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歷史文明未曾出現過中斷的國家,在歲月的長河中在人民的智慧下,產生了大量的經典著作,可以說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瑰寶。通過對國學經典進行誦讀,不但可以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開闊自身的文學視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國學經典中的優秀內容,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使學生個人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學生通過對《四書五經》《弟子規》《三字經》《山海經》等經典內容的研讀,可以在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上得到一定的收獲,以更加豁達的性格來面對人生;而對唐詩宋詞的誦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個人性格,同時對學生文字能力也有著重要意義。為此,文章首先將對誦讀國學經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進一步研究當前我國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依據提出有效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相關策略,希望為廣大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誦讀國學經典;培養情操;潛移默化;未來影響
一、 引言
中華文化在漫長的歲月中得到了不斷的傳承與發展,經過歲月的長期洗滌,現階段廣為流傳的國學經典作品值得我們進行反復誦讀。對學生進行中華優秀文化的教育工作,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前人經典著作的過程中,受到國學經典的影響,產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從而促進學生個人素養的全面發展。當前,我國各學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已經逐漸意識到了對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校園接受更多的傳統式教育,在誦讀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去感悟人生,以便塑造懂文明、講禮貌、知禮儀的新時代優秀青年。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我國國學經典誦讀教育開展時間較短,現階段在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確實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進行解決。下面,我們將對誦讀國學經典,展翼人生航程的相關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
二、 誦讀國學經典的重要性
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各個國家間的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進一步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繁榮,但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學生自身辨別能力不強,極容易在文化發展過程中出現過度推崇外國文化的現象,對個人文明修養以及歷史文化的傳承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學校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無論是對優秀文化傳承還是對學生個人培養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誦讀國學經典,有利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學校開展有效的誦讀國學經典活動,可以讓經過歷史驗證并得以流傳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有效的傳承與發展,讓我們擁有五千年光輝歷史的文化可以在新一代中得到延續,讓中華文化繼續深刻地影響著中華兒女的品德節操,為國家的長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信念支持。
(二)誦讀國學經典,有利于讓學生明白人生道理
在日常語文學習過程中,進行一定的國學經典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對國學經典內容進行理解的過程中,了解古代先賢的性格特征,在對國學經典進行朗讀、背誦的過程中,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學生在國學經典的學習中,明白人生的道理。
(三)誦讀國學經典,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品格
在開展一段時間國學經典誦讀學習活動后,學生在性格方面以及個人底蘊方面都產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更加注重文明禮儀、勤儉節約、尊老愛幼等方面的個人品格培養。同時在進行了大量的國學經典誦讀后,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對學生高尚品格的培養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四)誦讀國學經典,有利于培育學生高雅的個人情操
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文字領略祖國的壯麗河山、體會先人的愛國情懷、明白勤學惜時的重要性。在國學經典的誦讀中,感受前人的高雅情操,并對這些高尚的個人情操進行模仿,最終內化于心,實現學生個人高雅情操的提升。
三、 當前我國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學校對學生進行國學經典誦讀培養符合學生發展的實際需要,對學生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由于我國學校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方面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確實還存在一些實際問題需要我們予以關注。
(一)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性
當前,學校在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過程中,部分學生沒有意識到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性,即使對國學經典內容進行背誦,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沒有真正地將國學經典學習,作為日常學習中的重要部分,僅將其作為課程作業中的一項內容,自然無法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二)在國學經典誦讀教育過程中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部分教師在國學經典誦讀教育過程中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依然采取教師主講、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學生在這種“填鴨式”的教學環境中,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課堂參與感較少,無法感受到國學經典誦讀的樂趣所在,自然也就無法養成自覺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習慣。
(三)在國學經典誦讀教育過程中教學模式較為守舊
部分教師在進行國學經典講解的過程中,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較為嚴重,對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學習主要要求進行大量的背誦,以便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可以答出問題的答案,整體教學模式較為守舊,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四)在國學經典誦讀教育過程中沒有對其內容進行深入分析
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閱讀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其文字內容進行記憶,同時還要對國學經典文字內所蘊含的深刻含義進行理解,并由此產生自己的感悟。但當前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過程中,卻沒有對其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國學經典誦讀的意義。
四、 有效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策略分析
國學經典誦讀對國家、學校以及學生個人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意義,如何提升國學經典誦讀對學生產生的影響,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進步,是我們必須研究的難點問題。
(一)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性
想要有效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首先必須讓學生真正意識到國學經典誦讀對個人成長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重要性,從心里想要進行國學經典相關知識的學習,將其知識內容內化于心。例如,學生在《論語》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只是空洞地對其進行背誦,學生就失去了對國學經典的學習意義,學生必須清楚地意識到《論語》中的內容對自身個人品德修養將會產生的影響,進而主動追求國學經典內容的學習。
(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學校教師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活動時,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有更多的參與權,可以自由地對自己關于國學經典內容的所思所感進行表達,提升課堂活躍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國學經典學習中來。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并要求各個小組對自己所感興趣的國學經典進行深入研究整理后,在課堂上進行分享,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學生參與到國學經典的誦讀學習中來,讓每位學生都得到一定的鍛煉。
(三)對國學經典誦讀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提升國學經典學習的趣味性
從實際的教學經驗來看,傳統的國學經典誦讀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必須對其進行革新,在課堂上利用互聯網等多媒體技術,找尋與國學經典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文件,提升國學經典學習的趣味性,并開展形式多樣的國學經典鑒賞活動,讓學生更加快樂地進行國學經典學習。例如,在進行古詩詞的學習中,有時需要對作者寫作背景進行一定的研究,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在網上進行相關內容的查詢工作,并與學生進行分享,更加方便學生對國學經典進行理解。
(四)深刻理解國學經典內容,加強對學生個人品德素養的培養工作
學生對國學經典進行學習,不僅要會讀會寫,更要知其意明其理,在日常教學中讓學生深刻理解國學經典內容中所表達的含義,并內化于學生自身,將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個人品德素養的培養工作,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例如,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時,教師可以對其含義進行講解,讓學生帶著感情去進行反復多次研讀,最終受到國學經典內容的深刻影響。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章主要研究了誦讀國學經典的現實意義,并根據當前我國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策略來保證國學經典誦讀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科技進入千家萬戶,學生每天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接收到大量的碎片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對事件的自我理解能力,既不利于學生個人優秀品德觀念的養成,也不利于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傳承與發展,對學生未來成長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對國學經典內容進行誦讀,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傳統文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積累下豐厚的文學底蘊以及思想道德涵養,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誦讀國學經典,讓學生愛上國學經典、品味國學經典進而感知國學經典,讓誦讀國學經典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終實現展翼學生人生航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春榮.依托國學經典誦讀培養初中生語文綜合素養[J].師道·教研,2020(4):170.
[2]梁雅娟.淺談幼兒誦讀國學經典的八種活動形式[J].今傳媒:學術版,2020,28(5):155-156.
[3]王富東.芻議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語文課內外,2020(13):23.
[4]龐靜.論誦讀國學經典提升小學生核心素養[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3):84.
[5]高鶴.國學經典誦讀和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J].課外語文,2020(4):74,76.
[6]肖益民.國學經典誦讀和初中語文教學的融合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8):156.
[7]伍小慶.小學階段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的有效策略[J].數碼設計,2020,9(2):194-195.
[8]陳艷蒲.小學生國學經典誦讀探究與實踐:結合××小學開展的國學經典誦讀活動[J].學周刊,2020(3):98.
作者簡介:
曹曉菁,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南通市理治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