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社會背景下人們針對學前教育有了全新的認知,鄉鎮地區的幼兒園也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重要作用,對于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學前教育屬于一個“開端”,也是一個“階梯”,不過在實際運行中,鄉鎮地區因為自身辦學條件或者師資力量等方面的限制,加上家長理念相對落后,導致小學化傾向非常明顯,超前教育問題嚴重,并沒有尊重幼兒接受能力以及智力水平,阻礙了幼兒正常成長。學前教育的本質就是充分尊重幼兒此階段的天性以及心理特征,因此,需要從幼兒園的日常教育工作入手,全面提升教師的培訓力度、完善幼兒園的管理理念等,令幼兒得以健康成長,同時也令幼兒園的教育為真正的小學教育奠定基礎。
關鍵詞:鄉鎮幼兒園;小學化傾向;改善策略
一、 引言
依照教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幼兒在學前教育時期尚且還是憑借感知去完成學習過程的階段。因此,此階段進行教育大多是起到啟蒙的作用,并不強求熟練掌握,學前教育的本質就是充分尊重幼兒此階段的天性以及心理特征。不過就現實來說,超前教育問題十分明顯,很多幼兒園都將小學課程中的知識點融入了學前教育當中。例如“四則運算”“古詩詞背誦”,甚至有一些幼兒園鼓吹“全英文授課”,雖然能夠幫助幼兒在小學階段盡快跟上教學進度,不過顯然是弊大于利的,幼兒心智提前發展,不利于其健康成長。另外,鄉鎮地區的幼兒家長因為理念稍微滯后,對于孩子的期待也更加苛刻一些,也給鄉鎮地區的幼兒園“小學化”傾向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文章將針對鄉鎮幼兒園的小學化傾向進行研究,分析應該如何應對,旨在闡述主觀看法。
二、 鄉鎮幼兒園“小學化”學前教育成因
鄉鎮地區的小學化教育傾向十分不利于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其主要體現是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時間等方面幾乎和小學低段的配置完全一致,幼兒也幾乎沒有有效的戶外活動和室內實踐,導致尚且還在幼兒階段的孩子已經喪失了求知的熱情,在進入小學之后也很容易出現課上小動作、課后不認真做作業等問題。具體來說,導致小學化學前教育的成因可以整合成下述幾點。
第一,客觀條件限制,教育理念滯后。鄉鎮地區較之城鎮地區呈現邊緣化,經濟條件以及文化基礎都比較薄弱,有的地區甚至沒有學前教育,直接在小學完成,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呈現明顯的松散。另外,一部分幼兒園的管理人員缺少幼教知識,并不強調對幼兒的教育,僅僅重視對幼兒的安全管理,只要安安靜靜地坐在教室里學知識就萬事大吉,導致幼兒天性嚴重受限,還沒進到小學就已經喪失了對學習的積極性。另外,理念上的滯后也令一些家長認為早早接受教育才能夠成才,在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強行將其轉入學前班,完全不考慮小班、中班和大班的過渡,嚴重制約鄉鎮幼兒園的發展。
第二,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方式死板。很多鄉鎮小學在師資力量上較之城市地區都非常薄弱,專職從事學前教育的老師比例不高,且涉及年齡偏大、退休返聘的前小學老師,因為習慣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的方式,知識直接灌輸的現象比較嚴重。
第三,社會輿論影響,家長觀念限制。首先,受到社會上應試教育影響,中考、高考都是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發展方向的重大考試,鄉鎮地區的幼兒本身較之城市地區的幼兒可選擇的未來道路就要少一些,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對于孩子的文化課知識掌握程度都十分重視,即便是對尚且處于幼兒年齡的孩子也采取考試衡量知識水平以及技能掌握能力的方式,令應試教育低齡化,尤其是為了能夠讓幼兒進入小學之后盡快趕上教學進度,很多幼兒園都直接采用小學一二年級的知識為幼兒進行教育,這些知識顯然是不能和幼兒的基礎認知以及思維能力相互適配的,這種教學方式嚴重限制幼兒的身心健康;其次,很多幼兒家長因為文化水平的限制,希望孩子能夠盡快成才,盲目地通過顯性的文化課成績判斷孩子的智力,甚至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在兩三歲的年齡就能認識并書寫多少字、能夠熟練背誦古詩詞、能夠在幾歲就做出小學奧數題等等就是孩子聰明的表現,嚴重忽視了他們的情感需求以及學習態度、健康習慣,尤其是隱性的非智力發展方面的教育效果。很多鄉鎮幼兒園就是為了配合這種心理,使用小學式的教育。
第四,辦學基礎薄弱,不利展開活動。鄉鎮幼兒園大多比較偏遠,受到經濟條件、交通因素、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薄弱問題影響,學前教育往往呈現出班額偏大、活動范圍偏小的特征,有的幼兒園為了節約成本,直接建設在小學里,和小學共用師資,且使用和小學一樣的桌椅和黑板,玩具和活動場所更是沒有,限制幼兒游戲活動的進行。
三、 應對策略
(一)調整教育理念,保持相對獨立
調整自身的教育理念是有效改善目前鄉鎮地區幼兒園小學化的重點內容。作為幼兒的家長和老師要保持相互配合,充分認知學前教育盡管是為小學教育做好過渡和鋪墊的過程,不過并不是小學教育內容上的補充,它應該和小學教育保持相對獨立,為幼兒提供入門教育,例如生活技能、語言能力、計數技巧、時令認知、顏色辨別等,而不是機械地記憶知識。根據相關的報告研究,學前教育的獨立性會直接決定幼兒的鮮明個性發展,也就能夠讓幼兒更好地接受小學教育,始終維持對學習的熱情。但是,這一過程中,想要調整教師和家長的理念是需要循序漸進的,有條件的情況下,鄉鎮政府也要投入其中,構建起縣鄉學前教育培訓網絡,隨時更新幼兒園園長和幼教老師的理念,實現新型治園模式,通過家園合作等方式來強化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
(二)立足鄉鎮基礎,強化資源建設
