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軒
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旅游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休閑放松的重要方式,鄉村旅游成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出發,對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狀況進行總結與分析,指出鄉村旅游發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鄉村旅游;鄉村振興;發展策略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20-0017-02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592 ? ? ? ?文獻標志碼:A
美麗鄉村的建設需求是黨和人民對于鄉村發展的新期望,鄉村旅游對于鄉村經濟建設及環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平衡旅游業發展與鄉村發展建設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更快更好地實現鄉村振興。從經濟發展狀況的層面出發,對中國的鄉村旅游狀況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夠提出更多助力鄉村旅游以及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1]。
1 ? ?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狀況
為進一步概括研究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狀況,對鄉村旅游的主要模式進行了總結。研究發現,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發展最多的鄉村農業旅游。即將農業種植、采摘與旅游相結合,形成一種幫助游客體驗農村生活的旅游模式。農業旅游項目主要包括種植體驗、農產品采摘及農田觀光等。這種類型的鄉村旅游能夠拓展游客的知識,還能夠幫助游客體驗鄉村生活。
二是現階段較為流行的農家樂形式的鄉村旅游。即農戶利用自己的庭院及周邊的自然景觀吸引游客,并為游客提供民俗表演及農家飯等,是一種利用景觀和鄉村文化吸引游客的旅游模式。
三是休閑鄉村旅游。即為游客提供時間較長的休閑度假地點,并依托周邊的自然環境以及文化等為游客提供舒適的放松環境,是現階段高壓城市生活背景下催生出的旅游產品形式[2]。
四是以文化環境作為依托的紅色旅游。即利用鄉村當地的紅色歷史文化進行紅色主體教育宣傳,是一種將文化傳播與旅游經濟發展結合在一起的旅游模式,如井岡山等革命根據地的鄉村旅游模式就是最為典型的紅色旅游。
2 ? ?中國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
2.1 ? ?缺乏旅游品牌建設,難以為鄉村經濟發展助力
雖然現階段很多區域的鄉村旅游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在旅游品牌構建方面還存在諸多欠缺。鄉村旅游品牌缺失影響了旅游經濟的長遠發展,難以為鄉村振興提供足夠的助力。鄉村旅游大部分是依賴獨特的自然環境進行旅游行業拓展。由于中國地域較為廣闊,很多鄉村旅游僅在當地具有一定知名度。這些地區沒有抓緊時機構建品牌化的旅游宣傳策略,使旅游的發展過分依賴于政府主導和參與,缺乏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競爭能力[3]。
同時,非政府組織在鄉村旅游中的參與度相對較低,這也使得鄉村旅游資源的利用存在不均衡問題。因此未來需要不斷構建系統化的旅游品牌,維護旅游經濟的發展潛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2.2 ? ?鄉村旅游的管理機制不科學
中國鄉村旅游管理機制方面還存在不科學的地方,缺乏科學的旅游監管機制。部分鄉村旅游是由農戶自行構建的,缺乏對鄉村旅游的專門的監督管理機制或者監管職責混亂,使得旅游產品的價位以及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對消費者的權益以及區域旅游業的長遠發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4]。
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措施,旅游相關的管理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管理機制,使旅游市場出現一個項目被多部門同時監管而部分項目根本沒有相關部門監管的問題。這也使同一區域的不同旅游主體之間存在利益競爭,而在缺乏監管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惡意競爭,不利于鄉村旅游高質量、平穩發展。
2.3 ? ?缺乏具有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
鄉村旅游產品缺乏特色已經成為影響其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根據上述關于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狀況的研究發現,現階段鄉村旅游產品主要是農產品采摘、民宿等,是比較簡單而且容易復制的產品形式,缺乏具有標志性的地域特色因素,這也使得鄉村旅游發展的持久力受到了影響。
特色的旅游產品是鄉村旅游能夠持續發展、在旅游市場上吸引游客以及提升核心的競爭能力的關鍵之一。因此,需要結合區域文化特色及環境特點,發掘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形成促進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同時也為鄉村振興提供必要的經濟發展基礎。
3 ? ?中國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策略
3.1 ? ?構建品牌化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助力經濟發展
現階段,中國鄉村旅游缺乏品牌建設意識,導致鄉村難以通過旅游行業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助力,需要進一步構建具有特色的品牌化鄉村旅游發展路徑,提升鄉村旅游的競爭力以及發展潛力,以期從經濟發展的層面為鄉村振興助力。
