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梅
摘 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企業改革更加深入。時代的發展和外部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為現代企業管理和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也對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和機遇。結合目前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和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和財務管理中內部審計的作用,最終提出提升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財務管理;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9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0-0075-02
內部審計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客觀評價,能夠及時發現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隨著企業管理模式的改進和完善,審計部門的工作方式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這為現代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機遇,也提出了要求,從傳統書面大數據記錄和查找模式轉變為目前的電子數據信息模式,從傳統的查賬糾錯轉變為更加注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管理,對于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與財務管理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中小企業內部審計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中小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發展現狀。內部審計是中小企業在財務風險控制及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內部審計還存在很多不適應,主要表現在:內部審計的地位邊緣化,組織結構不合理,被動開展審計工作。企業信息不對稱,導致財務管理風險在逐步提升,目前中小企業在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導致財務總體信息存在不同。審計范圍面窄,只是開展傳統性的審計項目,審計范圍比較局限。審計手段落后,現階段企業財務管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快速地創新了工作模式和方式,利用大數據技術對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整理已經成為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模式之一。原始的審計手段無法適應現代內部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現代內部審計專業知識不僅只限于財務專業知識,內部審計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這就要求審計人員應具備更全面的專業知識。
2.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企業想要發展,必須在企業財務和業務內容上進行規范,在此時期應將財務的工作隨著業務方面走,結合產品的流程、定價等內容確定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另外,隨著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需要及時地融合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工作內容,利用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數據,管理會計做出科學的分析和整理,為企業業務辦理提供真實數據基礎,同時為企業發展提供科學性建議,這樣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目前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和財務管理中內部審計工作的主要作用
1.識別企業財務風險,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有效開展企業內部控制審計,通過掌握企業重要資料和財務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比對,綜合運用風險規避、風險降低、風險分擔和風險承受等風險應對策略,實現對風險的有效控制,并根據風險制定出風險預警方案。實現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的統一,最后達到提高企業風險管理水平,促進企業長遠穩定發展的目的。
2.強化內部制衡機制,有效規避企業風險。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強調相互牽制和權力制衡,應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約、相互監督,有效防止權力濫用造成資產損失,促進了財務管理要求設置不相容職務人員分離。例如財政部發布的《會計人員工作規則》,要求各單位“出納人員不得兼管收入、費用、債權、債務賬簿的登記工作及稽核工作和會計檔案保管工作”。
3.規范業務管理流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對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而言,是全面掌握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最全面的管理部門,對企業經濟活動和流程操作比較熟悉和了解。所以在內部審計的過程中,一是要重點關注業務流程操作是否存在“漏洞”,正確區分流程設計缺陷還是操作運行缺陷。二是要根據業務的發展以及環境的變化,不斷地對業務流程進行調整,使業務流程更加科學,更加便于操作,進而設計一套符合企業客觀實際情況操作性比較強的業務流程。嚴格按照業務流程處理各項財務事項,不僅使財務管理更加規范,同時也能規避財務風險。
4.優化企業財務風險的工作方式。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內部審計的方式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傳統的內部審計工作主要是利用手工賬目進行,不可否認的是傳統審計工作有很多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但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跟進,財務數據已經從傳統的紙質形式轉移到計算機數據庫這個,利用先進的電子數據表格來完成財務內部審計工作。因此,需要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結合傳統審計工作的經驗,對現代企業內部審計工作方式做出轉型。并且,內部的審計部門和人員需要結合互聯網技術對數據的采集、分析和整理方式進行優化和升級,借助新型的審計數據端口,提升信息采集和分析的效率。同時,隨著信息系統的升級,需要不斷優化數據的處理方式,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與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與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5.有效促進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變革。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使審計數據的儲存與分析工作變得更加方便與快捷。但是互聯網存在一定的風險習慣,如果有一些外部的風險侵入到內部信息系統中,可能會為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打擊。所以,需要對審計數據的安全監管加以重視,促進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變革。另外,需要對審計部門的數據系統加強升級和防護,增加實時數據監控系統,進而利用監控系統對一些外部存在的風險進行監控,同時也可以快速監控數據運行的具體狀況。此外,審計數據需要做好備份工作,結合實際情況準備工作應急預案,一旦系統面臨崩潰,可以利用應急預案保護數據的安全。
三、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的相關措施
1.制定合理的內部審計計劃和流程。在大數據技術的背景下,對于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漏洞而言,需要利用相關的企業內審計劃來約束和實施,提升企業內部財務風險中內審計劃的應用效率,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升整體的工作規范和工作效率。一般企業完整的審計計劃都包含三部分,分別為年度審計計劃、項目審計計劃以及項目審計實施方案。因此,審計部門應在此基礎上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評價,以及對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同時需要重視計劃的結構化和系統化處理,在審計工作執行過程中對企業內部建設以及外部環境因素做出多方位的考慮和分析,在計劃的引導下得出綜合、系統的風險評估結果,進而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
2.提升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水平。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水平與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和財務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企業的相關領導應不斷加強對審計隊伍的建設和發展,積極引進高職業意識和素養專業人才,并能夠結合現代大數據背景了解一些計算機知識。另外,需要其具備企業運營體系和財務風險的意識和能力,進而提升整體隊伍的業務水平與業務素質。此外,需要建立企業內部審計人員的從業資格考試和考核制度,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后續工作教育,及時更新審計人員的觀念、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以及工作方法,使內部審計人員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業務能力,熟悉財務會計工作內容、熟悉審計業務內容、具備管理經營能力、工程專業技術和經濟法律等方面的能力和知識,以提升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
3.轉換經營理念,有效定位企業內部審計的相關職能。對于現代企業的發展而言,隨著市場競爭的日漸激烈,各個企業都開始建立屬于自己的現代企業制度,并且隨著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企業內部審計應打破傳統制約審計作用的束縛,將內部審計的職能范圍擴展到企業改善經營管理和提升其盈利水平等方面,結合相關企業組織內部的控制和評價,將企業發展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科學的揭示,并且在保證內部審計職能有效發揮的基礎上,保障企業能夠高效地運轉和順利的發展,進而通過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和效果,順利實現企業發展的目標和戰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綜上所述,內部審計工作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和財務管理方面有著極其明顯的優勢和作用,需要企業將其工作系統作為一種獨立性部門建立,進而通過科學的流程和合理的管理促進企業未來的財務管理制度創新和改革,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 ?劉秀文.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國商論,2020,(7):115-116.
[2] ?張瑜.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財會學習,2019,(20):185.
[3] ?周成云.探析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9,(3):270-271.
[4] ?山亞男.淺析內部審計在財務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19,(5):140.
[5] ?張妍妍,張強,李妍,洪志明,劉昊.內部審計在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中的作用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8,(2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