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摘要】高中階段是我國教育最重要時期,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擔,班級相當于小型社會,是培養學生自身素質和文化知識的重要場所。因此,高中班級管理水平的高低,對學生學習水平、身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對農村高中班級管理現狀和其特殊性進行分析,并對如何提升農村班級管理水平提出部分策略。
【關鍵詞】農村高中? ?班級管理? ?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186-01
班級管理指的是班主任按照教育教學規律,通過多種教育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實現教育部門教育和管理目標所進行的教育教學活動。受資源、經濟、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影響,農村高中班級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必須針對其特殊性,研究班級管理相應的策略。
一、農村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現狀
(一)管理內容較片面
高中時期是教育階段最重要時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除了關注學生知識水平的技能外,更要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然而現實中,班主任往往只是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專業技能,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關注極少,甚至放任學生自由發展,沒有明確管理目標,也沒有盡到班主任的責任,對學生成長、成才有重大影響。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鼓勵學生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使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二)對學生評價不客觀
學生評價即教師對學生行為表現的一個總結,對學生發展具有激勵和導向作用。很多教師在評價學生時太過于主觀,認為遵守紀律、成績好即是好學生,成績差、調皮搗蛋即為差生。此外,教師經常對“好學生”進行表揚,對“差學生”則吝嗇贊美,有時甚至對其進行貶低,會使學生產生自卑心理,認識不到自身價值,對學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因此,班級管理者必須對學生進行客觀評價,對待學生要持以公正、公平的態度,要對學生的心理活動變化進行密切關注,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管理手段單一
目前,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大多數以批評為主,教師過于重視自己的權威性,一直運用傳統的方式管理學生,沒有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思想被禁錮在條條框框中,只會聽從指令,缺乏個性,難有創新。單一以批評為主的方式,會使學生對管理者產生依賴性,不利于引導學生和激勵學生成長,也不利于學生個性、獨立的發展。
二、農村高中班級管理的特殊性
(一)教育對象特殊
目前城市重點高中不斷擴招,使農村的生源受到重要影響,農村高中學生入學成績偏低,因此想要大面積提高學生成績和優化班級管理,具有一定困難。此外,還要些留守學生、單親家庭的孩子,學習積極主動性差、紀律性差、自主性差等都增加了農村高中班級管理的難度。
(二)教育資源特殊
我國教育資源方面城鄉差異較大,農村的學校在師資配置、教育資源、教育條件以及教育投入方面都無法與城市相比,這種教育資源上的差異對教育整體的平衡發展有很大影響,也使農村班級管理方面明顯落后。此外,由于學校條件差,導致很多優秀的教師不愿意到農村任教,導致農村高中嚴重缺乏教師資源。
(三)家長教育理念特殊
農村高中的學生大部分是農家子弟,父母文化程度較低,對孩子未來的教育和發展,并沒有長遠規劃。家長的綜合素質和教觀念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直接影響。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認為分數代表一切,分數低就對孩子全盤否定,甚至認為嚴格要求就是打罵教育,這些錯誤的方式,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從而降低了農村高中班級管理的效果。
三、提高農村高中班級管理的策略
(一)樹立人文關懷理念
高中時期,學生知識、能力方面差異較大,因此,在管理過程中,要注意自身措辭,切忌說話態度過于強硬和嚴厲,要因材施教。要了解學生的合理需求,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發展,還可以開展課外活動,加深學生之間友誼,從而創建充滿人文思想、和諧的班級文化,讓學生全方面的發展。
(二)和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孩子整個成長階段,家長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教師要和家長及時溝通,了解學生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情況,以及學生過去、未來的動態,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學校的班級管理方式,以便家長積極配合。比如,現階段手機通訊發達,可以建立班級微信群,方便老師與家長溝通,還可以利用微信里投票評選、調查問卷等一些小程序。老師與家長積極溝通,可以更加準確的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有利于建設和諧的班集體,提高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效率。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傳統教學過程中,學生一直受家長、老師的約束和管理,久而久之,會對老師和家長的指導產生依賴心理,逐漸喪失獨立性。高中生處于十七、十八歲的年齡叛逆階段,尚未成熟卻渴望被認可,有時候對家長和老師的教導會產生厭煩,因此,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讓學生自己制定目標,合理安排時間。比如自習課時,教師不要在規定該學哪門課程,更不要時刻監督學生。此外,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例如可以實行班干部輪流制,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管理工作的不容易和樂趣。
結束語
綜上所訴,目前農村高中班級管理存在管理手段單一、管理內容片面,對學生評價不客觀等問題,在教育對象、教育資源、和家長的教育理念方面又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樹立人文關懷理念,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并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學生不斷提高學習和實踐能力,實現自身價值,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1]黨泉元.對農村普通高中班級管理的研究與實踐探索[J].名師在線,2019,26(18):75-76.
[2]李俊山.農村高中班級管理特殊性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000 (003):P.140-140.
[3]石振德.新課改背景下農村高中班級管理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6,15(3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