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富
(遼寧省沈陽市蘇家屯區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遼寧 沈陽 110112)
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臨床發病率較高,多發于老年群體中,與骨質疏松有關,外界暴力作用下導致骨折,骨折會干擾髖部功能,導致髖部內翻畸形,甚至引發下肢外旋畸形,預后恢復時間較長,長期臥床不利于關節功能恢復[1-2]。本研究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臨床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144例,均為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蘇家屯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72例。對照組男41例,女31例;年齡55~76歲,平均(65.43±4.92)歲;致傷原因為交通事故32例,高空墜落20例,摔傷20例;AO分型為A231例,A341例。試驗組男43例,女29例;年齡56~75歲,平均(66.65±4.88)歲;致傷原因為交通事故33例,高空墜落21例,摔傷18例;AO分型為A234例,A338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診斷標準;②新鮮骨折;③神志清楚且交流能力正常;④對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開放性骨折;②合并神經血管損傷或者軟骨損傷;③髖關節炎或髖部骨折史;④合并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兩組均給予鎖定鋼板治療。接受系統檢查,確定骨折情況,制定針對性方案,麻醉方式選擇腰麻聯合連續硬膜外麻醉,患者平臥,臀部墊高,確定股骨上段外側,設置切口,具體長度根據骨折情況確定,利用C型臂透視,進行閉合復位,取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股骨外側放置鋼板,鋼板安放時需注意近端3枚螺釘可完全置入股骨頸及股骨頭內部,并準確控制末端位置,保證其在股骨頭軟骨面下方1.0cm位置,隨后沿著股骨干擰入螺釘,C型臂透視確定骨折對位和內置鋼板螺釘位置,確定無誤后對傷口進行沖洗,留置引流管,逐層縫合切口。
試驗組加用中藥治療。藥用黃芪28g,黨參14g,骨碎補10g,熟地黃10g,桃仁9g,赤芍9g,紅花9g,丹參6g,當歸6g,炙甘草6g。溫水浸泡1h后熬煮至200mL,日1劑,服藥2周。
髖關節功能評估。用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標準[3],評估疼痛、功能、畸形和活動度四部分內容,滿分設定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髖關節功能越好。91~100分為優,81~90分為良,71~80分為可,0~60分為差,于術前1天和術后2個月評估比較[4]。
并發癥比較。包括髖內翻,骨折不愈合,下肢深靜脈血栓。
疼痛程度評估。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0~10分評分,評估時使用帶有0~10刻度的線段,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0分段代表無痛,10分段代表疼痛難忍,于治療前1天和治療后6周評估。
用SPSS24.0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髖關節功能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髖關節功能療效比較 例(%)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試驗組 72 6.76±1.15 3.27±1.27 17.285 0.000對照組 72 6.73±1.72 4.23±1.12 10.335 0.000 t 0.123 4.811 P 0.902 0.000
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多發生于老年群體,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骨質疏松,且隨著年齡增長,其機體功能呈衰退趨勢,并伴有多種基礎性疾病,加之骨折情況復雜,臨床治療難度較大[6]。
手術治療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目的在于促使骨折部位解剖結構恢復,在內固定的輔助下促使骨折愈合[7]。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類似內置外固定架,近端設置3個孔釘,呈“品”字分布,以發揮三維穩定作用,可防止出現旋轉不穩定情況,同時使用時無需預彎以預防鋼板疲勞斷裂,可保證粉碎性骨折良好復位,且切口小,接骨板使用時無需同骨皮質緊密接觸,可對骨皮質與鋼板間隙骨片上的組織起到保護作用,避免干擾骨折塊血運,更利于骨折愈合[8-10]。
中藥內服方中黃芪、當歸和赤芍均可補益氣血,活血化瘀,從而改善血液循環,調節機體免疫力;骨碎補、熟地黃補腎壯陽和強筋健骨,現代藥理研究顯示骨碎補能夠促使骨細胞增長加快,并對破骨細胞起到抑制作用;桃仁、紅花和丹參散瘀止痛,活血通經;甘草調和藥物。諸藥配伍,發揮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功效[11-13]。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更利于髖關節功能恢復,有效緩解疼痛,且并發癥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