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萌 張鐵慧
內容摘要:陶淵明可以說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蕭統曾在《陶淵明集序》中,稱贊“其文章不群,詞采精拔,跌宕昭影,獨超眾類,抑揚爽朗,莫之與京”。陶淵明的詩歌語言與當時華麗的語言風格有極大的不同,有著自己獨特的語言特點。本文以陶淵明的125首詩歌為研究對象。從陶淵明詩歌的的平淡自然特點、辭格、陌生化三個方面來研究陶淵明詩歌的語言特點。
關鍵詞:陶淵明 語言 平淡自然 辭格 陌生化
一.陶淵明詩歌的平淡自然特點
陶淵明詩歌的語言特點與他的出身、生活經歷、所處的時代環境是密不可分的,但從整體上來看,陶淵明詩歌的語言是平淡自然的,本文主要從以三個方面來體現陶淵明詩歌平淡自然的特點。
1.陶淵明的生活經歷和人生觀
陶淵明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也曾做過官。母親也出身名門。但在陶淵明八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去世了。從此之后,陶淵明就開始了艱難的生活。陶淵明在20歲的時候開始了求學考官的道路,但是三年求仕都無疾而終,雖然后來被提攜,但是他看透了政治的黑暗,最終選擇與鋤頭為伴,過起了田園生活。
這樣的生活經歷影響了陶淵明的詩文內容和詩文風格。在他回歸田園的二十多年里先后創作了諸如《癸卯歲始春懷古田舍二首》、《酬劉柴?!返戎奶飯@詩。在這些詩中既描寫了“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钡霓r家歡樂時光;還描寫了“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鄉村美景;但更多描寫的則是“久在樊籠里,復得反自然。”的無限欣慰以及“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钡纳钇D辛還有“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的人生感慨。這些文字“質而實綺”,在平淡樸素的詩句中蘊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2.陶淵明的意識形態
任何一位作家的創作內容,創作思想和創作風格都會受到其所生活的社會的影響,刻上了那個時代的烙印。陶淵明所生活的時代,社會長期分裂、動蕩不安。他的詩歌內容和風格必然會受到當時環境的影響。當時玄學興起,佛教盛行,這對他平淡自然的詩風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例如:《形影神三首》、《連雨獨飲》中詩人對人生有著清醒的認識。詩人的這種認識是受到了老莊思想的影響并結合了當時的社會現實,與以往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不同。這種自然人生觀的特點就是保持自由和獨立,“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游”。在這樣自然人生觀的影響下,便容易形成平淡自然的風格特點。此外,也可以看見佛教對陶淵明詩歌風格的影響。例如:《雜詩》(十二首)感嘆生命的短暫。
這些意識形態的淡然特點便作用在了陶淵明的詩歌中,使詩歌風格表現為平淡自然的特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他的作品無論描寫景物還是表達真理,在表面上都毫無矯揉造作和刻意雕琢??梢哉f正是在魏晉玄學和佛道思想相互融合下,鑄造了其詩歌的審美情趣和特有藝術風貌。
3.《詩經》對陶淵明詩歌的影響
陶淵明創作的眾多詩作中,數量最多的是田園詩,其以“田園詩人”著稱??梢哉f,正是這些數量眾多的田園詩才形成了他主要的風格特征。他的田園詩反映了他對田園生活的復雜的情緒,無論是在詩中表現勞動時的愉悅心情還是從大自然中領悟道德人生哲理。他的語言都真實,樸素,通俗但又不失意義深厚。陶淵明的田園詩很多是受到了《詩經》中的農事詩的影響。在《詩經》中有不少的描繪農事方面的詩歌。如《豳風七月》作為農事詩中最優秀的作品,描寫了農民一年之中的艱苦勞作和他們的生活情況,讓后人感受到了他們的不幸和艱辛?!吨茼炟S年》描寫了周朝初年農業豐收的場景?!吨茼灐ぁ遁d芟》記載了耦耕方式等等。正是這些《詩經》中的農事詩和寫勞動場面的詩歌讓陶淵明吸收到了藝術養分,但是陶淵明田園詩中那種隱士的瀟灑與坦然卻又和《詩經》有很大不同。他過質樸的語言和白描的手法自然地書寫出來,沒有一點刻意雕琢的痕跡。
