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已經開始逐漸成熟,并且已經形成相應的邏輯思維能力,語文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綜合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模式,在認知理解基礎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學生的整體性的進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培養,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深入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組織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分析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教育目標,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最大的教學問題還是如何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特長,實現語文學習的優勢互補。在教學管理組織中,教師、組長、組員的層層管理,實現對學生的針對性教學培養,在探究交流中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
一、 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
合作學習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靈活和開放,合作學習是在自主化學習基礎上的團體性協同學習,最終實現對于學生的深入培養,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合作學習模式十分的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進行互動性的交流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塑造開放的教育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推行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開展互助學習,教師可以以任務群的形式,讓學生根據任務目標的設計進行探究的深入交流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還是起到引導作用,為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答疑解惑和啟發指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學習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通過合作去進行自主知識體系的構架,在立足基礎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不斷地深入學習塑造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對學生多方面的思想滲透培養,在合作學習中,將感知認知,理論實踐,創造創新的語文知識學習進行有效結合,在合作學習中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對于學生的多方面發展培養塑造。
二、 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價值內涵
(一)綜合性人才的培養
在社會的需求發展中,越來越多人注重的是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在合作學習中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在語文聽、讀、寫、說的基礎能力的訓練中,教師加強對于學生之間合作學習。每個學生都有擅長和薄弱的環節,通過合作學習,發揮每個學生語文學習優勢,并且在合作學習中對薄弱環節進行強化學習,促進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優勢互補,而語文聽、讀、寫、說的綜合能力,最終都是面向于生活的實踐應用。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基礎的語文知識語言能力進行多方面的練習,實現學生均衡的全面發展學習。
(二)協同學習的發展進步
語文學科本身具有開放性和綜合性,在合作學習中可以有效地消減學生的思維差異,學生的思維差異導致了普適性教育在語文教學中會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分組學習實現學生之間的協同學習,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在穩固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分工合作,每個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優勢最大化,發揮以小組合作為主體的實踐的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發揮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協同學習,實現學生的整體性提升。
(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知識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輸入學習和輸出實踐,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核心素養,合作學習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和指向性,在語文教學中有著明確的輸入學習和輸出實踐的活動,通過小組的分工協調,交流活動,合作探究等形式,在多層次的思辨探究中,拓展和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生可以將小組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和歸納,在構架語文知識結構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綜合的技能的實踐,提升學生的個人文學素養。將教師、學生、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從自主學習到合作學習,在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實現師生之間的共同發展進步。
三、 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
(一)科學合理地分組
合作學習前提基礎就是科學化的合理分組,教師在推行合作教學之前對學生的認知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綜合分析,通過科學的分組策略實現先進帶后進的互助性的學習形式,促進學生整體性的發展提升,在分組學習中實現學生小組自主學習,科學的分組必須有著積極的意義,避免隨意性的分組,導致在分組學習過程中的兩極分化現象,科學的分組是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小組內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以及學生之間的探究交流,在合作交流中通過多方面的思辨探究,實現小組成員能夠基于某個目標點進行科學化的交流學習。例如在“雨巷”的學習中,教師對各個小組明確了相應的學習任務群,讓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進行分工協同學習,學生在分工合作學習中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分別對人物的歷史背景,詩詞的意境,文本的意象,主題思想進行資料的搜集和論證,通過分工學習每個學生都能根據擅長的優勢進行深入,組長將每個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整合梳理,引導組員之間進行合作交流探究,通過科學的分組促進合作學習的教學成效。
