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華 朱瑩瑩 韓浩章

摘要 為了提高黃金香柳嫩枝扦插生根率和扦插生根效果,篩選適宜的生根劑處理濃度。分別用400、600、800、1 000 mg/L NAA處理插穗8 s,以CK清水為對照,研究不同濃度NAA處理對黃金香柳嫩枝扦插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NAA濃度的增加,生根率、根長、株高及新枝數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根數和根徑隨NAA濃度增加不斷上升,綜合隸屬函數評價結果,800 mg/L濃度下扦插效果最好。
關鍵詞 黃金香柳;嫩枝扦插;生長素處理;NAA濃度
中圖分類號 S723.1+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1-0127-02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ooting rate and the effect of cutting rooting, the suitable concentration of rooting agent was selected. The cuttings were treated with 400, 600, 800 and 1 000 mg/L NAA respectively for 8 s, and CK (clear water)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AA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cuttage of Melaleuca bracteata. ?With the increase of NAA concentration, the rooting rate, root length, plant height and number of new branche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roots and root diameter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NAA concentration. The cutting effect was the best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800 mg/L.
Key words Melaleuca bracteata;Softwood cutting;Auxin treatment;NAA concentration
基金項目 宿遷市科技計劃資助項目(Z2018219);宿遷學院新農村發展研究院平臺項目(2018PT01)。
作者簡介 李素華(1981—),女,河南周口人,講師,碩士,從事園林植物繁育栽培與景觀生態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3-22;修回日期 2020-05-13
黃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又名千層金,系桃金娘科白千層屬的常綠喬木,樹形優美、葉片金黃、耐修剪、易造型,被廣泛用于庭院景觀、公園綠地、道路美化和林相改造等[1]。除極富觀賞價值外,黃金香柳也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其葉片含有芳香油,是珍貴的化妝品香料和優良的天然抗菌劑,可用于化妝品和醫藥生產行業等[2]。我國于20世紀末從新西蘭引種,目前仍處于引種栽培階段,國內關于黃金香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種苗繁育、生理特性[3-4]及園林應用[5-6]等方面,其中種苗繁育是其他研究工作的基礎,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相繼報道[7-10],目前主要采用嫩枝扦插和組織培養兩大技術,組織培養相對扦插繁殖技術難度較大且需要建立專業的組培室或組培工廠,目前還沒得到較好推廣,嫩枝扦插繁殖技術被認為是現階段黃金香柳育苗的最佳選擇,在生產中應用較多[11]。生產中為提高扦插成活率和生根質量,人們普遍采用低濃度(50~200 mg/L)生長素浸泡插穗的方法,插穗浸泡時間一般為數小時到一天,該方法比較費工費時,但促根效果穩定,高濃度速蘸法操作方便,處理時間5~10 s,可以做到隨采隨插,適合大規模生產。目前關于高濃度速蘸法處理黃金香柳插穗的技術鮮有報道。該試驗采用高濃度速蘸法處理黃金香柳插穗,通過多重比較分析和隸屬函數綜合評價研究不同濃度NAA對黃金香柳嫩枝扦插效果的影響,旨在篩選適宜的生根劑處理濃度、縮短扦插操作時間,以期為黃金香柳種苗規模化生產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剪取3 年生黃金香柳樹冠中上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半木質化枝條作為插條,莖粗1.5~3.0 mm,之后對插穗進行修剪,修剪時去除頂芽和中下部小枝、剪成長度約為8 cm的穗段,每20根1捆,備用。
1.2 方法
試驗于2019年10月上旬在宿遷學院校內試驗基地玻璃溫室內進行,扦插床內布置有自動噴灌系統,扦插基質配比為30%粗沙+40%草炭+30%蛭石,鋪設厚度約40 cm,扦插前7 d用1 000倍液的多菌靈對扦插床進行殺菌處理。扦插時先用1.5‰的高錳酸鉀對插穗基部(2 cm)消毒30 min。之后又分別在濃度為400、600、800、1 000 mg/L的NAA溶液里速蘸8 s,清水為對照(CK),共5個處理,每處理20根穗條,重復3次。隨即插入扦插床,扦插深度不少于插穗總長的1/2,株行距為5 cm×5 cm,插后將插穗周圍的基質用手壓實,澆水并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濕,扦插后7 d內每天澆1次透水。之后每隔2~3 d澆水1次,50 d后對各處理的生根率、根數、根長、根徑、株高、新枝數等指標進行統計。
1.3 數據處理與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對各指標統計結果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LSD法),再用Excel計算出平均隸屬函數值對各處理的生根質量和插穗長勢進行綜合評價。
隸屬函數值U(xj)=(xj-xmin)/(xmax-xmin),j= 1,2,…,n