綜上所述,陶淵明詩歌中表現出來的平淡自然的特點不僅受到了他的出身,生活經歷的影響,還受到了當時的社會意識形態和《詩經》中的農事詩的影響。正是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到淵明身上才產生出獨特的陶淵明式的詩文風格。
二.辭格
修辭是指通過對語言加以修飾、改造、整理,以收到好的語言表達效果,常用修辭手段有借喻,對偶、擬人、設問、反問、用典等等。修辭的作用是為了使語言表達更加鮮明準確,生動形象。語言是表達感情的符號,運用是否恰當決定了最終的效果。陶淵明的詩沒有刻意使用華麗的語言,反而運用平淡自然的語言,再加上修辭的使用,給人不同以往的審美感受。
(一)借喻
借喻能更深刻地表達道理。例如:1.《飲酒》(其八)“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嵘鷫艋瞄g,何事紲塵羈。”陶淵明以青松自喻,來表現自己高潔的人格品質。2.《雜詩》(其五)“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詩人以鳥寫出了自己少年時的躊躇滿志。3.《歸鳥》“翼翼歸鳥,晨去于林。遠之八表,近憩云岑?!匡L清興,好音時交。矰繳奚施,已卷安勞。”陶淵明以“歸鳥”來自喻,表達詩人并沒有因為黑暗社會的打擊下,放棄自我,反而勉勵自己,堅守自己的遠大志向。4.《讀山海經》(其十)“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皆O在昔心,良辰詎可待?!碧諟Y明以“精衛”和“刑天”自喻,作者在古代天神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值得學習的高尚品質,借此來勉勵自己,他們意志堅強,不屈不撓,面對黑暗的社會現實,他們沒有躲在一旁,反而勇往之前,以自己的勇氣抵抗黑暗的勢力。盡管詩人最終歸隱田園,但他的內心依然心系國家社稷。5.《詠貧士》“萬族各有托,孤云獨無依?!羝埐淮妫岩雍嗡!碧諟Y明以孤云、獨鳥自喻,表達詩人無依無靠的境遇。除此之外,還有《擬古九首》(其六),該詩以青松自喻,表現堅貞不渝的意志?!讹嬀啤罚ㄆ涫撸┮杂奶m自喻,以艾草比喻世俗,表現自己高潔的品質,不隨波逐流。
(二)對偶
對偶增強語言的節奏感,使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能夠高度精煉地概括所要表達的內容。例如:1.《歸園田居》(其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該詩中絕大多數都用對偶句,來列舉所見的事物。該詩共十句,除第二句外,每句詞語都分別相對。雖然這首詩對偶句很多,但卻寫得很自然流暢,把詩人那種回歸田園生活的輕松之感寫得酣暢淋漓。2.《擬古九首》(其七)“皎皎云間月,灼灼月中華?!敝械摹梆ā焙汀白谱啤?,“云間月”和“月中華”相對,來比喻美好時光的短暫。3.《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敏遠》“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中的“凄凄”和“翳翳”,“歲暮風”和“經日雪”相對,描寫景色,景有“凄凄”之風,“翳翳”之雪。“凄凄”來自“歲暮”,“翳翳”由于“經日”,平淡中字字貼實。
(三)用典
劉勰在《文心雕龍》稱用典是“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痹娙私栌玫涔誓芨羁痰乇磉_自己情志。例如:1.《飲酒》(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辦已忘言?!逼渲械摹坝嬉淹浴背鲎浴肚f子·齊物論》:“夫大道不稱,大辨不言?!焙汀肚f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北磉_了作者遠離了官場的喧囂,歸隱田園生活,包含著對人生的哲理。換句話說“平平淡淡才是真”。2.《九日閑居》“世短意常多,斯人樂久生?!敝械摹笆蓝桃獬6唷苯琛豆旁娛攀住贰吧瓴粷M百,常懷千歲憂”之意,用夸張的手法比喻詩人沉重的內心。除此之外,還有《飲酒》(其十七)“鳥盡廢良弓”句借《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北扔鹘y治者的背叛,在成功之后卻殺害幫助過他的人,也表明自己歸隱田園的原由。
