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君 黃紅星 劉曉珂 雷百戰



【摘要】在厘清目前城市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問題的基礎上,分析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建設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DBO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建設、基于BOO模式的社區電子菜箱服務,并探討了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物流服務。研究表明,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建設和服務,可有效滿足消費者需求,減輕政府投資壓力,緩解城市交通、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等問題,以期為城市農產品冷鏈配送中政府與企業、第三方組織的合作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生鮮產品;冷鏈配送;PPP模式;DBO;BOO;社會資本
【中圖分類號】F326.6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升級,生鮮產品消費量日趨增加,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猛。據統計,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達2158億元,2019年交易總額可突破3000億元。然而,由于生鮮產品品類繁多、不耐儲存、生產季節性強、消費彈性系數小,對物流要求比較高。冷鏈物流能夠保證產品質量,減少中間損耗,成為生鮮電商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目前,生鮮電商市場競爭已進入扭虧為盈的新階段,投資機構對生鮮電商市場關注度依舊極高,只是趨于更加謹慎和理性。據統計,2018年生鮮電商市場金融投資火熱,22家生鮮電商企業融資近120億元,同比增加127.19%。從融資使用方向來看,更多企業傾向于將資金用于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方面。特別是近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倒逼冷鏈物流加快補齊短板。一邊是生鮮產品需求激增,一邊是農民“賣難”——農產品滯銷,讓因運輸“斷鏈”導致的部分農產品供需失衡問題凸顯出來??埂耙摺币矊⒌贡粕r產品產業鏈大變革,加快補齊冷鏈物流“短板”。
雖然我國城市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配送體系發展迅速,但冷鏈物流體系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配送方式相對落后,存在配送網絡重疊、配送效率低下等問題,缺乏優質配送設施規劃,使城市交通擁堵情況不斷加劇,同時也增加了能源消耗和城市環境污染,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效率和質量。為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像京東、蘇寧、唯品會、亞馬遜等大型電商企業一般傾向于自建物流體系,一些中小型電商企業則采用業務外包的方式,然而這些配送形式首要目標是自身利益最大化,較少考慮城市整體配送效率和環境影響。
為緩解城市配送壓力增大引起的城市道路擁堵、噪聲污染和環境污染等問題,商務部于2009年提出“城市統一配送”的概念,為城市配送方式提供了新思路。但在具體實踐中,供應鏈各環節還未就共同配送的具體模式達成一致意見,仍處于觀望狀態。借鑒國外采用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解決政府和企業共同提供公共服務問題時的經驗,我國也在探索應用PPP模式解決公共設施建設的難題。PPP模式是政府部門與企業合作,運用社會資本建立伙伴關系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或產品的一種方法,具有新型的項目管理方式、治理方式、運行方式,不僅可以解決政府在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壓力,還可以豐富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鑒于此,本文通過梳理剖析城市冷鏈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建設方案,以期對我國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的建設和生鮮電商的發展,提供借鑒和思路。
1 我國城市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物流配送損耗大,產品品質難以保證
由于生鮮產品冷鏈運輸成本高昂,“偽冷鏈”問題普遍存在。常溫運輸依然是目前城市生鮮產品物流的主要形式,約60%以上的生鮮產品仍采用普通物流運輸車輛配送。冷鏈“最后一公里”主要是采用泡沫箱加冰,有些甚至不放冰塊降溫,生鮮產品品質難以保證,產品安全令人堪憂。據有關統計,雖然目前生鮮電商平臺通過自建物流、配送、預購等模式能將腐損率降低到3% - 5%,但與歐美發達國家損耗率控制在2 %以下相比,仍有差距。
1.2 “最后一公里”懸而未決,冷鏈物流成本高
