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平
(吉林機械工業學校,吉林 吉林 132000)
現如今,職業學校的學生和之前的學生大不相同,之前的學生大膽,熱情,而現在的學生渴望被肯定,但是卻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成為應試教育這種單一教育模式下的失敗者。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出現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狀態。為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和技能水平的提升,我校積極探索實施AHK項目。自2017年起至今,以本土化AHK考試形式為載體的雙元能力四遞進復合能力培養模式+以情境創設導入,以企業真實案例為任務的項目式教學法。不同的企業需要不同的人才,一是具有通識能力的,二是專技能力的,這取決于企業自身,如本田豐田等大企業對準員工要求具有通識能力,小微企業則需要專技能力。我校針對企業的人才需求進行定位,開展德國雙元制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轉變,從單純的技能學習到工作思維、問題思維、職業思維的養成,從而奠定了一個能工巧匠職業生涯的基礎,為學生成為大國工匠指明了方向。職業學校“雙元制”職業教育方式所解決的問題是普通高等教育所無法解決的。它不同于一般的大學教育,大學教育重視理論學習,是學科體系,而雙元制職業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AHK的教學實踐活動,創新了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在探索過程中,為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校企合作的實現,引進了德國高標準、高質量的國際化證書考試即AHK職業資格認證考試,考試采用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AHK)統一試卷,通過AHK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的備考訓練和考試,有利于對學生機械加工、電氣動裝調等德國職業標準能力的培養,也使教師對AHK工業機械工考試的組織流程和考核評價的嚴謹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為以后的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標準的課程開發與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研究探索過程中,以中國職教20條,1+X試點院校的指導文件和技術指標,嘗試以創新的模式開展了AHK的考試項目。該項目是集車工、鉗工、銑工、氣動控制、電氣動控制于一體的教學項目,每一個環節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電氣動實訓是對AHK的最終加工成品零部件進行控制檢驗的環節,關系到最終的機械成品質量和精度的檢驗,根據實際的動作情況要求在加以微調,及時調校工件,從而使成品件更加符合規范,因此,電氣動控制是氣缸驅動的步進送料機構項目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AHK電氣動實訓任務,是根據企業的真實案例設計了動作需求功能圖,根據電氣動線路圖布置圖,查找電氣動元件,安裝電氣動組件。完成電氣動功能圖要求。元器件有繼電器和延時繼電器,按鈕開關,報警顯示燈,接近開關,兩位五通閥電磁閥,兩位三通閥,截留閥,需要的工具有萬用表或通路器,專業塑料芯線剝線工具,斜口鉗,線鼻子壓鉗,螺絲刀,適合用于繼電器座和端子排的螺絲。實現的功能為氣缸的手動控制可以伸出或者縮進,也可自動的控制也可以伸出,伸出后定時時間到后氣缸再縮進,在接近開關的作用下,氣缸完成自動的往復循環運動,從而帶動機械裝置的自動供料,模擬工廠的實際工作過程,可手動也可聯動的自動供料。
但是,在教學實踐中也遇到了難題,如學生最難解決的就是學生接線完成以后,電路功能無法實現,例如接線正確,檢查接線線路沒有問題,學生又無從下手的,不會用所學習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使得學生實訓任務完成速度慢,完成率不高,出現有問題不會自主解決的現象。經常只會找老師幫助解決,老師不及時指出問題任務就停滯不前了。這說明在實訓的過程中還存在學生對電路認識不足,對元件理解不透以及對電路檢查的一般過程不熟的問題,最終導致出現動作不靈問題而不會檢查的情況,這些都說明學生動手能力不強的問題。我們嘗試采用項目式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教學實踐的研究。

項目準備:項目準備階段時,老師帶領大家認真研討項目的驅動問題和任務目標,再認真制定計劃,大體分為六部進行,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每個階段如何執行,需要教師做哪方面工作,需要學生學習哪方面的學習和做哪些活動等。
項目實施:
(一)項目初期,扎實理論,夯實基礎。
任務一,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提高對學習正確認識。通過播放視頻和圖片的形式,通過過去簡單人力密集型的生產和現在自動化的生產對比,大量流水線工人失業,知識性工人卻享受著高薪和愜意的工作;通過國內和國外的生產情況進行對比,雖然我國改革開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取得了一定的積極成效,但是國內主要還是依靠著人口紅利進行發展,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代的更迭,越來越多的知識型技術性差的工人,終將被同行淘汰,被社會拋棄,落后于時代。反觀國外,人口不多,由于技術先進,始終走在科技的前沿,創造社會生產高速發展的奇跡。在對比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認識知識不僅在企業生產的重要性,也是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對國家未來開拓創新的重要性,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提高他們將來面對未知風險的心理素質和自信心。