三.陌生化
陌生化,是由俄國形式主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所謂陌生化就是將描寫對象從正常的感覺領域中移除,通過一定的創作手段,重新建構起對對象的感覺,不斷給讀者以新鮮的感受,從而使讀者產生審美的快感。也就是說通過作者對詩歌語言加以重新改造,使讀者在面對習慣的語言之后產生新的感受。本文受到俄國形式主義陌生化的啟發,將他運用到陶淵明詩歌語言的分析中。
陶淵明詩歌語言很少用華麗的文字,與當時華麗文形成鮮明的對比,陶淵明詩歌語言具有濃厚的口語色彩,所使用的語言文字很多是常見的事物,但組織起來卻給人以新鮮之感,具有陌生化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詩歌語言的化舊為新
俄國形式主義認為陌生化主要通過對常見詞語的強調、精煉、疊字等手法以達到強化常用詞語的效果。錢鐘書在《談藝錄》中提到:“近世俄國形式主義文評家什克洛夫斯基等以為文詞最易襲故蹈常,落套刻板,故作者手眼須使熟者生,或亦曰使文者野當以故為新,即熟見生?!碧諟Y明即“化舊為新”,以常見的詞語表達出新穎的內涵,放棄當時追求的華麗的文風,精煉平淡自然的字詞。蘇東坡在《與蘇轍書》中評價陶淵明的詩歌“質而實綺,癯而實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
首先,陶淵明在詩歌中大量運用疊詞,增強藝術效果。吳菘曾稱贊陶淵明的詩:“詞句溫厚和平,不激不隨,深得《三百篇》遺意?!崩纾?.《擬古九首》(其一)“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其四)“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山河滿目中,平原獨茫茫?!保ㄆ淞吧n蒼谷中樹,冬夏常如茲”,“年年見霜雪,誰謂不知時。”(其七)“皎皎云間月,灼灼月中華?!?.《歸田園居》(其一)“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保ㄆ渌模芭腔睬饓砰g,依依昔人居?!?.《雜詩十二首》(其二)“遙遙萬里輝,蕩蕩空中景?!保ㄆ淙熬炀焱魰r,憶此斷人腸?!保ㄆ涫皨枊査蓸搜?,婉孌柔童子?!?.《飲酒》(其三)“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其四)“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其六)“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綺”。(其十二)“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其十三)“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其十四)“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其十五)“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跡”。(其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其十七)“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其十九)“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其二十)“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5.《榮木》“采采榮木,結根于茲?!安刹蓸s木,于茲托根”。6.《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敏遠》“ 凄凄暮風,翳翳經日雪”。7.《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二首》(其一)“行行循歸路,計日望舊居”。8.