式中,xj表示第j個因子的得分值,xmin表示第j個因子得分的最小值,xmax表示第j個因子得分的最大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NAA濃度對黃金香柳插穗生根及扦插苗生長的影響
從表1生根率多重比較結果來看,使用NAA處理的1~4組的生根率顯著高于CK組,其中處理3生根率最高為78.33%,明顯高于CK組、處理1、處理4,與處理2無顯著差異;5組處理間在根的分化數量上無顯著差異;從根長來看,處理1和CK較短,其次為處理4,處理2和處理3較長,它們之間差異顯著;NAA濃度對根徑也有顯著影響,隨著濃度的增加,根徑變大,處理3、處理4根徑顯著大于另外3組;從株高統計結果來看,隨著NAA濃度的提高,株高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處理3插穗最高;5個處理組在新枝分化數量上也有明顯差異,處理3、處理4枝數較多,其次為處理2,處理1和CK枝數最少,兩者無顯著性差異。總體來看,處理2和處理3的生根率較高,但從根系分化質量和扦插成活后插穗長勢來看,處理3和處理4較好,各指標間無一致變化規律,有必要對各處理的扦插效果進一步分析評價。
2.2 綜合評價結果
為了評價各處理濃度的扦插效果,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通過隸屬函數值的比較,對各處理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見表2。
表2結果顯示5個處理中CK組除根長外其他指標的隸屬函數值均最小,其次為處理1所有被測指標的隸屬函數值與另外3個處理組差別較大;處理2、處理3、處理4之間相比,處理3除了根長和根徑外,其他指標的隸屬函數值均為最大,處理2在生根率和根長方面隸屬函數值較大,處理4在根數和根徑方面隸屬函數值較大,結合平均隸屬函數值的計算結果(表2),處理3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其次為處理4和處理2,處理1和CK扦插生根率及生根質量較差。根據綜合評價結果,黃金香柳嫩枝扦插時用800 mg/L的NAA處理插穗基部,扦插效果最佳。
3 結論與討論
扦插是農林生產中最常用的無性繁殖方法之一,目前在實際應用中主要有三大技術即生長素處理插穗、電溫床硬枝扦插、全光照噴霧嫩枝扦插技術,其中生長素處理插穗相對簡單易行,且對環境設施條件的要求較低,因此在生產中應用最多[12]。在用生長素促進扦插生根的技術中適宜的生根劑種類和濃度是扦插成功的關鍵因子[13],曲芬霞等[14]在黃金香柳嫩枝扦插中對ABT、IBA、NAA的作用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 NAA 處理效果優于 ABT和IBA,在生根劑濃度研究方面,不同植物對生根劑的敏感度不同,認為較高濃度ABT 對美國紫葉紫薇插穗根系伸長生長、生根數量的提高有促進作用,但激素濃度并不是越高越好,若使用不當,反而會抑制生長。吳君等[15]在黃金香柳扦插繁育試驗中發現植物生長調節劑濃度對生根率和主根長產生顯著影響,以 100~200 mg/L為最優,500 mg/L處理時生根率下降及主根長生長抑制,此外生根劑濃度對根數無顯著影響。在用400~1 000 mg/L的NAA處理黃金香柳插穗時發現,適宜濃度的NAA能顯著提高生根率、根長、株高及新枝數,但對根系分化數量影響不顯著,400~800 mg/L濃度下,NAA濃度越高,對生根率、根徑、株高及新枝數的作用效果越顯著,當濃度達1 000 mg/L時對生根率、根長和株高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與吳君等[15]的研究結論一致。
用高濃度生長素速蘸法對黃金香柳插穗基部處理能顯著提高其生根質量和促進扦插苗生長,作用效果與生長素濃度密切相關。該試驗結果顯示:用400~1 000 mg/L的NAA處理黃金香柳插穗8 s,隨著NAA濃度的增加,生根率、根長、株高及新枝數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根數和根徑隨NAA濃度增加不斷上升,綜合隸屬函數評價結果為800 mg/L濃度下扦插效果最好。
參考文獻
[1]黃禮祥.千層金栽培及其利用研究進展[J].廣東林業科技,2014,30(3):80-84.
[2]余雪芳,曹莉莉,李永裕,等.千層金葉片化學成分初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6):203-205,226.
[3]林志偉.黃金香柳的特征特性及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6(9):28-29.
[4]艾星梅,楊越,徐永艷,等.千層金幼苗部分生理指標對水分脅迫的響應[J].北方園藝,2014(2):75-78.
[5]謝欣辰,甘德欣.黃金香柳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應用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9):100-101.
[6]梁緒富.千層金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四川林業科技,2014,35(2):92-94.
[7]沈瓊桃,王邦富,黃云鵬,等.芳香彩葉樹種千層金扦插技術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1,52(5):28-29.
[8]王瑩,徐華金,曾華龍.彩葉木本植物千層金扦插繁殖試驗[J].四川林業科技,2007,28(3):74-77.
[9]吳維堅,林加根,鞠玉棟,等.千層金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18):247-250.
[10]蘭偉,楊京霞,王玲,等.黃金香柳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0(1):36-39.
[11]李爽.千層金扦插技術的研究[J].現代園藝,2013(2):13.
[12]祝巖.林木扦插繁殖技術研究進展及其應用概述[J].福建林業科技,2007,34(4):270-274.
[13]王瑩,李玉娟,李敏,等.不同生根劑對美國紫葉紫薇扦插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7,58(4):705-708.
[14]曲芬霞,劉玉清,吳桂容,等.千層金嫩枝扦插繁殖技術[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09,28(5):1006-1009.
[15]吳君,殷芳芳,周正藝,等.彩葉樹種千層金扦插繁育試驗[J].福建林業科技,2015,42(4):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