35 例,女30 例,年齡45-75 歲,平均年齡(59.61±6.22)歲;實驗組65 例:男36 例,女29 例,年齡46-76 歲,平均年齡(59.55±6.61)歲。此次探討觀察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進行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接受切開復位椎弓根內固定治療,術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1 克、阿托品0.5 毫克,在連續硬膜外阻滯和全身麻醉下取俯臥位,常規消毒鋪巾,正中切口中心點為骨折脊椎,依次切開,將腰背筋膜暴露,在棘突兩邊縱向切開棘上韌帶,應用骨膜剝離器沿椎板、棘突剝離骨膜到橫突,將受傷脊椎和周邊椎體暴露,紗布填塞和電凝止血。根據AO 定位標準確定螺絲釘進針點[3],胸椎進針點為關節面下緣距中線外側3 毫米左右,應用探測器憑借手感鉆入,腰椎進針點為上關節突外側緣與橫突中線交點。將螺絲釘植入骨折脊椎相鄰的上下椎體,植入方向與矢狀面成10-15 度,進釘深度根據CT 和X 線,用C 臂X 線機確定螺絲釘的位置正確后,將RF桿在螺絲釘上緊鎖螺帽,將右桿延長長度固定,左桿相應長度延長,將側彎和壓縮的椎體矯正,用C 臂X 線機觀察椎間隙,復位、調整成功后固定螺帽。用0.9%生理鹽水沖洗切口,留置引流管,逐層縫合。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實驗組采取護理配合,具體如下:(1)心理護理:針對患者術前產生的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耐心向患者講解治療方法和目的等,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配合灌腸、備皮等術前準備。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術前護理:護理人員需掌握熟悉手術步驟和注意事項,術前指導患者進行軸線翻身、大小便、咳嗽、深呼吸等訓練,為患者適應術后臥床和盡早拔除導尿管做準備。(3)術中護理:手術要用的醫療物品準備齊全,正確擺放患者體位,做好X 線保護,如生殖器保護和眼部保護,保證患者的舒適度和手術成功,降低患者強迫體位的疲勞和不適,根據血壓、中心靜脈壓、尿量等指標調整補液速度,做好保暖工作。(4)術后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呼吸道保持通暢,幫助患者有效咳痰、咳嗽,必要時采取霧化吸入,密切觀察患者傷口輔料和引流液,注意手術切口滲血情況,定時協助患者翻身更換體位,預防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給予患者指導功能鍛煉,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準,術后6-24 小時指導患者被動膝髖關節屈伸、踝關節跖屈背伸等訓練,術后6-10 天在支架保護下進行坐起練習,切口拆線后,指導患者進行直立訓練,發現異常時,立即上報主治醫師并采取處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情況(切口感染、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滿意度:用本院自制問卷調查。總分100 分。非常滿意:≥90 分,滿意:≥60 分,不滿意:≤59 分。
將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患者的各項研究數據錄入到SPSS 25.0 統計學軟件中進行統計學處理,(±s)表示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采取χ2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 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s)
組別(n) 手術時間(h)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引流量(mL) 住院時間(d)對照組(n=65) 2.89±0.89 242.26±10.53 170.47±10.69 14.68±1.98實驗組(n=65) 2.11±0.51 230.29±10.48 150.41±10.47 12.52±1.58 t 值 6.131 6.496 10.808 6.875 P 值 P<0.05 P<0.05 P<0.05 P<0.05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92%)高于對照組(76.9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例(%)
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1.54%)低于對照組(10.77%),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例(%)
對骨質疏松患者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現椎體骨折,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尤其是老年女性,女性由于絕經后身體激素變化較大[5-8],發病率較高,在臨床常采取切開復位椎弓根內固定治療,但手術創傷較大,同時,患者需廣泛剝離組織[9-11],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因此,需采取有效護理措施,護理配合通過對術前、術中、術后等護理,可緩解患者不良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和術后引流量,加快康復速度,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提高護理滿意度,因此達到護理目的。
此次分析切開復位椎弓根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護理配合體會。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引流量、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92%)高于對照組(76.92%),P<0.05;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1.54%)低于對照組(10.77%),P<0.05。
綜上所述,在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切開復位椎弓根內固定治療時采取圍術期護理,可有效改善手術指標,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癥,因此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