第一,完善教學設施和教學設備。設施和設備上的限制往往是鄉鎮地區幼兒園發展受限的主要成因,想要在教育客觀條件不完善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活動型幼教教學任務,作為老師需要做很多輔助工作,并且需要投入較多精力;但是如果能夠直接進行理論教學,例如學習拼音、數學計算、背誦單詞等,勢必要更加簡單,特別是鄉鎮地區的幼兒園大多都是班額偏大的中型或大型班級,因此老師在教師內完成知識授課會更加便利。針對這一情況,幼兒園需要盡量有效完善幼兒園的基礎設施以及配套設備,首先可以將幼兒的家庭教育利用起來,鼓勵家長每隔2周和孩子進行一次親子互動,例如使用廢舊物品來制作小玩具,并將其帶到幼兒園中進行展覽,配合評選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其次,老師還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鄉鎮地區的自然資源利用起來,使用諸如麥田秸稈、樹葉草葉等自然材料拼貼圖畫或者編織小動物等活動,這些小活動對幼兒有較大的吸引力,而且也能夠更好地提升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
第二,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師資力量方面的限制也是農村地區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的主要影響條件,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鄉鎮地區的幼兒園以民辦為主,師資的來源相對復雜,而且入園門檻也不是非常高。對于組織活動的過程都不是非常積極,因此,幼兒園可以為這些老師提供入職培訓,令其能夠獲得較好的理論基礎培訓以及職業技能提升,令鄉鎮地區的學前教育得以持續發展,繼而強化學前教育質量。另外,針對鄉鎮民辦幼兒園的教師和工作人員也要予以職稱評定以及福利待遇的保障和支持,維護師資隊伍的基本穩定。
(三)規范幼教機構,注重長遠發展
目前,為了有效防止鄉鎮地區的幼兒園出現小學化傾向,教育部門已經有了一定的應對政策,禁止幼兒園過早教授小學教育的知識,也不能組織興趣班。不過此政策卻給了一些民辦幼兒園和私人幼教機構以機會,公辦的幼兒園不能進行小學教育,但是民辦幼兒園和一些早教機構卻并不受限制;公辦的幼兒園不能組織興趣班,但是早教機構的興趣班卻是“招牌”。面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需要進一步強化規范,特別是針對早教機構開設的經營資格,已經在營業的機構要隨時進行抽查,不符合教學標準的要盡快予以處罰;另外,作為早教機構自身也要承擔起輔助幼兒園教學的目的,強化自身建設,提升服務質量,拒絕虛假宣傳,發展幼兒的天性,實現有效的長遠發展和進步。
(四)輔以有效監管,多方實施保障
鄉鎮地區的學前教育幼兒園往往很容易被地方教育體系忽視,導致缺乏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管,處在“無序”且“自發”的情況。對此,相關部門要盡快針對鄉鎮地區予以針對性的監管方案,令鄉鎮早教行業也能夠健康發展,總體來說教育行政單位對于監管鄉鎮地區的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有非常強力的作用,可以通過構建縣鄉一體化且全責明確的監管體系,強化針對鄉鎮地區幼兒園的辦學監管以及操作指導,構建有效的監管評價制度。正確掌控“辦園關”以及教師的“入園關”;如果是幼兒園已有的教師,需要予以有效的補充培訓計劃,令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學前教育需求。盡管治理小學化傾向是比較艱巨的任務,不過只要能夠真正尊重幼兒的身心特征和科學教育,從幼兒園的日常教育工作入手,全面提升教師的培訓力度、完善幼兒園的管理理念等,令其能夠始終健康成長,從細枝末節做起,全面加強保障,一定能夠有效促成鄉鎮地區的學前教育持續發展。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學前教育過程中,鄉鎮地區的幼兒園因為自身條件、師資力量以及地區平均文化修養等因素導致小學化傾向較之城鎮地區更容易出現“小學化”傾向,需要相關教育單位投入更多的關注和有效的支持,同時還需要幼兒園自身對自己的辦學行為予以有效規范,促成優秀的師資隊伍。除此之外,幼兒家長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多方合作,才能夠實現鄉鎮地區的學前教育持續性良性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楊小琴.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11):130.
[2]郭璐璐.試析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狀與應對策略[J].教育觀察,2019(1):138.
[3]朱曉莉.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與對策[J].安徽教育科研,2019(1):125-126.
[4]屈青.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現狀及對策探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8(4):100.
[5]高菊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現狀及對策探究[J].信息周刊,2019(9):1.
[6]李玉玲.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及矯正:以安徽省一所村幼兒園A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8(10):125-127.
[7]李國華.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成因及解決的對策[J].讀與寫,2018(26):17.
[8]陳紅麗.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小品文選刊:下,2019(7):20-21.
[9]胡建紅.試論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原因及解決對策[J].神州,2018(4):115.
作者簡介:
孟亞凡,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后村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