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德
(河南省社旗縣橋頭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中西醫(yī)結合科,河南 社旗 473000)
消化不良是指由于胃動力功能異常所致的一種疾病,且包括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1]。臨床將消化不良分為兩種類型,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前者的發(fā)病率最高,主要是指具有明顯的消化不良癥狀,但無確切的器質性疾病可解釋;后者是指經(jīng)檢查后可明確機體內(nèi)某一器官發(fā)生病理性變化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癥狀,如膽道疾病及糖尿病等[2]。本研究用柴枳理中湯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78例,均為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就診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31~67歲,平均(48.71±4.23)歲;病程2個月~3年,平均(1.19±0.65)年;體質量指數(shù)17~26kg/m2,平均(21.16±1.09)kg/m2。觀察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31~68歲,平均(48.76±4.24)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1.26±0.67)年;體質量指數(shù)17~27kg/m2,平均(21.19±1.10)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中醫(yī)符合《中醫(yī)內(nèi)科學》[3]中脾胃氣虛證。主癥為胃脘痞滿,早飽,食后腹脹加重;次癥為口淡不渴,大便稀薄,失眠多夢,胃納減少,疲憊乏力;舌質淡胖,可見齒痕,苔白膩或薄白,脈細弱。西醫(yī)符合《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4]中關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標準。表現(xiàn)為上腹痛、上腹燒灼感、餐后飽脹不適、早飽感噯氣,癥狀出現(xiàn)1項或1項以上,且持續(xù)6個月以上,近3個月持續(xù)存在或反復發(fā)作。
納入標準:有上腹疼痛、上腹灼燒感等臨床表現(xiàn),參與研究前未用過相關藥物治療,肝腎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合并惡性腫瘤,心肝腎等臟器器官功能嚴重障礙,精神障礙,對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內(nèi)分泌代謝疾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及腸易激綜合征等疾病,非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兩組餐前口服枸櫞酸莫沙必利片(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317)5mg,日3次,連續(xù)治療1個月。
觀察組加用柴枳理中湯治療。藥用柴胡10g,厚樸10g,黨參10g,枳殼10g,干姜5g,半夏10g,白術15g,炙甘草9g。水煎煮至500mL,日1劑,餐后溫服,分早晚2次服用,1次250mL,連續(xù)治療1個月。
中醫(yī)證候積分:依據(jù)《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判定標準對所有癥狀分為無、輕、中、重4級,主癥分別計為0、2、4、6分,次癥分別計為0、1、2、3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GAS、MTL水平: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3~5mL,離心后取上清液待檢。用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對MTL水平進行檢測,用北京福瑞潤澤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的試劑盒對GAS水平進行檢測。
不良反應: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主要包括頭暈、腹瀉、惡心、嗜睡。
用SPSS18.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痊愈:癥狀及體征消失,消化功能完全恢復,對排便與日常飲食無影響。顯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消化功能有所改善,排便與日常飲食偶見輕微異常。有效:癥狀及體征好轉,排便與日常飲食偶見異常。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排便與日常飲食明顯異常。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 t P對照組 39 27.54±2.36 9.91±1.27 41.040 0.000觀察組 39 27.58±2.37 3.79±0.81 59.318 0.000 t 0.075 25.373 P 0.091 0.000
兩組治療前后GAS、MTL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GAS、MTL水平比較 (ng/L,±s)

表3 兩組GAS、MTL水平比較 (ng/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GAS MTL治療前 對照組 39 49.15±1.39 211.97±1.85觀察組 39 49.18±1.40 211.98±1.80 t 0.095 0.024 P 0.925 0.981治療后 對照組 39 46.14±1.06* 309.68±1.82*觀察組 39 43.09±1.07* 422.57±1.54*t 12.646 295.706 P 0.000 0.000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由于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如胃腸動力障礙、感染、遺傳因素等,除此之外,用餐時間紊亂、外出就餐、甜食及攝入大量的高脂食品均會誘發(fā)[7]。發(fā)病后會出現(xiàn)餐后飽脹、早飽感、中上腹疼痛及中上腹灼燒感等,隨著病情發(fā)展,還可伴失眠、抑郁等精神癥狀,以及胃食管反流病等其他功能性胃腸病。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GAS水平低于對照組,MTL水平較對照組高,且兩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莫沙必利是選擇性5-羥色胺受體激動藥,可對乙酰膽堿的合成分泌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并且可對食物反流起到阻礙作用,最終改善胃腸道運動功能障礙癥狀。同時,莫沙必利與大腦神經(jīng)細胞突觸膜上的多巴胺D2受體無親和力,不會影響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合成分泌,故不會引起錐體外系綜合征及心血管不良反應。MLT是消化道激素,主要存在于十二指腸及近端空腸的黏膜內(nèi),由嗜鉻細胞合成分泌,可對胃蛋白酶分泌和生長抑素釋放起到刺激作用,從而促進胃腸運動及影響胃腸道對水電解質的運輸。GAS也是一種消化道激素,主要由胃竇部及十二指腸近端黏膜中G細胞合成分泌,可在胃酸分泌和營養(yǎng)胃腸道黏膜等多種生理過程發(fā)揮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yī)“胃痛”、“痞滿”等范疇。本虛標實之證,脾胃虛弱為本,氣滯血瘀、食積痰濕為標。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主腐熟、受納食物,脾主運化、主統(tǒng)血,脾胃氣虛則食物受納、腐熟不利,運化失常,致使后天之氣匱乏,生化無源,進一步加重氣虛。柴枳理中湯方中柴胡疏肝調(diào)暢脾胃氣機,厚樸、半夏辛開苦降燥濕行氣除痞滿,黨參、白術健脾益氣扶脾胃之本,干姜溫中散寒以止痛,枳殼行氣散結以消積,炙甘草補脾胃之氣而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疏肝理氣、消痞止痛功效,對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8]。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柴胡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腫瘤及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等作用,枳殼可調(diào)節(jié)胃腸功能、促進胃動力。
綜上所述,柴枳理中湯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調(diào)節(jié)GAS、MTL水平,改善預后,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