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曼



【摘要】基于CiteSpace軟件以及借助中國知網文獻檢索計量可視化分析結果對2015-2019年中國知網(CNKI)總庫中文核心期刊中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研究的2199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結果表明,2017年以后鄉村振興研究的發文量迅速增加,但是各機構之間聚集密度較小并且合作意識不強。研究熱點為三農問題、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等,對鄉村旅游以及金融扶貧、新時代等方面的研究將是未來研究前沿。
【關鍵詞】CiteSpace;鄉村振興;知識圖譜;建議
【中圖分類號】D267.2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現代化的順利實現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這一主題逐漸吸引了眾多學者去研究。從深層次改革角度來看,黃賢金教授在題為“農地改革與鄉村振興”中指出,在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和快速推進城鄉融合的大背景下,要深化土地市場化改革,激活土地要素功能。從精準扶貧角度來看,李小佳把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并從重視農業發展、小額信貸支持扶貧等方面展開了闡述。從鄉村重構角度來看,張軍指出對政策機制的研究側重于如何調整政策機制以契合鄉村振興的發展目標,實現鄉村的重構與轉型,加快城鎮化進程。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對鄉村振興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集中于主觀上的主題歸納和內容分析,缺乏可視化效果,文獻計量方法運用比較少。
鑒于上,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獻計量工具,選取了中國知網( CNKI)總庫中文核心期刊中近五年有關鄉村振興的2119篇文獻作為數據樣本,對鄉村振興研究進行可視化分析,通過知識圖譜深度挖掘該領域的相關研究成果,展現鄉村振興領域的研究熱點以及未來趨勢等并提出發展建議,為深層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1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 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于CiteSpaceV5.5. R1可視化文獻分析軟件對鄉村振興進行可視化分析,其中,設置時間切片為1,閾值TopN設置為50,網絡連線強度計算用Cosme算法,網絡剪裁設置為尋徑技術、修剪切片網絡和修剪合并網絡,對鄉村振興進行作者合作網絡分析、機構合作網絡分析、關鍵詞的共現網絡分析等,以此來追蹤鄉村振興的研究熱點與趨勢。
1.2 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CNKI總庫中文核心期刊,設置的時間是近5年,設置主題詞為“鄉村振興”并進行精確檢索,共檢索到文獻2464篇,為保證文獻研究結果更加科學,經過去重,刪除會議論文、征稿、年會報告等,共檢索到鄉村振興相關文獻2199篇。
2 結果與分析
2.1 發文量的時間分析
我國學者對鄉村振興的研究不斷增加,將研究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時期( 2015-2017)稱為探索階段。以2004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回歸農業,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的出臺為時間節點,這個階段學者對此研究還很少,處于探索期。第二時期(2017年至今)為迅速增長期。2017年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重大部署安排,為建立新型城鄉關系和農業農村的健康發展指明道路,在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的推動下,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研究迅速成為熱點,文獻數量呈井噴式增長。
2.2 機構合作網絡分析
運用CiteSpace軟件,選擇“Institution”節點類型,對鄉村振興進行機構合作的可視化分析得到圖1。由圖1可知,發文量多、研究廣泛、學術研究能力較強的機構有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等,對于鄉村振興的研究發文量較多的研究機構之間聯系也不是太密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介中心性比較高,對鄉村振興的研究貢獻最大,其他研究機構也作出貢獻,不過其科研能力仍有待進一步加強,尤其是要加強各個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
2.3 關鍵詞共現圖譜分析
對關鍵詞的分析是了解科學領域研究熱點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用CiteSpace軟件進行關鍵詞共線圖譜分析時,時間切片設置為1.閾值TopN為50,節點類型選擇為“Keyword”,結果如圖2,圖中所顯示的節點越大,則受到的關注越高,中介中心值代表著節點的重要程度,值越大表明節點越重要。由圖2可知,在每個時間切片中提取的排名前五十的數據生成的最終網絡密度是0.025,其節點數量共計79個,連線數量是77,鄉村振興、鄉村治理等高頻出現更加凸顯出鄉村振興是近年來研究領域的熱點。另外,鄉村振興的中介中心度為0.911,如此大的值表明關鍵詞發揮著重要橋梁作用,作為研究熱點需引起高度重視。
聚類分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研究領域的分布情況,以便迅速了解該領域的研究前沿,運用CiteSpace對文獻進行自動聚類,結果如圖3所示,Q值為0.7823,S值為0.8735,Q值遠大于0.3,S值大于0.5,以上表明圖譜聚類效果好,聚類結構顯著,而且S值快接近于1,表明網絡同質性合理且高,整體來看圖譜效果是比較好的。關于鄉村振興研究的關鍵詞聚類圖譜共有9個聚類標簽,共同構成了當今研究的熱點問題,主要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城鄉融合,金融扶貧等。另外,聚類的顏色代表所研究主題距離現在的遠近程度,越趨近于暖色,說明這個主題出現的相對較晚,由圖3可知,新時代、城鄉一體化、鄉村旅游、鄉村治理就構成了當今的研究主題。
3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得出:(l)整體上總的發文數量不斷增長,2017年以后所呈現的快速增長態勢使得鄉村振興成為研究熱點。(2)在作者合作網絡圖譜分析中得出劉彥隨發文量最多,高達18篇,龍花樓和李裕瑞發文量次之,但是作者之間的相互聯系不強,合作較少。(3)由機構合作網絡圖譜分析可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發文量最多,高達47篇,發文較多的機構聯系相對密切,但整體上來看各機構之間合作比較少,除了發文量最高的機構,其他各機構之間沒有顯著差異。(4)研究熱點方面來看只有一個振興戰略關鍵詞,從17年持續到現在且將來依然有可能繼續成為研究熱點。(5)從研究主題演化階段來看屬于未來的潛在研究熱點有鄉村文化、脫貧攻堅、城鄉一體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