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艷芝
摘 要:水資源在農業發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過多的水資源供應會導致農田出現洪澇問題。為此,我國要加大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力度,實行水資源科學管控,改善農田建設水平。在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設中還存在較多問題有待解決,如給排水工程問題就是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本文對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加以論述,希望對給排水工程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農作物生長中,只有完善生長環境,才能保證其產量和質量。而農作物生長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水資源,所以做好水利工程建設,科學規劃和處理農田中水分含量,對于農田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1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重要性
如今,我國面臨著水資源分布廣,利用率低的局面,農田水利灌溉存在用水緊張的情況,為此,需要通過水利工程建設為農田提供充足水源,實現水資源的科學利用。不過在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中,給排水系統存在一些問題,使得水資源在運行中存在滲漏、蒸發等現象,增加了水資源浪費率,不利于循環用水目標的實現。另外,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土地硬化現象的增多,為農田水利工程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如果不能處理好農田水利工程中給排水環節,則對農田灌溉及農業經濟發展均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此,必須加大對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重視力度,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方式,注重水資源供應的充足性,優化區域農業發展水平。
2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2.1施工方法不合理
雖然在現代化發展理念影響下,農業前進步伐加快,設備及技術也有所創新和優化,但在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中,很多企業仍在沿用傳統的施工方式,先進技術的引用率較低,會因為密封性不強產生滲漏問題,增加水利工程運行壓力。另外,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較多安全隱患。尤其是在接口焊接上,經常中給排水施工存在一定的隱蔽性,但現有的檢測技術還不成熟,即使有引進先進技術,也會因為技術掌握不熟練而放棄,仍以傳統方式為主,增加給排水施工中問題的發生率,阻礙了工程的后期推進。再者,安全隱患的增多,也會增加后期維修養護中的損耗,造成資金成本的浪費。
2.2管材質量不過關
給排水施工中選用的管材既要符合國家規定要求,又應滿足水利工程建設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各項技術措施的落實實施,避免滲漏等問題的出現。不過現階段,很多施工企業為節省資金成本,在管材選擇上注重價格忽略質量,很多不符合規格的材料應用其中,縮短了給排水工程使用壽命,增加了病害的出現率。同時,管材的不合格造成了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帶來了較大的資源損耗。由于劣質管材的影響,焊接緊密性也有所減弱,再加上防腐涂層設置的不合理,因滲漏引發的腐蝕問題增多,對管材及周邊結構帶來破壞,增加了后期維修的難度和成本。
2.3施工人員專業素質水平不高
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本身就是一項較為復雜的項目,對施工人員專業性要求較高。目前企業現有的給排水施工人員自身專業技能不足,很多工作人員只是略懂給排水施工技術,且多數掌握的是傳統施工技術理論知識,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這使得給排水施工存在諸多問題。雖然一些企業已經開始與校企合作來保證給排水施工效果,但高校輸送的人才在理論知識上十分豐富,專業實踐能力與經驗卻嚴重不足,采用的施工工藝也難以形成體系,最終降低了水利工程中給排水施工的質量。
3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中質量控制的措施
3.1保證給排水管道安裝質量
在給排水管道安裝施工中,先要結合工程要求科學選擇管道材料,注重安裝質量。通常情況下,如果選用鍍鋅管材,則不可使用焊接工藝,要直接利用絲扣對管材加以銜接,且做好防滲處理,規避腐蝕。在承插接口位置處理上,需檢查其緊密性和防潮效果。在遇到侵蝕性地下水時,應及時在接口位置中涂抹瀝青等材料,以此避免其受到腐蝕的影響。就目前來看,給水支管大多采取板內安裝的方法,但是在沖擊性方面相對較差,這樣也就遺留下了安全隱患。而給水管材的選擇以高質量、高性能管材為主,且注重連接的一致性,可提高安裝質量。
3.2合理把控地下水位高度
地下水位高說明土層中的含水量多,土層存在的空隙及壓縮能力較大,在施工作業中,容易產生變形或沉降問題,破壞結構穩固性。對此,在實際作業中,工作人員可通過換土墊層、排水固結等方式將基礎結構中存在的多余水分有效排出,加大地基固結力,增大地基強度。在對地下水處理過程中,要根據土層深淺厚度、土體質量情況等,采取合理的處理措施,以確保地基強度和承載力達到規范要求,改進工程質量。
此外,地下水位增加也會破壞地基土體的抗剪能力,工程人員可以利用一些抗剪力強的砂石來進行置換,以此降低對地基的影響。除此之外,在地下水位控制中,應考慮到凍脹問題帶來的影響。一旦發現凍脹問題,土體空隙度會增加,土層會隨著溫度變化而出現膨脹和收縮情況,從而降低土體硬度,減弱抵抗能力。所以要對土體中水分實行科學管控,防止凍脹問題的發生。
3.3軟弱地基處理
對軟弱土層的處理常用方式有換填土層、排水固結、置換、拌入和土木聚合物等。這些方法的共同點是利用不同方式增大軟弱土層的承載能力,提高結構的穩固性。軟弱土層處理技術的優勢為:
首先,對破壞地基實施加固,修復因外界荷載增大帶來的破壞及不良影響,增大地基結構承載力和強度,維護地基結構穩定性。其次,防止凍脹問題的發生。軟弱土層的含水率相對較高,在氣溫降低環境下,土層內的水分會凝結成冰,導致土體存在膨脹問題,破壞原土層的性能。但使用上述技術處理方式后,可利用碎石等材料對軟弱土層予以填充,將內部水分有效排出,避免凍結問題的產生,加強地基土體結構的穩固性。最后,應用科學處理方式可改進軟土地基凝固效果,增強土體透水能力,在壓力作用下,快速將土體中含有的水分排出,這樣兩者之間就可以迅速分離,將墊層下面的松軟地基予以及時凝固,盡可能的減少地基產生異變情況。
3.4優化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
鑒于給排水工程的復雜性,施工中可能會存在一些質量問題,為此,要求施工人員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可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和措施,保證項目施工質量。另外,施工人員需做到知識和技能的不定期更新,掌握更多先進技術,且結合給排水施工現狀加以調整和應用,增強其先進性、可靠性,促進水利工程性能的發揮。此外,也需對人員做好定期教育和培訓工作,讓給排水施工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有序進行。
4結語
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需要從多方面展開綜合考量,優化人員專業水平,且高效處理軟弱地基,做到水資源的科學管控,減少浪費、滲漏等問題的出現,從而延長工程使用壽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車前前.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南方農機.2019(01):227-227.
[2]馬生龍.農田水利工程給排水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分析[J].南方農業.2019(06):166-167.
[3]陳鴻遠.基于農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給排水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1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