生鮮電商市場蘊含商機,發展迅猛,然而“最后一公里”配送中存在的問題一直懸而未決。目前,國內冷鏈物流的運輸、倉儲、配送等產業鏈環節銜接不完善、合作分工不明確, “斷鏈”現象時有發生,質量難以保障,產品損耗高,進而導致了生鮮產品配送總體成本較高。電商配送中冷鏈成本約占總成本的30% - 50%,冷鏈配送依然是生鮮產品電商發展的主要瓶頸。
1.3 社區生鮮店無序發展,資源整合困難
生鮮宅配是生鮮產品電商發展的新趨勢。社區生鮮業態不僅能滿足當下消費升級和便捷性的雙重需求,而且還能通過有競爭力的價格、更貼近社區的優勢,搶占超市的市場份額。國內社區生鮮店多而雜、發展無序、復制困難,生鮮電商與其合作難度高,配送服務滿意度低。冷藏空間與便利店空間的協調問題、對生鮮產品存儲管理問題、配送或自提服務水平問題等均成為制約生鮮宅配模式快速發展的難點。
1.4 末端配送設施供給不足,產品、服務標準體系不完善
由于土地資源緊缺,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國內多數城市現有冷鏈物流資源都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冷鏈物流需求,規?;N植基地、生鮮產品加工企業、多數農批市場、區域農產品集散中心等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不足,預冷、速凍、冷藏等冷庫建設滯后產業發展。此外,城市托盤、周轉箱標準化工作推進緩慢,也是制約物流配送效率的主要因素,間接造成了冷鏈物流配送效率不高。由于農業仍屬弱質產業,產地預冷、包裝、初加工落后。冷鏈物流標準多而雜,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冷鏈物流企業執行度不高,缺乏強制性手段推廣標準的實施。
2 基于PPP模式的冷鏈配送平臺建設可行性分析
2.1 完善的政策支撐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需求增長,國家各級部門高度重視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體系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2016年10月,財政部頒布了《關于公共服務領域深入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加大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 PPP)的推廣進度;2017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鼓勵冷鏈物流企業、批發市場、連鎖企業等社會組織創新經營方式,提供冷鏈物流公共服務。相關政策的出臺,一方面為社會資本和組織參與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也反映了國家對冷鏈物流體系建設的重視程度,為共同配送體系的構建指明了方向。
2.2 成熟的理論支撐
從廣義的范疇來講,PPP模式是指政府與社會資本建立合作關系,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或產品,包括PUO(Purchase-Update-Operate)模式、LOT(Lease-Operate-Transfer)模式等。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前期監管、中期審批和末期驗收,主要負責項目整個流程的監督和管理,難以把控項目實施質量,不能保證項目預期社會效益的實現。從狹義的層面來講,PPP模式則注重政府部門和私營部門的全程參與。政府、私營部門共同參與項目融資、建設、管理和運營,確保項目合作的透明度,保證公平性和公正性。此外,由于政府部門的全程參與,政府決策能夠滲透到項目規劃中,確保項目預期社會效益的最終實現。因此,本文的討論主要圍繞狹義的PPP模式開展。
PPP模式逐步發展起來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推動因素:一是集成,指擴展項目參與主體范圍,集合政府、公共部門、私營部門等主體資源,發揮合力,為項目的公平、效率、效益實現奠定基礎。PPP模式集成化既能實現政府部門目標和私營部門效益目標一致化,又能實現政府資源和私營資源的高效、統一配置。例如,城市生鮮產品共同配送體系建設項目,通過PPP模式實現政府資源和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克服了政府資金不足和企業合作穩定性差的短板,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施項目監管;二是效率,指項目整體運行效率顯著提升。這既是高技術水平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參與到城市生鮮產品共同配送體系建設的結果,又是政府和企業資源優化配置使得設施設備重復建設減少、配送中心和冷鏈車輛利用率提高、項目透明度提升的反映;三是責任,政府和冷鏈物流企業都是項目的責任主體。政府與企業共同參與為項目實施提供了更大責任的保障,私營冷鏈物流企業參與建設共同配送體系或者提供共同配送服務時,可以有效提高項目運轉效率和實施質量,也使項目參與社會經濟活動能力倍增,確保冷鏈物流配送體系更好的發揮其公共服務和促進經濟增長的屬性。
2.3 成功的國內外實踐
