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環(huán)
【摘要】地理學科知識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但由于多種原因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新課標、新理念、新形勢、新要求,地理教師應緊跟時代步伐,通過新途徑新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機;營造民主和諧充滿活力的地理課堂氛圍;改革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運用多樣化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學習興趣;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教師? ?地理課堂? ?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48-01
在看似清苦而枯燥的地理教學生涯中,我每天都深深感受著我所教的這些可愛的同學們對我的尊重及朋友般的友愛,讓我感受著為人師的快樂。如果哪位同行臨時有事和我串課,同學們都會在課后三五成群地找到我問:“老師,什么時候給我們上地理課呀?我們都非常想上你的地理課。”是什么力量吸引著學生這么愿意上我的地理課呢?現(xiàn)在我就把我在教學實戰(zhàn)中體會到的,發(fā)現(xiàn)到的,領悟到的點點滴滴寫出來,讓同行們討論,以促進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進步。
點滴一:
對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我一改以前的課堂以老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把我的角色由單純的知識傳播者轉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課堂上我是導演,學生們是演員,我把表演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在我的引導下盡情地汲取知識。在課堂上,我用一少部分時間精講、點拔、學生用大部分時間接受、練習、鞏固,充分展示他們的聰明才智,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在教學上變被動為主動。這樣,不僅沒有降低我在課堂上的作用,反而使45分鐘的課堂效果更好。我為什么會要這樣上課呢?因為我知道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是離不開教師的培養(yǎng)和塑造的,教師在教學中仍然起著主導作用,只是發(fā)揮作用的方式由原來的單一的、直接的,變成復合的、間接的。這樣一來,每節(jié)課就由原來的老師講授、學生學習變成了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導體的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
點滴二:
對學習成績差的一些學生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課下跟他們交朋友,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性,關心、愛護他們,不把他們的自尊、自信偷走,讓他們在肯定中成長。上課的時候,這些學生就愛聽我的課。在此基礎上,我耐心地給他們講,并且邊講邊提問,發(fā)現(xiàn)學生答對了,我就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其他學生一看,也都認真聽課,積極主動地思考,踴躍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我想這可能是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在起作用吧,所以在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每節(jié)課我都適度地把握著這一方法。我覺得客觀的、恰到好處的表揚鼓勵,對平行班的學生來說是很可貴的,它能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內在的,長久不竭的學習動力。這樣,我與所教學生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看著同學們在自我認識和肯定中學習、成長,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園丁。
總之,在我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一直遵循著這樣一個教學原則:課堂應當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師生與共同創(chuàng)造奇跡,才能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用一句話來概就是煥發(fā)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才是理想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