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宗利 羅保意 莫樹芹
【摘要】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接受的課堂教育在內容選擇方面具有較高的要求。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的過程中都需要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文學素材儲備,能夠在優秀的名著作品中獲取到優質的內容,在閱讀中深化理解,在寫作中學習名著寫作的優勢。因此,給學生進行名著作品的導學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重點探究名著學習在語文課堂中的價值呈現,如何運用名著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 ?語文教學? ?名著作品? ?課堂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81-01
引言
在語文教學中,名著是具有歷史沉淀和學習價值的中國古近代在文學界出現的最優秀的一批文學作品,其中既包括各種體裁的作品,也包括各種類型的文章類型。學生學習這些名著能夠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在文學作品的熏陶中學生的文學鑒賞力。但是在當前的語文課堂中對于名著教學的重視性沒有充分重視起來,對于作品教學沒有掌握良好的方法,這會導致名著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難以實現其本身的教育價值。
一、名著教學在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文化修養,在名著作品中獲取靈感
語文教育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這是基于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對于學生培養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在語文課堂中融入名著教學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中國優秀的文學著作,這對于學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學習內容。學生通過閱讀著作可以大大擴大他們的認識范圍和眼界,在日常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名著中優質的節選內容或經典的片段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寫作時的靈感,激發學生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的想象力。在歷史的洪流中所沉淀和流傳下來的作品都是經過了大批文人志士的肯定,能夠在文學之林中脫穎而出是值得學生閱讀的優秀讀物。
(二)有利于增加文學知識儲備,在讀寫學習中提升綜合能力
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名著作品的滲透,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在課本教材之外增加更多的文學知識儲備,這些優質文學內容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在文章理解層面上進行強化,名著一般分為長短不一的作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教學設計,鼓勵學生對于其中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和積累,經過長期的文學積累,有利于學生在文學表達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其文學性,用更加具有可讀性的方式創作成文。另一方面,也是對于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價值,有效培養學生自主閱讀名著的習慣,形成在讀寫過程中進行思考的能力。
二、在初中語文課堂中融入名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發掘名著作品中的教學價值,充實課堂內容
在初中語文課堂上要想將名著教學更加順暢地融合到課程中,就需要教師甄選合適教學的名著素材,并且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學價值,能夠根據課堂教學的要求和目標整合其中的教學重點內容,豐富語文課堂,帶來趣味性學習體驗。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論語》十二章,《論語》作為我國古代儒家思想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論語中的內容,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觀念。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除了課文內容外,還可以選擇整個《論語》著作中其他優秀且適合在課堂上教學的內容展開教案設計,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充實的課堂教學。
(二)構建完善名著閱讀教學體系,增強理解能力
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名著教學在語文課堂的滲透,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重視名著在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能夠在現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構建起完善的名著閱讀教學體系,可以建立專門的名著教學環節,增強對于名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學生在接受名著作品熏陶的過程中,能夠增強自身對于文學的理解,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和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有效增強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名著導讀《駱駝祥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教學環節中先給學生接受作者的詳情以及作品寫作的背景,再展開內容的講解,這樣更利于學生理解。同時系統化的教學也能夠提高教學的連貫性,不會因碎片化的教學模式而打斷原本的教學思路。
(三)運用名著中的閱讀優質素材,提升寫作質量
學生在學習名著作品的過程中并不是一帶而過,或是簡單地閱讀一遍,而是應該學習其中深層的價值,充分利用作品中的優質內容,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學創作質量。名著學習融入到寫作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許多不錯的素材,學生將其記錄下來,可以在寫作時將其靈活運用到文章中。一些著作中具有哲理性的語句就可以作為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借助文學高度來升華自己作文的質量。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傅雷家書》的過程中,其中包含著作者對于家人深切情感,學生在寫此類親情為主題的文章時,就可以運用其中的語句為文章添彩。如“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一腔熱血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許多多寶貴的光陰”可以運用在對于情感感悟的寫作中。
(四)合理設計名著作品教學課堂,細化經典著作教育
更好實現名著教學的效果,需要合理地規劃當前的語文課堂,并且在其中探索正確的教學模式,能夠使用具有吸引力的教學形式來增加學生對于名著的興趣。此外,一些名著由于本身的篇幅比較長,因此不可能在課堂上完全進行教學賞析,就需要教師能夠節選出其中最經典且具有教學意義的內容,濃縮語文課堂的教學精華,將精力放在更有效的名著導讀中,鼓勵學生基于興趣可以在課下進行拓展閱讀,增強閱讀能力。
三、結束語
對于名著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合,需要充分考慮到名著本身的特點,調整教學的措施,才能夠更好地實現教學價值。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中不斷積累名著閱讀經驗,更好達成語文學習目標。
【參考文獻】
[1] 劉小艷. 統編本初中語文教科書"名著導讀"的編排及教學實施研究[D]. 2019.
[2] 孟祥利.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創新探究[C]// 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七). 2019.
[3] 郭萬芳. 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名著閱讀教學[J]. 商情, 2019, 000(016):227.
[4] 謝兆國. 名著課堂,活力無窮——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例談[J]. 語文課內外, 2018, 000(02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