PPP模式具有增加投資收益和減輕政府經濟壓力的突出優勢,因此,許多國家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或公共服務建設項目中采用該模式。1996年英國貨運協會發起的貨運質量管理共同參與項目,獲得了當地政府、商業、運輸企業、社區及環境保護組織的多方廣泛參與。項目通過分析地區物流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措施,使得消費需求與社會問題得以平衡。為提高物流效率,德國城市凱塞爾積極開展物流規劃調整,并要求所有城市物流體系的參與者要定期發布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簡化對運輸中發生損壞的處理流程,物流公司承擔所有物流成員的損失賠償,從而進一步降低管理成本。吉林長春新區東北亞國際物流港PPP項目,是由政府部門和投資公司共同參與,按照企業融資、政府規劃、建設承包的方式,構建集園區建設、招商、投融資、金融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大經營”格局。何愈梳理了城市物流規劃發展現狀,總結了城市物流運作模式,并提出應將PPP模式應用于城市物流規劃中。上述關于城市物流項目的具體實踐,為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PPP項目提供了有益借鑒。
3 PPP模式的冷鏈配送平臺構建
借鑒歐洲、日本整合城市物流系統的經驗,可以嘗試采用PPP模式構建城市生鮮產品配送,解決當前城市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凝聚政府與企業的資源優勢,構建有助于城市生鮮產品配送活動服務提升的城市公共配送體系?;赑PP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配送系統建設,主要是對公共物流中心和實現統一調度的公共物流信息管理平臺進行統一規劃。在進行系統構建和運行時,需要明確參與主體的責任與義務、參與者角色轉變并建立良性溝通機制、以及構建公平公正的合作環境。
3.1 建設主體分析
PPP模式參與主體主要包含政府機構、公共部門、經營方及利益相關者等?;诔鞘猩r產品配送的角度分析,城市生鮮產品配送PPP項目參與主體主要有四個:政府部門、第三方組織、企業、消費者。
政府機構參與政策制定和執行監督。在與企業共同參與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系統當中,政府部門不僅要制定相應的政策,而且能夠更好的理解配送流程及存在的問題,從而提供更優良的政策環境。同時,由于企業追求經濟效益超越社會效益的本質,因此需要政府部門對項目流程進行頂層規劃,在操作規范上進行進度,以期項目建設能夠更好的提供社會公共服務功能。
企業參與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PPP項目中,不僅有助于提高項目服務質量,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和經營效益,還有利于降低企業投資風險,提高保障。參與企業既可以是擁有雄厚資金又有技術能力的企業,也可以是能夠提供資金和技術的企業聯盟。基于政府部門的支持,企業在配送中心選址、配送調度方面得到更多的保障。如果企業聯盟與政府部門共同參與系統建設,將大幅提高合作的公平性與穩定性,降低企業因利益、責任分配不均導致的合作破裂風險,企業也可更專注于提升服務質量、增強核心競爭力。
第三方部門主要指協會組織、環保組織、仲裁部門等,其參與有助于城市生鮮冷鏈配送系統社會效益目標的實現。政府部門要考慮全社會多數人服務的供給,由于精力有限,不可能滿足全部社會公眾的需求,難以避免出現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造成部分公眾的利益受損,或者低估城市生鮮產品PPP項目建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引入第三方部門則可以彌補這一不足。第三方部門代表不同社會利益群體,具有專業的技術水平,可以科學、公正的評價項目對于城市環境影響程度,可以幫助不同利益群體爭取相應的權益。
消費者是城市生鮮產品配送服務的需求方,接受相關服務,并對其建設、運營服務提出建議,以完善布局和服務。
3.2 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體系構建
PPP模式有BOO、LOT、BOT、DBO等多種實踐類型。通過分析國內外實踐可知,PPP模式建設項目一般都是由政府機構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的項目,政府部門與私人部門合作建設,最終由企業運營管理。然而,城市物流服務提供主體一般是企業,政府部門幾乎不參與此項服務。基于此,本研究將嘗試構建不同類型的PPP模式建設冷鏈物流配送平臺和社區電子菜箱,以適應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體系建設。
3.2.1 基于DBO模式的冷鏈配送平臺建設。DBO模式指企業等盈利機構被政府部門賦予特許經營權,主要負責項目設計、建設,并在建設完工后負責運營管理。DBO模式適用于運營技術復雜的項目,能夠有效吸引有經驗的企業參與,確保利用社會的高科技和高效率,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企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沒有融資風險,政府在項目完工后支付項目資金。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PPP項目是創新型科技服務項目,可探索應用DBO模式。
如圖1所示,政府部門在獲取消費者農產品配送需求的基礎上,以招標的形式與技術先進、資金雄厚的物流公司聯盟開展合作。同時政府部門賦予第三方部門政策及資金優惠,給予其充分的自由與權力。參與主體在明確各方責任、權利的基礎上,簽訂DBO協議,物流企業聯盟負責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建設,第三方部門則主要負責平臺建設的服務指導和審核。消費者登錄平臺獲取服務,并將服務建議反饋給第三方部門,第三方部門將消費者意見反饋給物流企業聯盟,企業聯盟對平臺服務進行改進完善,之后才能開展平臺的運營。依據協議,平臺運行后,政府部門授權第三方部門開展項目績效考核,對公共服務質量和消費者滿意度開展評價。基于考核結果,政府給予物流企業聯盟項目運維費用。
