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麗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日益凸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和品牌方起訴是目前查獲侵權的兩種主要途徑。國內跨境電商企業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導致知識產權侵權事件頻頻發生。面對日益增多的知識產權糾紛,跨境電商企業維權意識薄弱,不積極應訴,導致法院判定損害賠償,被凍結的賬戶資金作為損害賠償金全額被劃走。因此,基于一則品牌方起訴跨境電商出口商標侵權案例,詳細分析我國跨境電商出口中面臨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并對如何防范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防范建議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企業已建設了超過1200個海外倉,服務范圍覆蓋全球。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達到1862.1億元,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49.5%。2020年1月以來,我國傳統外貿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但跨境電商卻逆市而行,蓬勃發展,成為外貿主流,助力外貿逆勢前行,對外貿創新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推動作用。2020年5月,國家新增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到目前為止,我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數量已達105個,基本上覆蓋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隨著我國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商標權、專利權、版權等知識產權侵權事件頻發。目前,歐美是我國跨境電商的主要目標市場,歐美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相對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也非常成熟,而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弱,法律風險防范能力不強,處理境外糾紛渠道不暢,面對突如其來的侵權索賠,往往手足無措、應對乏力。因此,跨境電商企業在出口時要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對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進行有效分析,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避免遭遇知識產權侵權訴訟。
一、案例介紹
江西某公司在ebay網站注冊并售賣女式雙層雙面印花斜紋手袋長圍巾,展示的產品圖片中有一張與國際某知名品牌迪奧(Dior)相似。2020年5月26日,該公司收到Paypal支付平臺的通知,通知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Paypal平臺在5月22號收到法院指令,由于該公司可能侵犯了Christian Dior的知識產權,Paypal賬號必須受到限制,在得到進一步消息之前,該公司Paypal賬號的付款、收款、提款功能,以及部分或所有款項的使用均可能受到影響。第二,Paypal平臺可能會收到法院裁決,要求對該公司的Paypal賬號做進一步行動,因此要求該公司立即與原告代理律師事務所Greer Burns & Crain(簡稱GBC)聯系相關事宜。第三,該案件編號為20CV02421,原告為Christian Dior,受理法院為美國伊利諾伊地區法院。Paypal支付平臺在收到法院的臨時凍結令(TRO)后,凍結該公司Paypal賬戶所有資金,共計19萬美金,折算成人民幣約百萬資金,所有資金不得提取和轉移。該公司在Paypal賬號被凍結后,立即與專業律師聯系,在律師的幫助下,通過GBC取證地址,排查GBC訂單,找到侵權產品。原來在2020年1月份,來自美國的GBC買手(ID號顯示為lysan_9564)買下了涉嫌侵權圖片對應的窄絲巾產品,產品上面有一個 “CD” 標識侵犯了迪奧(Dior)的商標權,美國GBC買手向該公司索要了Paypal賬號。