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尚 凱,郭旺旺
(河南省太康濟民骨科醫院疼痛康復科/綜合外科/下肢科,河南 太康 461443)
腰椎間盤突出癥表現為腰麻、腰疼、下肢放射性痛等[1]。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有手術、非手術兩種方法,非手術治療又包括藥物、理療、針灸、推拿等[2]。本研究用針灸聯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60例,均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診治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45~77歲,平均(60.24±10.19)歲;病程30天~1年,平均(4.37±1.06)個月。觀察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41~80歲,平均(60.11±10.23)歲;病程25d~1年,平均(4.52±1.12)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給予針灸治療。取環跳穴、昆侖穴、腰夾脊穴、陽陵泉穴、懸鐘穴、委中穴、后溪穴,椎間盤突出嚴重加足三里穴,寒濕嚴重加陽關穴、氣海穴?;颊呷「┡P位,穴位常規消毒,用提插手法入針,得氣后再進行兩次反復提插,最后留針0.5h[3]。每天1次,治療30天。
觀察組加用推拿治療。患者取舒適俯臥位,深呼吸,放松身心,以滾法放松腰背、下肢,再用適當力道分別點按環跳穴、腰俞穴、承山穴、陽陵泉穴、腎俞穴、秩邊穴、委中穴、白環俞穴、太溪穴。點按完成后再改側臥位行腰椎左右斜扳,再改俯臥位,沿著肩部到腰部進行局部拍打[4]。1天1次,1次0.5h,治療30天。
癥狀評分(JOA評分,分值越高表示恢復越好),生活質量評分(SF-36評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顯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無疼痛復發,不影響正常生活。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對正常生活有輕微影響,偶有疼痛,不能進行重體力勞動。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加重。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癥狀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0 12.06±3.41 23.67±3.16 35.29±8.66 70.42±10.73對照組 30 12.15±3.32 18.95±3.48 36.04±8.71 51.65±10.19 t 0.286 9.607 0.419 11.527 P 0.964 0.000 0.843 0.00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中醫“痹證”“腰腿痛”等范疇。為風寒濕邪侵襲或慢性勞損所致。氣滯血瘀,經脈阻塞,不通則痛[5-6]。
推拿手法施行按捏、摩擦、揉搓、拍打等能夠刺激經脈,從而起到保健和治療目的[7]。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消除椎間盤及其周圍關節水腫,促進椎間盤生理曲度恢復[8]。
針灸有調氣血、通經脈、調節陰陽平衡、調和臟腑功能等作用。
針灸聯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和細胞新陳代謝,消除水腫、炎癥,減輕疼痛,修復突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