《和胡西曹示顧賊曹》“不駛亦不馳,飄飄吹我衣”,“重云蔽白日,閑雨紛微微”,“流目視西園,燁燁榮紫葵”,“悠悠待秋稼,寥落將賒遲”。9.《悲從弟仲德》“遲遲將回步,惻惻悲襟盈?!?0.《歸鳥》“翼翼歸鳥”。11.《命子》“紛紛戰國,漠漠衰周”,“穆穆司徒,厥族以昌”,“亹亹丞相,允迪前蹤”,“渾渾長源,蔚蔚洪柯”。12.《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郁郁荒山里,猿聲閑且哀”。13.《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14.《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到,陶淵明詩歌中多用重疊詞,把這些略帶感傷色彩的疊詞以回環的韻律與當時的人文風貌相呼應,別出心裁。清喬億在《劍溪說詩》曾稱:“陶詩混然元古,在六朝中自為一格?!?/p>
其次,陶淵明詩歌形式復雜化,多次使用沒有實際意義的語氣助詞。例如:1.《止酒》“居止次城邑,逍遙自閑止?!钡摹爸埂弊帧?.《戊申歲六月中遇火》“一宅無遺宇,舫舟蔭門前?!钡摹耙弧弊帧?.《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伊余何為者,勉勵從茲役”,“終懷在歸舟,諒哉宜霜柏”中的“伊”和“哉”字。4.《詠三良》“臨穴罔惟疑,投義志攸希”,“一朝長逝后,愿言同此歸”中的“惟”和“言”字。5.《命子》“桓桓長沙,伊勛伊德”,“於皇仁考,淡焉虛止”,“厲夜生子,遽而求火”。中的“伊”“焉”“止”“而”字。6.《示周掾祖謝》“愿言誨諸子,從我潁水濱”的“言”字。7.《勸農》“誰其贍之”的“其”。8.《還舊居》“疇昔家上京,六載去還歸”的“疇”字。9.《丙辰歲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獲》“曰余作此來,三四星火頹”的“曰”字。10.《詠貧士》“凄厲歲云暮,擁褐曝前軒”,“介焉安其業,所樂非窮通”中的“云”和“焉”字。11.《與殷晉安別(并序)》“去歲家南里,薄作少時鄰”中的“薄”字。12.《贈羊長史(并序)》“九域甫已一,逝將理舟輿”中的“逝”字。13.《歲暮和張常侍》“素顏斂光潤,白發一已繁”, “民生鮮長在,矧伊愁苦纏”中的“一”和“伊”字。
從上面可以看到,陶淵明詩歌中運用了大量的語氣助詞,這些詞語在詩中并沒有實際意義,卻有使詩歌舒緩節奏的作用,有利于感情的抒發。這些虛詞的使用使詩歌在形式上變得復雜,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讓人難以理解,但更能充分體現出陶淵明詩歌語言的高超技巧。
(二)反復使用修辭技巧
在中國古代常常運用比喻、用典、擬人等修辭技巧,巧妙地運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文學之美。嚴羽《滄浪詩話詩辨》有云:“言有盡而意無窮?!笔部寺宸蛩够舱J為反復使用修辭手法可以使詩歌語言變難,以達到陌生化的效果。陶淵明詩歌多次反復使用修辭技巧,特別是大量使用用典,比如多次引用先秦文學經典和《古詩十九首》,使詩歌內容更加豐滿,在上文中我們已經舉了大量的例子,這里不再贅述。此外,陶淵明經常在使用修辭技巧的同時,還加以設問、反問以及感嘆等,一唱三嘆,使詩歌富有層次感,在抑揚頓挫中表現語言陌生化的特點。
陶淵明詩歌用平淡自然的語言,訴說出了最真摯的感情,他用最常見的農村景物,最自然淳樸的語言,道出隱居農村生活的閑適,朗朗上口,還不忘警醒世人,寓理于景色之中,令人讀者過目不忘;多種修辭的使用使他的詩歌又不至流于通俗,變得雅俗共賞;語言陌生化的使用是他的詩歌不呆板,平淡而不簡陋。陶淵明的詩歌巧妙運用語言,值得我們細細思考。
參考文獻
[1]黃市群.淺析陶淵明詩歌的語言特點[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社會科學版;,2009,10(1):33-35
[2]蔣瑞琰.現代詩學視域下陶淵明詩歌的”陌生化”表現[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5(2):11-15
(作者介紹:張萌萌,長春師范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張鐵慧,長春師范大學文學院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