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麗 高爽 張會彥



摘要 應用研究性學習理念,采用“三步法”教學,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創新提高3個層次逐級遞進,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新方法,同時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考查為重點的課程考核體系,旨在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度低、注意力不集中、知識斷層、創新能力培養不足等問題。
關鍵詞 功能食品;研究性學習;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 S-0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1-0280-03
Abstract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and adopting “threestep” teaching, new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were explored from three levels of basic knowledge, basic skills,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The assessment ways of this course was also reformed. The new course assessment system focused on ability examination with “students as the center”. This teaching mode solved some problems in traditional class such as low participation, inattention, low relevancy and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etc.
Key words Functional food;Researchbased learning;Teaching reform;Innovation ability
基金項目 河北農業大學研究性教學改革項目(2017Y24);河北農業大學中青年骨干教師境外研修項目。
作者簡介 宋春麗(1975—),女,河北滄縣人,副教授,博士,從事果蔬貯藏與加工研究。
收稿日期 2019-12-20
功能食品是研究具有調節人體生理機能的功效成分與人體健康關系的一門學科,它融合了營養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學、醫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1-2]。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在大健康背景下,功能食品發展更加迅速,社會對相關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功能食品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傳統課堂教學以灌輸式為主,重理論、輕實踐,注重知識傳授,輕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3]。新時期尤其是新工科背景下,社會需要寬口徑、基礎知識扎實,實踐能力強的創新型工程人才。因此,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相關專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進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提升綜合素質、鍛煉創造能力,培養創新精神[4-5]。研究性教學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和互動[6-7],重視學習過程(學生對知識積極的建構過程)和學習實踐,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8-9],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10-12],重點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提煉問題、科學探索和創新的能力[13-15]。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多數學生已經習慣了傳統授受式教學模式,從思想上很難接受研究性學習理念,平時缺乏科學研究訓練,對科學研究存在畏難心理,加上課業負擔重、懶惰心理等,導致研究性教學開展面臨重重障礙[16]。為克服這些問題,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將研究思想滲透到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和探究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7];采用課前先修、課堂講授、課后提高“三步法”教學,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創新提高3個層次逐級遞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為新形勢下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
1 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課堂教學改革策略
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發現,學生第一堂課對新課程、新教師有新鮮感,課堂注意力比較集中,而隨著課程的進行,難度加深,學生上課注意力很難集中,容易開小差、睡覺、玩手機。由于學生很少自覺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一些學生出現知識斷層,更加重了上述現象的發生。此外,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與課程性質和課程難度也有關系。一些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內容枯燥,如果教學方法單一,很難調動學生聽課的積極性。因此,要改變課堂教學方式,采取多種形式教學,多方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保持新鮮感。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課堂教學改革策略見表1。
1.1 采用翻轉課堂、課堂討論等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選取特定內容,提前布置,實施翻轉課堂和課堂討論。一般對基本知識部分采用翻轉課堂教學,例如膳食纖維的定義、分類、特性和生理功能等。這部分內容比較枯燥,又是需要學生牢固掌握的內容。學生需要提前熟悉準備,再通過課上講解來加深理解。對同學們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課堂討論,例如肥胖癥和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表現等。學生結合生活經驗,介紹肥胖癥和糖尿病患者的特征:如愛吃肉、不愛運動等。教師繼續以問題引導:“膳食纖維為什么不會使血糖升高?”因為膳食纖維吸水性很強,且低能量或無能量,食用后使人有飽腹感,這樣將膳食纖維的功能與肥胖和糖尿病預防聯系起來,使學生深刻理解膳食纖維的特性和生理功能。學生在翻轉課堂、課堂討論中會暴露出一些問題,這些正是學生對某些知識點理解不深、掌握不牢固的表現,教師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有針對性地解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