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摘 要:財務管理貫穿于高校的整個發展過程中,是高校日常管理中的重中重,是高校內部各項經濟活動的根本,但是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深入,高校的財務管理目標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對現代高校的進一步發展發揮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財務管理在目標上的轉變,并對其實現的路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轉變;實現路徑
近幾年,我國的市場經濟得到飛速發展,財務管理部門對高校財務管理也有了新的要求,而高校想要達到新要求,就必須從內部財務管理開始,讓財務管理制度不再受到學校發展的制約,使其轉變為可以自我發展高校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在經濟管理上已經打破了傳統由主管部門完成財務統籌的管理方工,開始以整體形式對下屬部門進行分層次管理,這也意味各部門間的財務關系變得更加復雜,高校的財務管理也不再局限于整體財務計算與財務分析,在社會與高校的發展與建設中得到了更好的發展[1]。
一、高校財務管理在目標上的轉變
(一)融資渠道的轉變
在傳統的高校財務管理中,政府提供的資金配置是高校的主要資金來源,但目前,已經從基金融資渠道轉變成了多方融資,這樣的轉變,可以在根源上規避金融風險,將融資過程當中可能的支出降至最低,無論是對高校本身還是對整體經濟顯然都是更有利的,因此,高校財務管理必須給予財務管理內容足夠的重視,構建出有超強實用性的財務管理辦法,從根本上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質量,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加倍努力,通過多樣化的渠道籌集資金,進一步探索高校產業化辦學模式,為高校的建設、生存以及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2]。
(二)社會效益的轉變
我國在制定高等教育運行機制時,已經打破了傳更注重社會效益的高等教育形式,而是將轉變成為了經濟、社會效益同時發展的模式,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我國高校在管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轉變了我國由政府作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機制,如今,高校財務管理也已經從單純的為教學服務,逐步轉變成為為教學效率各個方面服務的管理模式,管理與活動范圍都明顯擴大。
(三)成本管理目標的轉變
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高校務必要制定出明確的成本管理目標,將成本效益作為成本管理的目標,對辦學效率進行深入考慮,通過一目標轉變,大幅度提升高校的教學質量與水平,將人員培訓投入的成本降至最低,從以往的非成本效益目標開始轉變,以最小量的資金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四)分配管理目標的轉變
高校財務管理可以通過分配目標的實現,將平均主義轉變成為以現實為基礎的預算分配,這種轉變是高校財務長期發展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產物,可以在促進經濟發展時,進一步推動高校的發展與建設。
二、當代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轉變的原因
(一)教育體制發生變革
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社會各界對教育事業越來越關注,教育事業想要持續發展就務必要做出一些改變。由于我國大部分的高校教育體系規模較都比較小,教學的整體效率也較低,加上教學設備與環境較差,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教育的發展,因此,我國高等教育也開始加速對教育體制進行改革,使得高等教育和我國各政府部門聯系之間的變得更密切。
(二)財務管理環境發生改變
財務管理的環境對財務的目標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一環境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而當前,我國的財務環境依舊傳統,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發展,對此,高校就務必要對財務管理目標進行改變,并對目標確立的方式進行不斷的調整,最大程度減低其對目標識別產生的影響,如知識經濟,知識創造出來的產品價值是高校發展巨大優勢,高校要使自身價值提升,增加內部人才量是必然選擇,增強人才的資源競爭意識是必然手段,這就需要對校內知識資源進行充分利用,從根本上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目標,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并嚴格進行監督與控制,全方面加工優化資源加工,整合人力資源,培養出更高層次的人才,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綜合實力。。
(三)經濟體制發生轉型
一直以來,高校都不具足備足夠的自主權,這限制了高校很多的發展機會,這與經濟體制有著密切的相關性,所以,高校運用經濟管理體制屬于直接控制,而這種管理模式導致學校的辦學質量較低,校方管理態度也相對消極,辦學熱情低下,加上市場經濟體制影響,高校財務資源明顯受到了制約,因此,為了自身利益得到保障,許多高校開始減少投資教學設備,而目前我國的經濟體制已經轉型,高校想要順應時代發展,就必須改變財務管理目標,確保目標與現代教育發展相適應,從根本改變教學環境,更新教學設備,使高校教學體系得到完善,在提高高校社會效益的基礎上,保障自身的經濟效益。
三、高校財務管理目標轉變實現路徑
(一)加強財務分析、規避風險
財務專業對社會的發展而言需要面向整個市場,而財務的管理、分析能力必須作為重點能力進行培養,所以,高校需更加重視市場與專業二者間的無縫對接,運用產學研協同的培養模式,從根本上增強高校的財務管理的水平,促進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高校必須高度重視對財務管理的機遇風險等問題進行宏觀分析,并采取對應措施進行規避。
(二)完善財務制度建設
為了能夠完全轉變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學校必須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使得財務管理的制度更加規范化;加強內部管控,不斷的進行自我反省,找到管理當中存在的矛盾關鍵點,并與相關部門的政策有效結合開展內部管控工作,構建出促進高校財務事業健康發展的財務報賬措施。要加強人才的培養效率,針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將專業人才培養作為目標,確保人才數量充足的同時,對支出的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三)強化審計監督,保障收支的合理合法
高校想要確保財務管理的質量,加強財務審計是必然途徑,對校園內部的財務項目,定期進行嚴格的檢查與不定期的抽查,主動找出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找出解決對策,解決問題,消除問題,使得整個高校的收支都處于監督狀態下,強化審計制度建設,全面完善高校財務管理機制。
(四)強化財務管理隊伍建設
面對這樣一個經神極速發展的時代背景,高校財務管理想要順應時代發展,就必須擁有專業能力強、職業素養高、創新思維高、專業素質過硬財務管理隊伍,且可以熟練使用電算化、現代化財務管理等先進技術,這也是高校財務管理實現目標的必然途徑,所以,高校必須加強專業人才的引入,并定期組織財務團隊進行專業培訓,同時構建激勵評價體系,將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與績效獎金掛鉤,激發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五)充分引入現代管理技術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代先進的財務管理技術,可以幫助財務人員更好的解決一些難度較高的財務問題,提升財務工作處理的準確性,并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讓財務人員花更少的時間處理更多的財務問題,并通過數字化、網絡化的方式進行記錄,不僅管理質量與效率得到了提升,速度,還能加快財務管理的反應速度。
四、結束語
總之,時代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高校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已經逐步從以往的只追求社會效益的管理模式,轉變成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共同發展的管理模式,且高校的投資管理、籌資管理等目標也都發生了轉變,因此高校必須進一步深化財務管理改革,引入各類先進管理技術,盡快實現高校財務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全面提升高校財務管理質量與效率,推動高校的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建中,汪洋,李帥.基于內控機制的高校財務信息化管理安全風險規避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02):179-183.
[2]黃穎曉.目標管理理論視閥下的高校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0(02):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