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明
(河南省林州市中醫院糖尿病腎病科,河南 林州 456650)
糖尿病為臨床常見的內分泌系統疾病,與年齡、環境和遺傳等因素有關,近年來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2型糖尿病,可引發糖尿病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1]。本研究用黃芪烏梅飲聯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120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兩組各60例。對照組男38例,女22例;年齡44~72歲,平均(54.84±5.02)歲;病程3~15年,平均(7.12±1.56)年;合并癥腦血管病10例,高血壓19例,慢性支氣管炎9例。觀察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43~75歲,平均(55.12±5.24)歲;病程4~14年,平均(7.03±1.37)年;合并癥腦血管病8例,高血壓17例,慢性支氣管炎11例。兩組性別、病程、合并癥、年齡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依據《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2]中診斷為2型糖尿病。煩渴多飲、多食、多尿、不明原因體重下降,隨機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或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若葡萄糖負荷后2h血糖無典型糖尿病癥狀需改日復查確認,屬《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氣陰兩虛型。
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分型標準,依從性良好,無藥物禁忌證,病程1年以上,無嚴重并發癥。
排除標準:對研究藥物過敏,肝腎功能異常,嚴重呼吸衰竭,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營養不良,惡性腫瘤,精神功能障礙。
兩組均給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4124]0.25U/kg,日2次,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持續治療1個月。
觀察組加用黃芪烏梅飲治療。藥用烏梅20~50g,黃芪50~200g,生地黃8g,車前子10g,蒼術12g,厚樸9g,白術10g。水煎代茶飲,日1劑,7天為一療程,持續治療1個月。
血糖水平:空腹抽取靜脈血10mL,血糖用生化儀檢測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用生化方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生活質量:依據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進行評定,包含運動狀況、營養狀況、社會關系和承受壓力4項內容,共有55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顯效:FBG及2hPBG下降至正常范圍,或FBG及2hPBG下降超過治療前的40%,HbA1c下降超過治療前30%或下降至正常范圍。有效:FBG及2hPBG下降超過治療前的20%,但未達到顯效標準,HbA1c下降超過治療前10%,但未達到“顯效”標準。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甚至加重,FBG、2hPBG、HbA1c未達到“有效”標準或無下降。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HbA1c、FBG、2hPBG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bA1c、FBG、2hPBG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HbA1c、FBG、2hPBG水平比較 (±s)
時間 組別 例 HbA1c(%)FBG(mmol/L) 2hPBG(mmol/L)治療前 觀察組 60 9.85±2.21 10.66±3.24 13.68±4.95對照組 60 9.74±2.30 10.82±3.08 13.57±4.88 t 0.267 0.277 0.123 P 0.790 0.782 0.903治療后 觀察組 60 7.03±0.75 6.17±0.55 8.02±1.15對照組 60 8.12±2.23 8.62±1.47 10.14±1.05 t 3.589 12.091 10.545 P 0.001 0.00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時間 組別 例 運動狀況 營養狀況 社會關系 承受壓力治療前觀察組 60 12.41±2.63 12.51±3.05 12.15±3.17 11.68±2.77對照組 60 12.39±2.71 12.40±3.11 12.22±3.34 11.74±2.80 t 0.041 0.196 0.118 0.118 P 0.967 0.845 0.907 0.906治療后觀察組 60 25.62±3.39 28.22±3.81 35.05±3.87 34.47±3.25對照組 60 18.44±2.55 19.58±3.00 22.19±3.05 22.08±2.74 t 13.111 13.580 19.070 22.5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糖尿病為中老年常見的慢性疾病,以血糖升高為主要特征,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所致,多與環境或遺傳因素有關,可引發多種并發癥,如心臟、腎、眼等功能障礙,嚴重可危及生命安全。2型糖尿病產生的原因多是體內胰島功能缺陷、胰島素難以發揮作用,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島素,胰島細胞可快速吸收胰島素,滿足對胰島素的需求,穩定控制其血糖,預防低血糖現象,減少并發癥[4]。
糖尿病屬中醫 “消渴”范疇。主要由于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和稟賦不足等,使燥熱偏勝、陰津虧損,陰虛為本,燥熱為標。若治療不及時,可致使疾病遷延不愈,進而累及多個臟腑,引發多種并發癥。黃芪烏梅飲方中黃芪歸脾、肺經,具有利尿消腫、斂瘡生肌、補氣固表和托毒排膿之效;生地黃可降火滋陰,生津潤燥;車前子健脾化痰,利水滲濕;蒼術消痰行郁,健脾化濕;厚樸寬中下氣,燥濕健脾;白術利水燥濕,補脾氣。諸藥合用,共奏健脾養血、益氣養陰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可改善微循環,調節血壓,抑制糖基化終末產物和氧化應激的形成,進而促使胰島素抵抗水平降低,阻止胰島素抵抗的發展和發生。黃芪還可使內生肌酐清除率增加,保護腎臟,其主要成分黃芪多糖可改善肝臟內質網應激,增強糖原合成酶的活性,發揮抗糖尿病作用[5]。烏梅歸脾、胃、肝、肺、大腸經,味酸、性平,其具有澀腸安蛔、斂肺生津之效,可刺激唾液的分泌,對消渴病的咽干、口渴有一定療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烏梅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強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促進胰島素β細胞的功能恢復;還可清除氧自由基,達到延緩衰老的效果;還有保護肝臟的功能。黃芪烏梅合用,可益氣養陰、酸甘化陰,改善糖尿病癥狀[7]。同時,生地黃可擴張血管、抑制凝血、降低血糖;車前子、蒼術、厚樸及白術均有降糖功效,進而利于控制血糖。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HbA1c、FBG、2hPBG水平較對照組低,提示黃芪烏梅飲聯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可提高療效,降低血糖水平。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較對照組高,提示黃芪烏梅飲聯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可提高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黃芪烏梅飲聯合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血糖水平,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