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月,尹麗麗
(1.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天津 300380;2.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科,天津 300380)
腦卒中指各種原因導致腦血管破裂或阻塞而引起的一組腦損傷及功能障礙的疾?。?],其特點為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和高復發率[2]。失語是腦卒中后的常見癥狀之一,主要表現為聽、說、讀、寫不同程度的受損。腦卒中至少1/3的患者有失語癥[3]。中醫康復方法的早期介入有助于腦卒中患者的康復,針刺可以改善患者的聽理解、閱讀、書寫能力[1]。近年來針刺結合語言康復訓練、重復經顱磁刺激、中藥等成為治療中風后失語的常用方法,現將近年來針刺為主治療中風后失語的臨床研究綜述如下。
體針為主。體針療法通過刺激體表經絡腧穴,加快人體內氣血運行,以起到溫經散寒、調和氣血的目的,從而改善中風后遺癥患者體內微循環[4]。林智[5]重視“調神”的作用,認為中風失語的發生與“神”的失調密切相關,故治以益腦調神,針刺百會、神庭、印堂、率谷、心俞、腎俞等穴位治療中風后失語,結果患者的語言溝通能力明顯改善。楊婭等[6]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通過針刺風池、風府、廉泉、涌泉、聚泉等穴,涌泉穴以1寸火針點刺,余穴常規針刺。對照組針刺百會、頂顳前斜線、啞門、廉泉、通里等穴。治療后治療組口語表達和聽理解評分均明顯升高且優于對照組(P<0.05)。張勝男等[7]將中風后運動性失語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針刺髓會穴組合二泉穴,即風府、大椎、天柱、風池、完骨、頸四夾脊、頸五夾脊、廉泉穴、語泉穴(舌系帶旁開約0.2cm處),其中語泉穴針刺入約2mm后,行雀啄手法至舌根部稍感麻、脹感。對照組針刺啞門、廉泉、風池、通里。治療組總有效率96.67%,對照組總有效率86.67%(P<0.05)。
頭針為主?!端貑枴っ}要精微論》謂“頭者,精明之府”,《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謂“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表明頭與各臟腑經絡之間的關系密切。針刺頭部穴位可刺激到相聯系的經絡、臟腑,起到通經活絡、醒腦益智、開竅啟語的功效[8]。馬志輝等[9]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陰虛風動型,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1組和對照2組各30例。治療組針刺百會八陣穴(即以百會為中心,百會至印堂為距離為半徑,作圓周,八等分分圓周而形成的8個穴位),對照1組針刺頂顳前斜線、顳前線,對照2組針刺上廉泉、廉泉左、右各旁開0.8寸。3組均行子午搗臼刺法,治療后治療組ABC評分、NIHSS量表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說明針刺百會八陣穴治療陰虛風動型中風后失語療效顯著。江玉娟等[10]將腦梗死失語癥患者分為2組各40例,對照組針刺百會、內關、極泉、尺澤、三陰交、足三里為主。治療組體針同對照組,此外用Rhoton AL Jr解剖定位方法,定位并針刺左側語言中樞皮質層在頭皮上的投影區,并接電針30min,28天后評估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95.0%,對照組總有效率80.0%。治療組CRRCAE評分及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舌針為主。舌與各臟腑經絡關系密切,舌針有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功能,扶正祛邪,調整陰陽的作用[11],若經絡氣血通暢,舌體得到氣血的濡養,則有助于語言功能的恢復。王琦等[12]通過針刺金津、玉液及舌下絡脈治療腦卒中后輕中度運動性失語,療效顯著。李莉等[13]以管氏舌針治療缺血性中風后失語30例,針刺舌體聚泉、中矩、金津玉液、心穴、肝穴、脾穴、腎穴,每穴針刺5s,對照組針刺風池、廉泉、通里、陰陵泉、太沖。治療后觀察組CFCP評分和失語商、ABC評分、復述功能評分等相關言語功能量表評分明顯改善,且優于對照組(P<0.05)。