(二)多層次的合作閱讀學習
閱讀教學一直都是語文學習中的難點,語文文本的開放性注定了小組合作的多層次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進行分層和分段的篇章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整體的篇章全面解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小組在多層次閱讀中提煉文本的思想價值和掌握表現方式和手法。例如“林黛玉進賈府”閱讀中,這篇內容是前三回中的重要內容,對人物進行一一介紹,在內容的閱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小組以故事內容進行解讀,也可以通過的自然環境和人物進行細致的解讀和分析,為每個小組都設置相應的學習任務,讓學生進行多層次合作閱讀學習。例如在以人物進行解讀文本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以林黛玉的視角將出場的人物進行一一的總結和歸納,從人物的語言、肖像、動作對人物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了解作者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采用了漸進式的人物塑造,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以故事內容為主,將前兩回和后兩回進行群文閱讀對比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進小組在合作學習中能夠以整體看待局部的發展學習,學生小組可以選擇話題的內核,通過合作對文本內容進行多層次,多個思路探究的學習,讓學生在理解的文章的基礎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基礎中,可以深入到文本的思想內核,在賞析和探究中提升學生的文學知識素養。
(三)學習任務群的合作探究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想要提成合作學習的成效和質量,就需要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群的探究,讓學生根據教師制定的學習任務,圍繞學習內容進行多個方面的深入探究,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模式提升語言知識技能的學習,在教學中通過任務群目標的維度設計,讓學生可以進行漸進的深入學習,并且在問題的探究中提升學生的協同合作能力。例如在“蜀道難”維度目標中,教師可以對每段文章詞眼進行提煉,讓學生以文本的核心主旨為目標任務,圍繞核心問題展開討論交流,例如在第一段的“高”和第二段的“險”,引導學生聯系真實的生活情景,感受語言的文本表達,同時對于典故進行剖析,感悟文本內容的語言魅力,掌握基礎的語言知識,在學習維度的過程中,從基礎知識的感知,語言魅力的認知以及思想情感的抒發,在學習任務群中,小組學習圍繞核心主題進行知識的碎片化整理和串聯。教師在合作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將文言文知識通過白話的形式進行還原展現,學生可以將其轉化為多種文風體裁,在學習任務群中提升小組學習的體驗和實踐,將知識學習轉化為實踐的練習。
(四)小組辯論比賽
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效,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主題式辯論學習,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口語表達交際交流能力的培養,教師讓小組之間進行合作交流學習,并根據自身知識學習認知,并進行論點和論據的證明,每個學生在交流活動中可以進行多方面的論證,在主題的辯論比賽中,學生在明確的論點和話題語言的過程中,在辯論中深化對于文本的學習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在“寡人之于國也”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辯論主題,在學習知識和了解內容的過程中,從民本思想切入到王道和霸道的爭論之中,并對兩種治國思想進行辨析,小組之間可以進行多文本的資料的搜集,在群文閱讀中理解仁義思想,通過上網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厲害人物,對辯論主題進行多方面的思辨學習,在資料搜集結束之后,可以對小組進行劃分,并且每個小組之間都可以根據自身論點的闡述相應的論證表達,通過主題辯論提升小組學習的全面理解認知,并且在闡述觀點的時候,提升學生口語的語言組織和邏輯表達能力,在辯論活動中,深化學生對于內容文本的認知學習。
(五)書面寫作的合作探究
在輸出的實踐活動中,書面寫作能力是學生最重要的一項能力培養,在寫作訓練中,學生在輸出實踐的過程中進行合作探究,從內容結構,篇章布局,主題思想等方面的進行探究分析,了解寫作過程中的技巧和方法,隨后教師可以設置開放性的主題寫作,讓學生進行自由化的寫作,以興趣愛好、趣聞趣事進行實踐的練習寫作,在實踐練習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在寫作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互相的評價和修改,對作品進行互改,發現其他人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表達問題,并對問題進行相應的批注,隨后讓學生根據別人的批注進行自主修改,了解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教師對學生自改和互改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的批改和評注,將寫作中的問題進行羅列,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學習交流中,對精彩的句子進行分析,對常見的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合作學習,提升學生的寫作實踐能力。
四、 結束語
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輕松愉快的交流環境中,提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指導點撥,提升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陳星宇.中學小說課文文本解讀淺析: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小說課文為例[J].文理導航,2018(4):3.
[2]宋海玲.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巧用群文閱讀:以《林教頭風雪山神廟》[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0).
[3]秦鶴.E學習背景下高中語文課外名著指導教學的探索:以《紅樓夢》第三十三回“寶玉挨打”為例[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9(5):94,96.
[4]謝亮超.大單元設計:單元目標設定與教學內容整合:以高中語文統編教材必修上冊為例[J].福建教育,2019(45):13-14.
作者簡介:
李婷,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康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