在4月20日,美國律師事務所GBC代理原告Christian Dior Couture SA向美國伊利諾伊地區法院提起商標侵權訴訟。接下來,美國GBC會向該公司發出郵件,告知其侵權,如果21天內不去美國應訴的話,法院就要進行缺席判決。一旦Paypal賬號被凍結,如果不去處理的話,賬號余額清零,賬號被永久凍結。盡管美國律師費用較高,估計整個官司打下來,可能要支付幾萬元人民幣的律師費。但是,由于該公司被凍結的Paypal賬戶金額較大,并且有證據證明其確實侵犯了迪奧的商標權。因此,該公司決定聘請美國當地律師與GBC律師所聯系商量和解事宜。本案屬于典型的品牌方起訴跨境電商出口商標侵權案例,江西某公司知識產權觀念淡薄,對跨境電商出口中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侵犯了國際知名品牌迪奧的商標權,導致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截止本文撰寫時,該公司正在與美國當地律師溝通與GBC進行和解。
二、案例分析
(一)上傳侵權圖片的風險
在本案中,江西某公司在發布產品及產品上架前,沒有做有效的產品檢索和分析去排除侵權風險,就將涉嫌侵犯商標權的產品圖片上傳到店鋪。根據美國的法律,在互聯網上傳涉嫌侵權的圖片,即使沒有實際售賣侵權產品,未造成實際損害,但這種侵權性的宣傳行為也可能被法院認定為侵權行為。
(二)售賣侵權產品的風險
在本案中,江西某公司不僅在跨境電商平臺上傳了涉嫌侵權的產品圖片,而且還在2020年1月將涉嫌侵犯了迪奧(Dior)商標權的窄絲巾產品,實際售賣給來自美國的ID號顯示為lysan_9564的買家,構成了商標侵權。因此品牌方迪奧公司向該公司提起商標侵權訴訟。
(三)本案是侵權訴訟案
在本案中,江西某公司的Paypal賬號資金被凍結,剛開始,該公司以為是Paypal支付平臺的問題,后來經過調查,發現這并不是Paypal平臺的問題,而是由于知識產權糾紛而引發的問題。事實上,Paypal凍結資金只是財產保全措施的一種,其基礎仍然是正在法院進行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只有通過和解或應訴這些司法途徑才能最終解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讓原告主動撤訴或法院撤銷凍結令。
(四)消極應訴的后果
本案中,江西某公司的Paypal賬號被凍結后,若該公司不主動應對,最終結果有可能是法院依據原告的主張來確定損失金額,Paypal賬號里被凍結的資金將會全部作為賠償金支付給原告,并且律師事務所仍可以通過購買該公司的店鋪產品獲得該公司的最新Paypal賬號,然后繼續凍結此賬號。
(五)應訴的司法途徑
跨境電商企業在出口中遭遇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時,只有通過應訴或和解才能最終解決知識產權侵權糾紛,讓原告主動撤訴或法院撤銷凍結令。如果跨境電商企業確信自己不存在侵權行為,那么應該選擇應訴,俗稱“打官司”,打官司訴訟費用高、耗時較長。如果跨境電商企業確實存在侵權行為,被凍結的paypal賬戶金額較大,那么只能選擇和解。本案中,江西某公司Paypal賬戶金額有19萬美元,金額較大,并且有證據能證明該公司侵犯了迪奧Dior的商標權,因此被起訴后只能選擇去和解。因為美國每個律師事務所所在的州不同、代理的品牌不同,和解情況也有差異。本案涉及的美國律師事務所GBC是根據被凍結的Paypal賬戶金額計算和解費用。如果被凍結賬戶金額小于2000美金,和解費用最低為2000美金。如果被凍結賬戶金額大于2000美金,和解費用則根據被凍結的賬戶金額的80%-90%來計算。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品牌會根據侵權產品的銷量來確定和解費用。
三、防范跨境電商出口中知識產權侵權風險的幾點建議
(一)政府層面
1.加強知識產權立法和執法。雖然我國在2018年出臺了電子商務法,但是電子商務法中較少法律條文涉及到跨境電商知識產權。我國立法機關應加強跨境電商知識產權立法,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在立法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我國國內規定同國際條約或慣例規定不一致的時候,可以借鑒國際條約等規定,將其轉化為我國國內法,對知識產權保護予以明確的規定。其次,我國政府還需要加強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執法。目前,我國還沒有指定專門的監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跨境電商知識產權,分管部門卻很多,管理分散,非常不利于跨境電商知識產權的管理。政府應統一協調,指定專門的跨境電商知識產權監管部門,設立專門的綜合執法機構,制定相關的執法程序,規范侵權責任判定和糾紛處理等。此外,政府還應該建立完善的部門聯動機制來提高監管效率。