基于DBO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建設,可以充分發揮物流企業的技術優勢和資金優勢,使其獲得合理的投資回報,也使平臺服務更加完善,同時,也為政府部門節省投資資金,保護了城市環境。
3.2.2 基于BOO模式的社區電子菜箱建設。BOO模式是由政府部門發起BOO項目,并通過規定的程序擇優選擇項目承辦單位,承辦單位在政府部門的授權、指導和監督下經營項目。社區電子菜箱在經營過程中有一定的現金流,如電費、租賃費、延時費等,但盈利能力有限,并不足以使項目承辦單位能夠收回總投資?;诖耍鐓^電子菜箱建設項目更適宜用BOO模式,但并不完全一樣。由社會資本承擔社區電子菜箱的融資、建設、運營和維護等,社會資本擁有該項目長期的經營權。由于社區電子菜箱建設所需建設用地屬于小區空間,基于BOO模式的社區菜箱項目由政府部門、小區物業和第三方部門合作建設,社區電子菜箱所有權歸屬于政府部門,小區物業擁有社區電子菜箱的經營權。
如圖2所示,政府部門征集消費者需求,授權第三方部門挑選合適的小區物業公司。第三方部門通過綜合考察、評估物業公司的管理水平、運營能力、經濟現狀等,選擇經濟實力雄厚、經營能力水平高、愿意提供社區宅配等公共服務的物業公司開展合作。在溝通協商、明確各方權利及義務的前提下,簽訂合作協議,小區物業按照標準負責社區電子菜箱的建設、運營和用戶服務,即提供建設場地、場地裝修、日常管理、維護等工作。第三方部門負責服務指導工作,收集用戶使用社區電子菜箱中的問題和需求,反饋給小區物業。同時,政府部門授權第三方部門對小區物業的服務質量進行績效考核,政府根據考核結果對小區物業進行資金補貼、用電優惠和稅收優惠等。
社區電子菜箱的建設,主要是為消費者提供生鮮農產品社區宅配服務,其建設規模、資源配置要根據小區住戶數量來設置,以便形成一個覆蓋面廣、運行可行的生鮮農產品社區宅配服務體系。BOO模式明確了小區物業公司作為社區電子菜箱的建設單位和服務提供方,充分發揮了物業公司的管理優勢、空間優勢。物業公司通過社區電子菜箱項目的經營,有助于提升小區服務質量,提高小區住戶滿意度.當然也可以減輕政府投資壓力。
4 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服務
基于DBO模式的冷鏈配送平臺的運營主體為物流公司聯盟,而基于BOO模式的社區電子菜箱的經營主體為小區物業,雖然兩者運營主體不一樣,但在第三方部門的指導下,冷鏈配送平臺和社區電子菜箱相互協調、互相配合,構建了較為完善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服務體系。物流企業聯盟對接第三方部門認可的生鮮產品供應商,構建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消費者可以在平臺上采購生鮮產品,查詢物流配送信息。社區電子菜箱承接生鮮產品的宅配服務,物流公司將產品放置在社區電子菜箱,用戶可以自提。如果產品出現問題,用戶也可以通過電子菜箱退回問題商品。如圖3所示,冷鏈配送平臺和社區電子菜箱的服務關聯,共同構建城市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配送服務體系。
4.1 冷鏈配送平臺的電商配送信息服務
基于DBO模式的冷鏈配送平臺具有生鮮電商服務、倉儲物流服務、信息資源服務等功能。通過建立數字化服務平臺,開展信息化相關服務。
一是開展生鮮電商服務?;贒BO模式的冷鏈物流配送平臺的生鮮產品供應商審核由第三方部門負責,第三方部門審核、評估生鮮產品供應商資質、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產品售價等,篩選質量好、價格優的生產產品供應商。同時也可根據政府產業扶貧的需求,要求物流企業聯盟對接貧困地區的產品銷售,特別是偏遠貧困地區優質、特色農產品的采購。生鮮產品品種要覆蓋肉菜蛋奶魚等主要的生鮮農產品種類,可以實現消費者一站式采購的服務需求。生鮮產品供應商與平臺直接對接,減少中間流通環節,爭取價格優勢,提升平臺的市場競爭力。物流企業聯盟負責平臺產品上線、銷售、物流、售后等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查詢產品物流配送信息。
二是開展倉儲物流服務。物流企業聯盟為平臺生鮮產品供應商提供冷鏈倉儲、產品配送等服務,平臺可以實現冷庫、冷鏈車輛自動化監控,智能化監測溫度、濕度、氣體等環境信息以及移動軌跡,保證產品從采收、流通、銷售、配送整個流通環節的冷鏈要求,保障冷鏈物流配送“不斷鏈”,提升冷鏈物流配送水平,確保產品質量。
三是開展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對物流企業進行統一的信息化管理,實現物流企業冷鏈資源的數字化、動態監管。冷鏈物流企業可以在平臺發布冷鏈資源供求信息,對接市場冷鏈物流需求,提高了冷鏈物流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
4.2 社區電子菜箱的生鮮宅配服務
基于BOO模式的社區電子菜箱服務主要提供產品自提服務和售后處理服務。電子菜箱采用目前市場上技術先進的智能冷藏保鮮柜,覆蓋冷藏、保鮮和常溫等三種溫度區間,滿足生鮮肉類、蔬菜等產品的不同配送存儲要求。電子菜箱由物業公司負責建設,電費作為小區公共費用由業主分攤。物業公司派專人負責電子菜箱的維護、清潔和消毒工作。物流公司將產品放置在電子菜箱中,業主可以下樓自提。特別是疫情期間,在物流資源緊張的情況下,這種無接觸式配送服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病毒的人際傳播,也可提高配送效率。通過冷鏈物流平臺購買的產品如果出現問題,用戶可在平臺上提交售后申請,平臺審核通過后,用戶將售后產品放置快遞柜,物流公司負責郵寄退回。
