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華日前受新經(jīng)典文化之邀,攜新版《月光落在左手上》做客北京雍和書庭,在回答現(xiàn)場觀眾提問時,余秀華談到了詩歌及詩人。她說:“我覺得詩歌這個東西是教不會的,要靠你讀很多詩,去悟。詩歌基本接近佛教、接近宗教,它是一種教,宗教的形式。很多人說詩人適合和神對話,是神和人間的傳遞者,它是一個天使。可是,怎么可能把一個凡人叫做天使呢?所以你要自己是天使,才可能去教。”“你選擇做一個寫作者就意味著崇拜自己的靈魂,意味著你要毫無保留的把你的靈魂的東西展現(xiàn)給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任何人做這個事情,這個世界會更加虛無和骯臟。所以選擇作為一個詩人,本來就意味著犧牲,你要舍得。而且人本來是非常渺小的個體,有什么隱私呢?我可能經(jīng)歷的事情很多人不知道,不可能完全地展現(xiàn)出來,但是你的展現(xiàn)就意味著犧牲,意味著你要接受挑釁,你要接受攻擊。”“很多人解讀詩的時候完全不同,這恰好說明這個詩是優(yōu)秀的。如果所有人的解讀都是一樣的,那說明這個詩是失敗的。因為詩歌的存在就是語言的藝術(shù),中國的語言,每一個詞語在不同的語境里的語法和意義都不一樣。而詩歌的解讀千人千變:你怎么讀這個詩歌,這個詩歌就是你的;他怎么讀這個詩歌,這個詩歌就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