2.建立和完善國際協調機制。目前,知識產權方面主要面臨以下問題:第一,管轄和法律適用問題。在跨境電商的情況下,如何去確定侵權行為地,如果所有的終端所在地都是侵權行為地,那就面臨哪個國家都有可能有管轄權的問題;法律適用方面,我們適用侵權行為發生地國家的法律,但是在互聯網上這個侵權行為發生地到底怎么確定。第二,各國對虛擬空間中的訴訟主體、送達、執行和臨時措施,以及涉外、小微企業、小額、多發訴訟的制度安排各有不同。這些問題是跨境電商本身的技術性與知識產權的技術性帶來的,最終要以技術創新加上制度創新來應對,創新與網絡空間相適應的制度。我國政府既要協調各國實體法規定,又要協調沖突法規范;既可在新的技術條件下謀求新形式、新內容的司法互助,也可改造現有國際司法機制或建立新的國際司法機制。國內專家們提出了構建國際互聯網法院,嘗試建立國際司法協助和聯合執法機制。
(二)行業組織層面
1.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目前,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預警、境外法律服務資源等相關公共服務的不到位與跨境電商高速發展不相匹配。行業組織作為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應積極發揮其組織協調作用,把跨境電商企業組織起來,不定期地開展知識產權培訓,邀請經驗豐富的專家給跨境電商企業培訓知識產權方面的相關知識。邀請有應訴經驗的企業來分享經驗,交流信息,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共同應對國際競爭。同時,行業組織可以通過各種渠道,搜集、整理進口國的知識產權侵權風險預警有關信息情報,并及時將這些信息情報反饋給跨境電商企業。當出現知識產權侵權苗頭時,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當跨境電商企業遭遇國外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時,行業組織應組織跨境電商企業積極應訴,必要時可通過抱團簽約律師來降低企業的訴訟成本。
2.加強行業自身監管。知識產權保護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外部監管,更需要行業組織的自身監管。通過建立知識產權自律規范和信用機制,健全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首先,行業組織要大力加強跨境電商平臺自律,保證平臺在制定知識產權規則時保持中立,確保執行效率。其次,可以通過組織跨境電商平臺發布自律打假方案,讓廣大消費者參與知識產權保護。最后,建立信用評價制度,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2018年我國出臺的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商平臺經營者應當建立健全的信用評價制度,建議把跨境電商企業是否侵犯知識產權納入信用評價制度,構建政府引導、法律約束、企業自查、社會監督的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獎懲結合。例如對侵犯專利和商標的企業進行處罰,嚴重者甚至退市;反之,對自主創新企業出臺獎勵政策;對提供線索的個人和組織進行獎勵,提高侵權成本,倒逼各類企業自主創新,維護市場規則。
(三)跨境電商企業層面
1.提升知識產權意識。現階段,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知識產權意識薄弱,因貪圖短期利益而忽視知識產權風險。跨境電商企業應該正視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提升知識產權意識,學習國內外知識產權法律,熟悉國內外知識產權規則,強化權利意識,尊重他人知識產權和自己的訴權。在保證不違法的前提下,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跨境電商企業應建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安排專職人員管理。
2.做好知識產權部署。目前,跨境電商出口中主要是侵犯商標權、專利權。由于大多數國家采用商標申請、專利申請在先的原則,因此跨境電商企業要做好知識產權的戰略部署,不僅要在國內積極注冊商標、申請專利,而且還要在產品所要銷售的國家或目標市場國搶先注冊商標、申請專利。為了保護產品的商標權,在產品上架之前,跨境電商企業要在電商平臺做商標備案。跨境電商企業在商標注冊之后,每滿10年必須續展一次。此外,對于跨境電商而言,專利申請優先申請的是外觀專利,之后要及時申請核心技術專利。