語言康復訓練是臨床治療卒中后失語患者的常用治療方法,目前以Schuell刺激療法為主。語言康復訓練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及病灶周圍腦細胞代償功能,激發腦神經的恢復與重建,從而達到恢復語言功能的目的[14,15]。翁萍璇等[16]將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兩組均予語言功能訓練,治療組針刺百會、啞門、廉泉、通里、涌泉。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2.22%,對照組總有效率55.56%(P<0.05),治療組NIHSS評分下降明顯,SAQOL-39g評分增高明顯。柳剛等[17]將68例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均以Schuell刺激治療進行言語訓練,觀察組針刺水溝、內關、三陰交、廉泉、百會、風府、啞門、合谷、太沖,2個月后評價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91.2%,對照組總有效率67.6%(P<0.05)。觀察組語言功能評分明顯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李云超等[18]將卒中后失語癥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5例,兩組均以Schuell刺激治療進行語言康復訓練。治療組選取督脈穴為主,針刺百會、上廉泉、風府透啞門,配以風池、玉液、金津、照海、列缺,3個月后評價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88.9%,對照組總有效率73.3%(P<0.05)。治療組語言溝通能力評分及血液流變學指標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
經顱磁刺激是利用脈沖磁場主要作用于大腦,產生感應電流,促進腦內循環和神經電活動的神經刺激療法,具有無痛、無創、簡單等特點,在相同部位進行規律重復的低頻率或高頻率刺激,稱為重復經顱磁刺激[19]。潘琳釤等[20]和喬玉等[21]以針刺結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在針刺基礎上,前者予左側半球Broca區高頻率重復經顱磁刺激,后者予右側半球Broca區低頻率重復經顱磁刺激。結果針刺結合重復經顱磁刺激不僅可改善患者語言溝通能力,且可調整患者的情緒。但昭君等[22]將48例腦卒中后言語功能障礙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在語言功能區行高頻率重復經顱磁刺激,觀察組以石學敏院士的醒腦開竅手法針刺人中、內關、三陰交、極泉、委中、尺澤等穴。治療后觀察組ABC評分、BDAE評分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
中風失語癥為風、火、痰、瘀阻絡,上擾神明,舌竅閉阻,導致舌強不語,病變涉及心、肝、脾、腎等臟,分為風痰、痰瘀、痰火、腎虛痰阻等證型[23]。鮑鑫鑫等[24]將103例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針刺內關、人中、三陰交、涌泉、上星、印堂、百會、四神聰、舌根等穴位,觀察組在針刺基礎上予益腎化痰湯(肉蓯蓉30g,片姜黃18g,茯苓、山茱萸、麥冬、石菖蒲、蟬蛻、白僵蠶各15g,生地、巴戟天、五味子、遠志、熟大黃各10g,附子、肉桂各5g)。2個月后,對照組總有效率86.27%,觀察組總有效率98.08%。觀察組MoCA量表評分、ABC評分、CFCP評分、GQLI-74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齊燕等[25]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中風痰瘀阻型,予針刺和中藥治療。金津、玉液點刺放血,天突、中脘、豐隆常規針刺。中藥予解語丹加減(白附子、天麻各20g,膽南星、石菖蒲、丹參各15g,蟬蛻、川芎、當歸、木香各10g,僵蠶12g,遠志、紅花各6g,全蝎5g)。結果表明針刺結合解語丹治療風痰瘀阻型腦梗死后運動性失語可改善語言交流能力和神經功能。
費愛華等[26]用針刺結合穴位貼敷治療中風后運動性失語29例,針刺選擇頭針言語1區和舌三針,穴位貼敷用解語膏(穿山甲、生烏頭、紅海蛤、三七粉、冰片、薄荷腦)貼敷涌泉穴和勞宮穴,治療后效果顯著。畢東敏等[27]治療腦卒中后失語40例,在運動想象療法基礎上,針刺“四沖穴”,即關沖、中沖、太沖、兌沖(即神門),其中關沖、中沖點刺放血,結果失語癥狀明顯改善。
針刺結合其他療法治療腦卒中效果優于單一治療,隨著近年現代康復儀器的創新發展,針刺結合現代康復治療儀器也成為臨床治療的發展方向,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①失語癥的類型多樣,但目前研究很少對各種類型提出相對應的治療方案和相關指南,且國內外失語癥相關檢查量表多樣,研究時的療效評價標準不同對干預方案的效果造成影響;②針灸治療中風后失語歷史悠久,但針刺選穴缺乏對中風后失語的進一步的研究;③臨床缺乏大規模隨機對照雙盲臨床試驗,目前研究試驗缺乏科學客觀的分組、干預措施,會造成結果誤差;④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中風后失語的療效值得肯定,但目前還未發現最佳治療各種失語類型的相應頻度、刺激部位和參數等。因此,期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解決以上問題,從而提高針刺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