另外,電子菜箱也可提供收費服務,實現自我盈利。電子菜箱不僅為平臺冷鏈物流企業用戶提供服務,也可為市場上其他物流公司提供包裹存儲服務,收取一定的租賃費。消費者取貨不及時,超過24小時的,物流公司可以向業主收取滯納金。
5 結 語
基于PPP模式的城市生鮮產品冷鏈配送平臺建設,匯聚政府部門、企業、第三方組織、消費者的能力,發揮社會資源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優勢,在參與者共同監督管理下,有利于提升城市生鮮農產品冷鏈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實現了服務供給和生活需求的有效對接,對于社會物流配送體系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城市生鮮產品冷鏈物流平臺PPP項目建設,不僅使政府部門減輕了財政壓力及企業服務成本,而且參與企業得到了相應的投資回報,消費者也獲得了滿意的服務,使城市冷鏈物流配送體系在緩解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上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此外,城市生鮮產品冷鏈物流配送PPP建設項目中所涉及的工程融資、運營監管、績效評價、利益分配、風險控制等問題,還有待于后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中物冷鏈委.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研究報告[EB/OL].https: //www.sohu.com/a/322495 130_167028,2019-06-23.
[2]趙海珊.生鮮電商冷鏈物流配送探究[J].投資與創業,2016( 10):105-107.
[3]王憶南.農產對接北京下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面臨問題及對策探析[J].科技與經濟,2014 (1):46-50.
[4]傅寶珍,章忠平.PPP模式下的地鐵圖書館建設研究[J].圖書館,2018 ( 11):70-76.
[5]王林,趙宇,符曉潔.生鮮電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J]物流技術,2016,35 (6):12-15,34.
[6]郭英華,崔瑩瑩.公私合作( PPP)模式在我國實踐中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 (2):44-47.
[7]王學海.水務工程PPP項目合作伙伴學者模型及其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6.
[8]鄭錚錚,李學工.生鮮農產品的分類標準及其冷鏈物流品控管理[J].標準科學,2017(1):31-36.
[9]高康,張步闊,王茂春.配送中心指導下無公害蔬菜全產業鏈運作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8 (8):7-9,18.
[10]李學工,齊美麗,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的成本控制研究[J].農業經濟與管理,2016 (4):52-60.
[11]王林,趙宇,符曉潔,生鮮電商“最后一公里”配送研究[J].物流技術,2016 (6):12-15,34.
[12]李付成.“農超對接”模式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一體化庫存優化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8.
[13]王嵬,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標準化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 22):338-339.
[14]王培成.PPP投融資模式:三方共贏的公共產品提供方式[J].商業科技,2014( 10):22-25.
[15]王灝,城市軌道交通投資問題研究:政府民間合作(PPP)模式的創新與實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
[16]何愈,國內外城市物流規劃方法與實踐[J].城市問題,2005 (5):88-91.
[17]王述晨,孫穎.PPP模式應用于吉林省物流產業的風險分析[J],中國市場,2017( 15):230-232.
[18]許三虎.基于PPP模式視角下城鄉公共服務供給的完善與創新[D],杭州:浙江財經大學,2014.
[19]段升強,邵必林,李龍濟,等.驅動與約束:PPP模式促進區域圖書館合作發展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7 (4):91-98.
[20]竇兵兵.DBO模式在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
[21]石振武,劉揚.基于BOO與ABS的公租房融資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5( 16):50.
[作者簡介]林偉君(1965-),男,廣東梅州人,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農產品流通體系。
[通訊作者]黃紅星(1979-),男,廣東梅州人,副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農業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