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婷,胡 赟
(1.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江蘇 南京 210019;2.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江蘇 南京 211110)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是一種常見的腕關節疼痛性疾病[1]。主要癥狀包括腕關節部,主要是橈側部的腫脹,同時伴有明顯疼痛,有的還有腕關節或拇指關節活動時發出彈響聲,且有壓痛。其發病與年齡、性別、職業有密切關系[2]。一般年輕者較年紀大者少見,女性多于男性,腕關節過度使用或勞損者較其他人群多見[3]。產褥期產婦因受激素水平、分娩以及產后哺乳、保育等多重因素影響[4],發病率較普通婦女群體明顯增加。且產后肢體、關節疼痛常常導致產后抑郁的發生[5]。本研究用針刺結合蜂蠟治療產褥期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南京明基醫院產后護理之家的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診斷標準:按《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6]。①有明確的產后腕關節不當使用及勞損過度,無相對保護措施、受涼等病史;②腕關節橈側疼痛,尤其是以橈骨莖突部疼痛為主,按壓疼痛加重,關節局部或見腫脹,部分可見橈骨莖突突出,腕部勞累后或冷水刺激后疼痛加劇,腕關節有活動受限的表現,尤其是提拿、抓握、負重支撐、旋轉時明顯受限;③握拳尺偏試驗(Finkelstein征)陽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49歲,單胎初產婦;③產褥期產婦,即滿足產后7天至產后28天時間范圍;④愿意接受研究治療,并接受隨訪;⑤就診前未接受其他治療措施,如藥物、物理治療等。
排除標準:①非在產褥期間發病,如在妊娠期發病或有既往病史;②依從性差,難以配合,如產后抑郁,精神??;③合并其他自體免疫性疾病,骨關節病史,腫瘤、結核等疾?。虎芷つw病及蜂蠟過敏。
兩組均給予針刺治療?;颊呷⊙雠P或坐位,取患側腕關節部,主要是在橈骨莖突部位及患側拇長展肌、拇短伸肌解剖部位,尋找明顯壓痛點(或阿是穴)1~2個為主穴,配穴取患側手陽明大腸經手三里穴[7]和曲池穴。在主穴上平刺0.2~0.4寸,配穴直刺1~1.2寸,手法以平補平瀉法。用電子針灸儀,連續波。每次20min,2天1次,2周為一療程。
治療組:加用蜂蠟治療?;颊卟扇∨c針刺相同體位,在針刺拔針后于腕關節以及前臂處敷熱蜂蠟。蜂蠟由陽光蜂慧(北京)蜜蜂醫療科學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其主要成分有蜂蠟、蜂膠等,產品專利號201630513642.1。首先加熱蜂蠟于65°C,使蜂蠟完全融化,將其倒出鋪有塑料紙的平盤上,待其溫度下降至40°C左右,外觀呈半凝固狀,再將塑料紙提起并將整片半凝固狀之蜂蠟完全平貼于腕關節及前臂,重點覆蓋到橈骨莖突、前臂伸肌走行區域。貼敷好后,外用電熱毯包裹,設定保溫40°C,持續20min后將電熱毯及蜂蠟取起,即完成1次蜂蠟治療。2天1次,2周為一療程。蜂蠟外敷時需要注意因不同人對溫度耐受程度不一樣,操作中將融化后的蜂蠟外貼于治療部位時要在局部上下左右反復試溫,并詢問患者感受,若有過燙、過熱,需提起或更換部位,直到患者表示溫度可接受后再固定部位,加蓋電熱毯保溫。
視覺模擬量表VAS評估疼痛程度。使用長 10c m 的游動標尺或自制帶有刻度和數字的簡易標尺?!?”刻度代表無疼痛,“10”刻度代表最痛。讓患者根據自己疼痛感受程度,移動標尺或劃定刻度。
Cooney評分量表。主要包括腕關節疼痛情況、功能使用、握力程度、活動范圍、屈曲/伸展活動度5個方面,單項滿分25分,5項總和后,90~100分為優,80~89分為良,65~79分為合格,小于65分為差。
用SPSS23.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8]。治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復。好轉:癥狀基本消失,功能有改善。無效:癥狀無明顯改變。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6.25±0.91 2.77±0.72*治療組 30 6.14±1.01 1.62±0.36*△
兩組治療前后Cooney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ooney評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ooney評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30 64.25±3.42 91.74±2.52*治療組 30 62.14±4.51 110.32±1.59*△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療效結果比較 例(%)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多用藥物、局部施打封閉或手術方法治療。藥物治療多用消炎鎮痛藥物,產后特殊時期患者有哺乳需求,一般不愿意使用藥物。封閉治療要使用激素類、麻醉類藥物,可進入乳汁代謝,影響哺乳。此外受藥物半衰期影響,需反復多次封閉治療,從而造成長時間無法哺乳,并有降低抵抗力、增加骨質疏松風險,對肌腱局部造成影響,故在產褥期無法實施。手術治療需局部麻醉,治療后刀口需保持清潔,定期換藥,保持制動,故在治療上不能配合[9]。
產后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屬中醫“痹證”范疇。主要因手腕手指過度勞作,加上產后骨縫開裂,氣血損傷,不能濡養經筋,筋失所養,加上風寒濕入侵骨節所致。中醫通常以祛風除濕,溫散寒痹,行氣活血,濡養筋脈為治法[10]。而產后產婦屬特殊人群,操作時既需關注局部經絡痹阻的癥狀,又要兼顧產后產婦體虛、筋脈失養的情況。以操作簡潔、治療溫和,同時不影響哺乳的辦法為首選。
針刺結合蜂蠟均無服用藥物,對乳汁不產生影響,從而保證產后持續哺乳的需求。針刺主要取以痛為腧(阿是穴),在橈骨莖突局部范圍尋找阿是穴為近端穴,同時又因風寒濕痹必取于陽明經穴,故在手陽明大腸經上遠離橈骨莖突處取穴為遠端取穴。穴少而精,效專力宏,遠近相配,共奏祛寒除濕、通絡止痛之功[11]。
蜂蠟為蜂類上顎的分泌物質,歷代本草典籍中多有詳細記載,《神農本草經》將其歸為醫藥上品,認為其“味甘,微溫,續絕傷金瘡”?!侗静萃ㄐ费裕骸百N瘡生肌止痛”。因其能益氣、退熱、止痛、生肌、斂瘡,廣泛應用于體虛、發熱、痹痛、瘡毒等病癥的治療。《素問·舉痛論》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于脈外則血少,客于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故用蜂蠟持續加熱,以熱行血,氣通則痛除[12]。蜂蠟中的脂類、脂肪酸類物質有天然抗菌、抗炎的作用[13]?,F代醫學認為,熱效應有擴張血管,加速血流,增加代謝的作用,因此蜂蠟持續加熱可以增加組織代謝,而代謝產物經由血液運送加速排出,不在局部堆積,局部組織營養供應能得以改善,故有祛瘀生新止痛的效果?,F代對蜂蠟的藥理研究也有相關報道,如研究發現,能達到消炎止痛作用是含在蜂蠟中的D-002物質,通過體內機轉進而在細胞內降低小鼠的LTB水平,改善局部血循環,解除病灶[14]。
蜂蠟外敷治療痛苦小,舒適度大,可完全包裹疼痛部位[15],對有哺乳需求的患者安全性高。針刺并結合蜂蠟治療對產后產褥期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有較好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