任務二,電氣元件的識讀。在教學中,學生分成小組,教師制定理論項目工作單,只給出電氣元件的符號,學生根據符號寫出以下內容,包括元件名稱,接線方法,在電路中所起到的作用,學生根據教師項目制定內容,自主搜集書上,網絡上相關的資料,填寫到工作單相應的位置。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真正的落實學習效果,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學生識圖能力增強了,學習知識的扎實性也提高了。
任務三,電氣原理圖識讀。教師給出電氣動電路實訓原理圖,學生自主討論進行分析,讓他們能夠獨立的說出使用的元器件和接線方法,在整個電路的動作過程和整個電路的實際作用,從而加深對電氣動元件和整個電路的整體理解與實踐把控。
任務四,學生修正知識點和技能點,查缺補漏。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項目工作單和學生回答情況進行的評分。同時,指出小組掌握知識的優點和不足之處,扎實學生的理論功底,準確、全面掌握知識技能。學生改正錯誤的知識 ,優化自己的知識內容和知識體系。
(二)項目中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任務四,熟練電工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在實訓中,不可避免的出現學生反復排查,確排查不出問題的情況,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在實訓中重申利用電工儀表檢查的重要性,在懂得了電路原理的基礎上,學會利用萬用表進行排查故障,這也是做為一名合格的AHK工商行會工業機械工的一種基本能力。所以,在理論教學中,教師加強了對各種電工工具和儀器儀表的培訓內容,對萬用表常見的電工儀表進行重點培訓,測量原理和使用方法,對不同檔位測量時的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學生應充分掌握電工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快速的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利用儀器儀表檢查電路使動手能力也加快了,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任務五,利用儀器儀表對電氣動電路檢查和修正。在實訓教學中,教師設置多個故障點,學生負責來排除故障,最終使電路完成預定的功能。教師針對每一條線路電流走向,進行詳細引導和說明,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會根據電流的流向使用萬用表來檢查是否有電流流過,從而確定此處是否接線正確,如果沒有電流流過,那就可能是線路虛接,要怎樣處理,再者,如果沒有電流流過,線路也沒有虛接,那就要檢查是否是電路元件出現故障,是安裝不當導致的故障,還是器件本身出現了不吸合不導通的問題。這就鍛煉了同學們自身的綜合能力,如識圖能力,動手能力,檢查問題能力,正確判斷問題能力。做事盡量不出錯,但是一旦出錯,怎樣準確快速發現并驗證的能力。
(三)項目后期,戰前秣馬厲兵,戰后所向披靡。
任務六,自評和互評考評方式協調統一,幫助別人,提升自己。在實訓中,學生接線完畢后,采取自評與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兩人,明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并加以說明,針對對方的優點和缺點加以說明,相互評分。學生認為正確的觀點經達成一致予以采納,并驗證正確與否,是否改正了錯誤,是否優化了電路接線方式。自評和互評的方法使表達能力也增強了,使學生們在互相鼓勵和競爭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增強了人際溝通和協調能力。
任務七,教師評價個人和小組成果,修正知識盲點和不足。教師在最終他們評分的基礎上根據自評和互評的結果進行總體評價,指出這一小組的優缺點,在給與總體小組評分。使學生們在互相鼓勵和競爭中,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增強了人際溝通和協調能力,在企業的崗位上這些都是尤為重要的,關系不僅到個人工作能否順利進行,同時也關系到能否縮短企業時間成本,達到效益的最大化。快速、準確、合作都是對學生基本能力的相應衡量 標準。
任務八,開拓創新設置加分項目,學生自行設計電路,并接線驗證。基于學生能力的不同,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有些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自行設計出新圖紙,改變動作順序和動作要求,自行接線,集中體現出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使同學們對于學習知識不在是枯燥無味的學習,而是在趣味中提升了自己的學習知識水平和動手的技能。
項目驗證:
在實踐中驗證這種項目式教學法,通過對學生進行這種項目式教學的新方法的利用和培養,使學生原來在4周能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時間,壓縮到了3周就可以掌握,并且通過項目式教學法學生能夠自主探究的學習。

在此基礎上,在檢查電路時,一旦學生自行檢查出問題,會是無比的開心與自豪,學習知識的興趣也愈加濃厚,在自己檢查不出問題時,學生也會求助于同學,他們在共同的討論和不斷修正和改正中,共同加以提升能力和水平,這些都是教學中很好的互幫互助行為,也加強了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以上的知識和技能必將有助于他們即將走上的工作崗位,與同學的友好相處,互幫互助都將是他們未來工作崗位上的寶貴經驗和財富,相信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把這些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崗位上,不僅有益于個人能力發展,而且有益于企業的發展,是企業技術能力堅實的基礎,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同時,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創新發展的有力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必將把中國創造走向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