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國 徐 夢 安會琴 王 兵 高云天
(天津工業大學,天津 300387)
《物理化學》作為一門理論和實驗相結合的課程,其實驗課程既能驗證已有的理論,也能不斷推動物理化學理論向前發展。同時,通過《物理化學實驗》課程的學習,加深了學生對物理化學理論的認識,強化了學生對相關理論的實踐運用。所以,《物理化學實驗》對學生深刻理解、并熟練掌握物理化學理論至關重要。下面以“液體飽和蒸氣壓測定”實驗為例,具體闡述““液體飽和蒸氣壓測定”實驗”教學中應注意的事項。
“液體飽和蒸氣壓測定”實驗驗證了克勞修斯-克拉佩龍方程,如方程(1)所示,方程中p為可逆相變的飽和蒸氣壓,T為可逆相變的沸騰溫度,mvapH? (一定溫度范圍為常數)為液體蒸發的摩爾相變焓。通過測得各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以lnp對1/T作圖,得一直線,再用直線的斜率可求得該液體的摩爾蒸發焓。
下面分別從綠色安全、測定及操作方法、數據處理等角度來具體闡述。
該實驗可以用來研究各種純液體,比如:苯、甲苯、四氯化碳、水、乙醇、丙酮等。眾所周知,苯有較高的毒性,是一種常見的致癌物質,如用苯作為待測液體,對儀器裝置、環境、測定人員的熟練程度要求很高,由于該實驗需要用真空泵抽氣減小壓強,抽出來的氣體需要回收處理,同時要保證儀器的氣密性完好,在大型的公共實驗室,很難做到。從實驗綠色化得角度,一般也不選擇毒性低一些的甲苯、四氯化碳和丙酮。多數會選擇水或乙醇作為該實驗的待測液體,由于該實驗中多數又以水浴來恒定溫度,如果水作為待測液體,高于85℃的溫度較難恒溫,因而選擇乙醇作為待測液體是常見的選擇。
所謂靜態法指的是在恒定溫度下測定其飽和蒸氣壓,即等壓計法;動態法是在恒壓下測定其沸點溫度,即沸點計法。選擇哪種方法取決于測定的液體、壓強范圍及儀器裝置。而面向大量本科生的基礎實驗,首先受限于實驗裝置,比如U型等壓計裝置適合靜態法,通過恒定溫度來測定壓強。對于該實驗,本校在10年前是采用動態法測定四氯化碳的沸點溫度,實驗過程中存在諸多不安全的因素,一是該裝置氣密性差,四氯化碳蒸汽難免泄漏到空氣中;二是升溫過程容易產生過熱現象,進而產生爆沸現象;三是損壞的水銀溫度計中之水銀掉落在實驗室內,后期極難處理。之后實驗室引入了U型等壓計裝置,采用靜態法測定乙醇的飽和蒸氣壓,優點是綠色環保、試劑用量少、安全性高,但也存在調節液面高度相平時主觀性大,裝置還存在進一步優化的空間。
1)檢查U型管中乙醇的量,適宜的量為U型管1/2體積充滿乙醇,乙醇量太少或太多,均不利于后期調平U型管液面;
2)“壓差計”調零。取下球形冷凝管上方的磨口塞,使壓差計與大氣連通,把“壓差計”的單位切換到“kPa”,然后按壓“壓差計”的調零按鈕,使壓差計的讀數為“0”,儀器調零完成。把磨口塞涂上凡士林并塞緊。
由于實驗過程中,裝置處于低壓狀態,因而裝置的氣密性十分重要。實驗中要抓住可能漏氣的關鍵節點。
1)玻璃裝置的接口處,檢查凡士林是否涂抹均勻;
2)檢查硅膠管是否漏氣;
3)檢查緩沖儲氣罐三個閥門是否漏氣;
4)抽氣檢查氣密性,通過真空泵抽氣至壓差計的讀數約為-90 kPa(注意:抽氣時需打開冷凝水),關閉緩沖儲氣罐上的抽氣閥門。約30s后,觀察壓差計的讀數,如果壓差計讀數不變,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壓差計讀數輕微變化,可能是溫度的變化,也可能是輕微的漏氣,一般而言,輕微漏氣并不會對后續的實驗操作產生影響,所以可以忽略;如讀數變化較快,需對上述(1)~(3)分別進行檢查,判斷出具體漏氣點,找出解決的辦法。
學會用Origin處理數據,并注意圖像的美觀,如圖1所示。圖1a中未標記出X和Y軸所代表的參數,其標尺不協調,字體太小而不清晰,擬合的關鍵參數也未標出,表明圖1a所示擬合圖像并不規范;圖1b所示擬合曲線線條、文字清晰,整體協調美觀。因而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不僅要作圖,還要把圖片做得好看。
圖1 “測定飽和蒸氣壓”實驗數據擬合曲線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高速發展,物理化學實驗教學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探索、改進、創新實驗內容及方法,培養基礎理論扎實的新時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