首先,需要根據區域的鄉村特色,發掘可以樹立的旅游品牌。確定區域旅游品牌方向后,需要在旅游品牌框架下科學規劃旅游產業發展路徑,為后期鄉村旅游發展以及資源統籌規劃奠定堅實基礎。
其次,根據確定的旅游品牌尋找旅游發展的目標消費群體。在對旅游行業發展規劃的實踐中,不斷對目標群體的需求進行調查與研究,向滿足目標客戶需求的方向進行旅游發展規劃。
再次,基于互聯網及現階段的康養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發展方向,對鄉村旅游的品牌特色進行宣傳與推廣,在較大的范圍內形成品牌影響力,提升鄉村旅游的競爭力,為鄉村振興提供經濟基礎,實現以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最終目的[5]。
3.2 ? ?綜合規劃鄉村資源,強化旅游管理
針對中國鄉村旅游現階段存在的管理機制不科學問題,需要進一步對鄉村旅游的發展需求進行調查與研究,綜合規劃鄉村資源以便強化對資源的利用與管理能力,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管理層面的基礎。
鄉村旅游在管理機制方面存在問題,一方面是當地管理機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規劃經驗存在欠缺。因此需要由政府部門引導,提升相關人員的旅游管理規劃能力,對區域的資源進行管理與優化,提升鄉村資源的利用效率,以便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助力[6]。
首先,在旅游行業發展中合理發揮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作用,對旅游行業的監管實行需求監管方式,著重針對旅游產品的定價、產品質量等方面進行監督,在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的同時,維護旅游市場的良性競爭環境。
其次,政府部門需要在旅游資源審批以及協調中及時了解不同旅游項目的發展需求,對當地的旅游資源進行科學合理規劃,將旅游發展的有益方式充分利用到鄉村振興中,通過旅游帶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
3.3 ? ?根據鄉村特色發掘鄉村旅游產品
針對部分區域鄉村旅游缺乏具有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對本地農產品及文化狀況進行匯總,提煉鄉村特色并進一步發掘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推動鄉村的基礎設施及經濟建設[7-8]。
首先,旅游產品的經營人員要認識到旅游產品特色在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將行業的經營理念與相關產品發掘結合在一起,在經營管理實踐中重視特色產品發掘工作。
其次,搜集與總結鄉村中的傳統元素,將傳統元素充分應用到旅游產品設計中。在發展鄉村旅游時,需要認識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不是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而是鄉村文化的二次發掘與利用,在該過程中需要對鄉村文化的發揚,而不是引入新的城市文化替代鄉村文化。只有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發揚保護傳統文化的理念,才能夠實現鄉村旅游發展的真正意義,實現鄉村文化振興及社會發展,提升區域旅游的競爭力。同時,對鄉村文化的發掘與利用,展現了鄉村獨特的精神魅力,是實現鄉村經濟發展與社會文化振興的雙贏舉措。
4 ? ?結束語
鄉村旅游在鄉村發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如何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充分展現鄉村的獨特精神面貌,對于發展具有特色和競爭力的鄉村旅游十分重要。通過研究現有的鄉村旅游發展形式,從管理機制、品牌化建設以及旅游產品等方面對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鄉村旅游市場雖然廣闊,但在核心競爭力及持久性等方面還存在不足,使通過旅游業發展來實現鄉村振興的目標受到影響。結合鄉村實際情況,提出了通過鄉村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發展策略,為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提供建議,從經濟層面為鄉村發展實踐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顏文華.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驅動鄉村振興的海外經驗借鑒[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11):? ? ? 200-204,224.
[2]陸林,任以勝,朱道才,等.鄉村旅游引導鄉村振興的研究框架與展望[J].地理研究,2019,38(1):102-118.
[3]李志龍.鄉村振興-鄉村旅游系統耦合機制與協調發展研究——以湖南鳳凰縣為例[J].地理研究,2019,38(3):? ? ? 643-654.
[4]何成軍,李曉琴,曾誠.鄉村振興戰略下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耦合發展機制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 ? ? 科學版),2019,46(2):101-109.
[5]郭煥成,韓非.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綜述[J].地理科學進展,2010,29(12):1597-1605.
[6]周玲強,黃祖輝.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研究[J].經濟地理,2004,24(4):572-576.
[7]王晨光.集體化鄉村旅游發展模式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影響與啟示[J].山東社會科學,2018(5):34-42.
[8]林金灼.鄉村振興戰略下閩東鄉村旅游扶貧發展研究——基于社區參與視角[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