3.打造自有品牌。對于中小型跨境電商企業而言,打造自有品牌談何容易,難度大、成本高、時間長。但是,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依靠的就是自有品牌。跨境電商企業只有不斷進行自主創新和研發,打造和維護自有品牌,才能讓自己在眾多跨境電商中脫穎而出,獲得更多的利益。同時,也能夠盡可能地避免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的產生。
4. 做好侵權排查。在產品上架售賣之前,跨境電商企業一定要做有效的產品檢索,分析該款產品是否在國外申請過相關的知識產權,做好侵權排查。要想知道某款產品是否在國外有申請過相關的知識產權,一定要掌握基本的防侵權排查技巧。例如,排查美國商標時,第一,可以登錄美國商標局官網https://www.uspto.gov/trademark,然后點擊 Search Tess,再點擊 Basic Word Mark Search (New User),輸入要查詢的商標,比如:Dior,會出來一個列表,注意最后一列Live/Dead,如果是Dead說明這個條目是失效的,點擊一個word mark可以看到這個注冊的具體內容:商標名、大類、注冊時間、所有者信息。第二,可以登錄https://www.trademarkia.com網站查詢,打開網頁,輸入要查詢的商標,比如輸入gildan,會出來很多條目,注意Status為Registered是已注冊狀態,即有效狀態:點擊一個進去,可以看到這個商標的所有信息,還可以點這個商標所有者的名字,看到這個所有者注冊的所有其他商標。當產品涉及專利技術時,跨境電商企業還需要請專業人士提前做好侵權風險分析和評估,避免侵權。
5.杜絕侵權行為。首先,要從貨源上預防侵權,跨境電商企業在進貨時,應盡量找到一手貨源,確保貨源合法正規,并且要求供貨商提供能夠證明其貨源不存在侵權所需的各類有效文件。同時,跨境電商企業要與供貨商簽訂規范的合同,在合同中一定要注明如果出現侵權問題,責任由供貨商負責。其次,跨境電商企業還需要了解自己是不是獨家銷售,如果在產品為獨家銷售且為原創的情況下,跨境電商企業和生產廠商可以共同為該產品申請專利,從而獲得對產品應有的保護。最后,跨境電商企業在發布產品時,產品圖片要自己拍攝,標題、產品描述、關鍵詞列表都應該避免寫入別人的商標,產品描述一定要避免直接拷貝別人的,用別人的產品描述表面上是省事了,但也給自己埋下了侵權隱患。此外,圖形商標也有可能遇到侵權問題。因為圖形比較難以查詢,所以這一類侵權案件發生的頻率更高。因此在平臺注冊時,盡可能不要使用查不到來源的圖片,為了以防萬一,可以在相關的產權機構進行檢索,從而進行進一步確認。
6.積極應訴。跨境電商企業遭遇國外知識產權侵權訴訟時,第一,要在第一時間立即停止銷售被控侵權的商品,這一舉措并非承認侵權而是盡可能降低有可能發生的賠償數額。第二,要積極尋求境外優質的法律服務資源,聘請合適的境外律師,盡量降低賠償額。由于跨國知識產權訴訟是在原告提起訴訟地應訴,聘任的律師必須是深諳知識產權訴訟業務,了解中國語言文化,有代表中國公司在原告所在國訴訟的經驗,并且最好在品牌商提起訴訟地有辦公室的當地律師。第三,要盡力尋求訴訟期間的調解。對于我國跨境電商企業而言,繁瑣冗長的知識產權訴訟程序不僅耗費當事人的金錢,還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制定短、中、長期的調解策略會節省很多費用,盡可能迅速達成調解方案,保障Paypal賬戶內資金有效運轉起來,這是對企業自身商業利益最大限度的保護。
7.定期轉移賬戶資金。跨境電商企業定期轉移Paypal賬戶資金,有利于企業資金周轉。如果企業沒有定期轉移賬戶資金,從而使賬戶留存資金數額較大,萬一賬戶資金被凍結,即使最后法院判定沒有侵權,但資金凍結這段時間不利于企業的資金周轉。本案中,江西某公司沒有定期轉移Paypal賬戶資金,導致其遭遇到侵權起訴時,賬戶里19萬美金被凍結了,資金無法有效運轉,給企業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閆彩霞.跨境電商中小型賣家知識產權侵權應對與防范[J].對外經貿.2020(3):52-53
[2]陸黎梅.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中).2019(10):22-24
[3]王勉.跨境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對策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2):58
[4]陳宇紅,梁恒,王勇.跨境電商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J].商業觀察.2020(02):105-108
[5]就在昨天深夜,賣家上百萬資金被GBC律所凍結[OL].https://sellerdefense.cn/gbc-dior/.2020. 06.15.